原创:石敬瑭有六个儿子,在他死后,皇位为何由侄子继承?
原標題:石敬瑭有六個兒子,在他死后,皇位為何由侄子繼承?
942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派使者來到后晉,責問招納吐谷渾之事。面對來自契丹方面的壓力,后晉高祖石敬瑭憂郁成疾,于這年六月病死,終年五十一歲。石敬瑭有六個兒子,按理說應該由皇子做皇帝。然而在石敬瑭死后,他的兒子們卻未能坐上龍椅,而是由侄子石重貴繼承,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六位皇子
據史書記載,石敬瑭的這六位皇子分別是石重英、石重信、石重乂、石重進、石重杲、石重睿。前幾位皇子的年齡還是比較大的,不過他們卻因石敬瑭而死。原來在石敬瑭起兵的時候,長子石重英正在朝中擔任右衛將軍。石重英得到父親起兵的消息后,就逃到了一戶百姓家中,躲到了井里。
然而,石重英還是被后唐軍隊發現了,結果被殺死。石重信、石重乂還是不錯的,石重信“為人敏悟多智而好禮”,石重乂“為人好學,頗知兵法”。然而在937年,范延光叛亂,奉命征討的張從賓也起兵響應,殺死了20歲的石重信以及19歲的石重乂。石重進、石重杲都夭折了。也就是說,在石敬瑭病死時,只有一個年僅五歲的石重睿。
二、國賴長君
唯一在世的皇子只有五歲,但是石敬瑭還是希望皇位由兒子繼承。所以在病重之時,石敬瑭在病床上召見了宰相馮道。石敬瑭命人將皇六子石重睿帶了出來,并讓他給馮道下拜。接著石敬瑭又讓宦官抱著皇六子,將他送到馮道的懷中。石敬瑭雖然沒有明言,但身邊的人都清楚,他在向馮道托孤,希望馮道輔佐皇六子繼承皇位。
然而事與愿違,在石敬瑭死后,朝中重臣在討論繼承人問題時,普遍認為“國家多事,議立長君”。擔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的景延廣手握禁軍,他主張立石重貴為帝。馮道雖然貴為宰相,但為人圓滑,他立即見風轉舵,支持石重貴即位。最終,石敬瑭的遺愿未能實現,皇位由他的侄子石重貴繼承。那么,這個石重貴又是何許人也呢?
三、后晉出帝
914年,石重貴出生在太原的汾陽里,他的父親名叫石敬儒,曾在李存勖麾下擔任騎將。石敬儒是石敬瑭的兄長,他很早就亡故了,當時石重貴的年齡很小,所以就由叔父石敬瑭撫養。石重貴“少而謹厚”,深得石敬瑭的喜愛,他跟隨石敬瑭到各地任職。石敬瑭起兵后,石重貴奉命鎮守太原,不過他在并州“未著人望”。
隨著諸位皇子的離世,石重貴的地位逐漸得到了提升,他先后被任命為開封尹,“加檢校太傅,封鄭王,增食邑三千戶,俄加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石敬瑭病死時,石重貴已經二十八歲了,顯然他比五歲的石重睿更具優勢。石重貴稱帝后,并沒有加害石重睿,但是他卻將后晉推入了覆滅的深淵。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新五代史》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石敬瑭有六个儿子,在他死后,皇位为何由侄子继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抱朴子》为什么大篇幅论儒?
- 下一篇: 原创:人活着,为什么要回报父母,这是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