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日本对南越赔款,北越不认,日本又赔一次,认怂?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日本對南越賠款,北越不認,日本又賠一次,認慫?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對南越賠款,北越不認,日本又賠一次,認慫?
越南政府
1959年11月21日,北越宣布日本對南越賠款無效,自此賠款問題就成了糾纏日越兩國的重要問題之一。北越統一南越之后,日本居然又賠了一次。日本這個民族大家都了解,無利不起早,為什么戰后突然良心發現給越南賠款了?這背后其實是轉移日本過剩產能,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一步。由此可見,日本的戰爭賠款,不是日本認識到了其侵略罪行,而是完全就是為現實服務的。
一、日本對越南的侵略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華后,為了切斷了國際援華道路,日本發動了南方攻勢。1940年,利用法國投降的機會,日本將印度支那納入“大東亞共榮圈”范圍。9月,借助德國老大哥的幫助,日本成功將勢力滲入到越南。12月,日本和法國印度支那總督府簽署協議,日本在越南駐軍3萬。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加強了對東南亞的管控。日本對越南的掠奪是全方位的,而最重要的就是經濟掠奪,通過日本正金銀行,在越南推行日幣結算體系。為此日本給法國越南殖民政府貸款近111億日元。此外,日本還廢止越南傳統農業,將其農業變成服務于戰爭的種植業,種植棉花、黃麻等作物。
法國殖民政府
在越南農業生產大幅縮減的情況下,日本還大肆掠奪糧食,強行以低價收購越南糧食,將越南變成戰爭后勤基地。至1945年日本敗退之前,又大肆破壞越南的基礎設施和農業,結果引發了1945年越南大饑荒,越南總人口的1/10因此喪生。
日本戰敗后,法國卷土重來,重新成了印支地區的宗主。1946年,法國印支殖民政府公布了日占時期的損失,印支地區應為20億美元。但隨著印支戰爭的爆發,法國殖民統治者無法應對北越共產主義,遂開始尋求國際幫助,至此美國勢力也進入到越南。1954年召開了日內瓦會議,法國結束了對印支殖民地的統治,法國宣稱的賠款自然失效。而美國則接替法國成了印支新宗主。
法屬印度支那包括越、老、緬三國
二、南越要求賠償和日本的算盤
1954年起,美國加大對南越吳庭艷的援助,當年援助經費達20億美元,美國不僅要求這些經費用于軍事,也要進行經濟建設,如此南越經費捉襟見肘。所以南越開始通過美國,再談日本賠款之事。1955年,在吳庭艷的要求下,美國給日本施加壓力,要求日本對越賠償。
此時的日本,借由朝鮮戰爭的爆發,經濟已經恢復,開始轉移國內過剩產能和進行資本輸出。日本迫切需要開辟東南亞市場。當年日本以緬甸入手,成功和緬甸談成了由日本援建緬甸巴魯昌發電站以抵充賠款的協議,電站的材料、設計、建設等都由日本提供,這是一個典型的日本輸出產能過剩的方式。通過實物賠款,既拉動了日本國內需求增長,也提高了日本的國際形象。
1956年,南越向日本提出2.5億美元賠款,以掠奪、侵害、生命財產三項名義進行。對這種資金賠款,日本堅決拒絕。南越第一次索賠失敗。然后日本以緬甸賠款為樣本,提出幫南越在首都西貢修建水電站,日本還動之以情地告訴南越政府,日本可以提供先進技術,相對于北越發達的礦產,南越糧食發達,只有基礎工業建設好,并控制住糧食,才能在戰爭中勝過北越。該提議對南越的吸引力不可謂不大。日本說對越賠款為2500萬美元標準,以實物形式,將之全部投入到水電站建設中,這些實物當然是采購自日本。
但是,同年,吳庭艷政府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軍隊腐敗不堪,經濟上毫無發展,緩解資金問題成了南越當務之急。所以以實物抵債的方式被拋棄。此后越日長期拉鋸。1957年1月,已經走入窮途的吳庭艷發布聲明,日本賠款不能低于2億美元現金。日本予以拒絕。至此談判陷入僵局。
南越軍隊
三、賠款的成立
1957年,北越軍事實力不斷壯大,南越卻深陷經濟危機。美國新駐南越大使德布羅到任后,針對南越政府的弊端提出了諸多改革,其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就是經濟方面要加強對日交流。在美國的直接指示下,吳庭艷于當年3月攜夫人赴日訪問,日本首相岸信介友好地接待了他們。
吳庭艷提出要防御共產主義威脅,岸信介則想繼續開拓中南市場。日本就賠款問題提出了新計劃,除了興修水電站之外,還要幫助南越發展輕重工業,算是提高了賠款價格;而南越則提出降低賠款至1億美元的相對提案。面對南越的突然降價,日本抓住了南越迫切需要賠款的心理,自此賠款主動權落到了日本手中。日本采取拖延戰術,逼得南越又提出先賠款5000萬美元的提案。但日本仍予以拒絕。此后又經過長期拉鋸,至1957年8月,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援助南越5176萬美元實物、賠款800萬美元以及貸款1200萬美元的方案。對這種賠款方案,南越是不接受的。
日本水電站
到了50年代末,日美關系強化的同時,日本也開始尋求擺脫美國的新道路。于是中南市場越發重要,這成了日本再次對越賠款的契機。至1959年,南越危機更加嚴重,日本趁機拋出橄欖枝。終于在5月13日,日本和南越簽署了賠償協議,日本賠款總價值為5600萬美元,其中3900萬美元將以實物和人力勞工形勢提供給南越幫助其發展經濟;借款1660萬美元。此外日本還提供750萬美元的商業貸款。
好好看看這個賠款方案就會發現,南越想要的那種不用歸還的現金賠款沒有拿到,但日本至少在形式上做出了賠償。這種賠款對日本有巨大意義,這是日本打開中南市場的重要砝碼。自1959年賠款成立之后,越日貿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日本對南越的輸出,自1957年的5706.3萬美元提高到6571.4萬美元。可以說是進一步打開了南越市場。因為日本的賠款70%提供給了水電站,其所需物資都要從日本購買,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一大批老舊設配被貼上賠款標簽,被日本估價后運往南越,這刺激了日本國內設備的升級換代。而正是由于這種賠款模式,南越的特定設備此后就離不開日本的幫助,南越在日本面前的劣勢也就更加顯著。隨著越日經濟合作的加深,越日經濟分化更加明顯,日本出錢出技術,南越出勞工和原料,南越成了日本重要的海外市場。1961年5月,南越被戲稱為日本的亞洲生產力基地。
越南的日本設備
文史君說
冷戰狀態下,日本將賠款對象定位為南越,忽視了作為政治實體存在的北越政權。1956年8月,北越宣布“保留對日賠償申請權”。1959年11月21日,北越政府更是公開宣布日本對越賠償無效。此后北越和日本的關系迅速惡化,因為日本對南越的輸血,致使南越又挺過了一段時間,延緩了越南的統一。越南統一之后,1973年,日本和越南建交,旋即賠款問題又被提了出來。北越宣布日本賠款無效,需要從頭賠償,北越提出的金額是145億日元。70年代的日本已經成了經濟大國,對越南的賠款要求,日本繼續秉持淘汰老舊實物的賠款形式,向越南提供了價值85億日元的老舊重機械設備。此后又重復操作,僅1975年—1978年3年間,日本甩給越南的老舊設備就價值175億。這算是日本對越南的二次賠款。總的來看,甚至直到今天,日越兩國因為在反華方面有一致訴求,因此雙方關系一直很好。至2002年,日本是越南最大的投資國,投資金額高達48億美元。
參考文獻
金熙德:《日本政府開發援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年。
趙毅:《21 世紀初日本與越南關系的新發展》,劉江永主編《當代日本對外關系》,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历史上的今天:日本对南越赔款,北越不认,日本又赔一次,认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当年项羽渡过乌江,还有没有东山再起
- 下一篇: 涂鸦成潮流艺术通关密码?他用中国水墨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