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春秋时期,有哪些谥号为“君主”的君主呢?
原標題:春秋時期,有哪些謚號為“君主”的君主呢?
在古代歷史上,文是一個贊譽極高的謚號。王莽《訓謚》:“經天緯地曰文”。此謚號,一般用于帝王,比如漢文帝劉恒、魏文帝曹丕、唐文帝李世民等。而在春秋時期,諸侯中也有不少謚號帶有“文”字的君主,這些君主基本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晉文公
晉文公姬重耳(前697年,一說前671年-前628年),姬姓,晉氏,名重耳,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國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為狐姬。
晉文公元年(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即位為晉君。重耳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策略,創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重耳文治武功卓著,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或“桓文”。
二、楚文王
楚文王(?-前675年),羋姓,熊氏,名貲。楚武王之子,母為鄧曼。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前690年 - 前675年在位)。 楚武王五十一年(前690年),楚武王在伐隨途中去世。熊貲繼位,是為楚文王。
楚文王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君主。他頒布成文法保護私有財產,大大推進了楚國的法律建設。不僅文治出色,楚武王還占領南陽盆地,修筑邊境長城,為楚國創造了可貴的發展機遇。楚國自此強大起來。由此,和晉文公一樣,楚文王實際上也是文武雙全的君主。
三、鄭文公
鄭文公是鄭厲公之子,春秋時期鄭國第10任國君(前672年 - 前628年),在位45年。公元前673年(鄭厲公七年)五月,鄭厲公去世,公子踕即位,是為鄭文公。鄭文公在位期間,曾數次搖擺依附于晉、楚兩個大國之間。公元前628年(鄭文公四十五年),鄭文公去世,其子鄭穆公即位。
四、秦文公
秦文公(?―公元前716年),嬴姓,趙氏,秦襄公之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在位。
秦文公在位時期,設史官以紀事;擊敗西戎,收編周朝遺民,擴地至岐以西;制定罪誅三族的刑法。當時秦人已完全定居、從事農業。對此,在筆者看來,對于秦國的立足和發展,秦文公顯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謚號文公,葬于西山。秦文公死后,其孫秦寧公(秦憲公)繼位。
五、宋文公
宋文公是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春秋時期宋國第24任國君(前610年-前589年)。
宋文公為人賢明,禮待國人,好施舍,因此得到國人擁護。
公元前611年,宋文公即位為君。公元前609年,宋文公平定宋武公等族人以及宋昭公之子、宋文公同母弟公子須的叛亂。公元前606年,鄭國公子歸生接受楚國命令攻打宋國。宋文公派華元等帶兵抵御,雙方在大棘開戰,宋軍大敗,華元被俘,不久華元逃回宋國。
后來,宋文公曾派兵包圍曹國,攻打滕國。后陷入與楚國的交戰之中,遭楚國包圍長達五個月之久,宋文公派華元到楚國求和。楚莊王因華元的誠實,最終罷兵解圍而去。公元前589年,宋文公去世,其子宋共公繼位。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春秋时期,有哪些谥号为“君主”的君主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古代的女子,明明还没发育成熟,为何
- 下一篇: 佳士得香港秋拍释放哪些积极信号?内地千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