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上半年外资缘何回流?
1月—5月,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約330億美元,逆轉了去年下半年凈流出態勢
文|《財經》記者 康愷
編輯|張威
7月2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月—5月,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約330億美元,逆轉了去年下半年凈流出態勢。
在同一場記者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亦表示,近期外資投資境內股票總體向好,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凈減持態勢。尤其是5月—6月,凈增持規模增加至188億美元,顯示全球資本配置境內股市的意愿增強。
在賈寧看來,這背后的原因在于,首先,經濟基本面穩健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穩定宏觀環境。隨著擴內需政策效果顯現,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有望進一步鞏固。近期,多家國際投行表示看好中國發展機遇,將中國資產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超配。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增速比2024年同期和2024年全年提升0.3個百分點。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是促進GDP增長的主動力。2025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2%。
財政刺激被視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受財政政策等刺激政策拉動,中國經濟企穩向好,這成為吸引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的一大原因?!痹蛑袊敻还芾聿渴紫顿Y策略師王昕杰對《財經》表示。
高盛表示,盡管關稅政策擾動全球,但中國經濟結構性轉型持續。與此同時,中國出口因受益于貿易轉口而保持韌性,這讓中國經濟在2025年上半年好于預期。近期,瑞銀上調2025年中國GDP增速預測。
賈寧還表示,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完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拓展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環境,外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便利性明顯提升。同時,中國已建成比較齊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場體系,債券、股票市場的市值均位居全球第二,金融產品豐富、流動性強,為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與此同時,賈寧還稱,全球資產多元化配置需求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發展機遇。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投資者普遍認為,需要在全球開展更加多樣化、分散化的資產配置。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資產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比較獨立的收益表現,已成為全球投資者分散風險的重要資產和增厚收益的重要配置標的。近期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對全球75家央行調研結果顯示,30%的央行表示將增配人民幣資產。
受關稅、債務等問題擾動,美元資產正受到全球投資者質疑。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策略師鄧志堅對《財經》表示,從2024年底開始,不少資金從美國分流到其他市場,歐洲、亞洲是主要方向。
這一觀點并非孤例。王昕杰亦認為,隨著美元走弱,國際投資者的投資方向逐漸從美國轉向全球其他地區。在估值較低且企業盈利增長的背景下,亞太股市正成為其主要的投資方向。
從行業層面來看,中國的科技和消費行業正受國際投資者的關注。
“中國的科技和通信服務行業正受投資者的青睞,這一部分動力來自其技術進步,另一部分動力源自國產替代。”王昕杰表示。
鄧志堅亦認為,就亞洲而言,科技行業的發展是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關鍵。首先,2025年初以來,Deepseek發展迅猛,其性能與OpenAI的差異并不大。不僅如此,其他中國AI大模型的評分也不低。這成為2025年國際資本“重估中國資產”的起點。其次,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在6G等科技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亦在全球前列,這成為科技行業發展的基礎。再次,從需求端來看,未來人口老齡化加劇,這將帶動人形機器人及其背后的芯片產業鏈。中國企業在此布局較多,亦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在消費領域,王昕杰認為,非必需消費品正獲得投資者關注。受關稅影響,中國出口面臨壓力。此外,房地產迄今并未呈現較強的復蘇跡象。在此背景下,消費帶動內需擴大,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目前,年輕人帶動的新消費逐漸崛起,非必須消費與其貼合度較高,或將因此受益。
瑞銀財富管理表示,中國的消費格局已出現轉變,主要是受到Z世代(出生于1997 年至 2012 年間)消費偏好變化的驅動。這一代人是精通科技的“數字原生代”,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他們對于創新、情感共鳴和真實感的需求。在新消費主題中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有望實現比大盤更為強勁的增長勢頭,從而獲得估值溢價。
不過,雖然全球資金有避開美國資產的傾向,但在鄧志堅看來,美國仍是投資者投資的重要方向。“目前美國經濟仍顯韌性。加之美元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且美國金融市場的深度較大?!彼f。
目前,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中超過57%是美元。美股市值約達65萬億美元。
此外,在市場人士看來,未來外資會否持續投資中國資產,也取決于下半年中國經濟表現及刺激政策。
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近日表示,2025年下半年,中國政府可能推動全年廣義財政刺激計劃的剩余部分落地,包括計劃中的“以舊換新”補貼,預計中國政府新增的財政刺激的規模或需要達到1%的GDP。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或在2025年下半年下調政策利率20個—30個基點。
高盛認為,2025年下半年,影響中國經濟的兩大宏觀主題是貿易和政策。未來關稅和出口的不確定性仍很大,未來幾個月中國出口可能繼續好于預期。不過,由于上半年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決策層并不急于在短期內宣布重大寬松措施。近幾個月基建投資的下降也證實了周期性政策的寬松并不具備緊迫性。
責編 | 要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上半年外资缘何回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资金解析】南向资金、北向资金买了多少银
- 下一篇: 马斯克:充电等车太无聊?来这里吃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