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第五章 相似矩阵及二次型(1)向量的内积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相似矩阵
第一節??向量的內積
一.數學概念
1.?內積:設有n維向量
??????????
令?????????,
則稱[x,y]為向量x與y的內積。
2.?范數:稱??為向量x的范數(或長度)。
3.?單位向量:稱??時的向量x為單位向量。
4.?當??,??時,稱
????????????
為向量x與y的夾角。
5.?正交向量組:指一組兩兩正交的單位向量。
6.?標準正交基:設n維向量??是向量空間V的一個基,如果??兩兩正交,且都是單位向量,則稱?是V的一個標準正交基。
7.?正交矩陣:如果n階方陣A滿足
????????????????????????
那末稱A為正交矩陣。
8.?正交變換:若P為正交矩陣,則線性變換x=Py稱為正交變換。
二.原理,公式和法則
1 .內積的結果是一個數(或是一個多項式),且滿足如下性質(其中x,y,z為n維向量,??為實數):
??(i)??;
??(ii)??;
??(iii)?
2 .向量的范數是一個數,且滿足如下性質:
(i)?非負性??當x?≠ 0時,??;當x?= 0時,??。
(ii)?齊次性????;
(iii)?三角不等式???。
3.??是單位向量。
4.?正交向量組是線性無關的。
5.?施密特標準正交化
設??線性無關,
取??,??????????????????????????????令?
??????????????????????
?????????????
……………………………………………………
?????
三?.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主要講述一些預備知識,其重點是向量的內積,范數,標準正交基,正交矩陣及正交變換,會夠造正交矩陣,易得正交變換,正交變換是在下面的學習中經常要用到的,難點是施密特標準正交化。
四?.典型例題
例1?.已知向量??,求一組非零向量a1,a2,使a1與a2,a3正交,并把a1,a2,a3化成R3的一個標準正交基。
解:設所求的向量x,是[a3,x] = 0,即
?,
它的基礎解系為
?,
令
?,把它們標準正交化,
?,????????????????????????
?,
?,??,
顯然??是兩兩正交的單位向量,故??是??的一個標準正交基。
???
解本題關鍵在與所求向量與已知向量正交,由它們的內積等于零,得出齊次線性方程組,其基礎解系即為所求的向量,然后再把已知的3個向量施密特標準化。
第二節??方陣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
?一?.數學概念
1?.特征值與特征向量:
設A為n階方陣,若數??和n維的非零列向量x,使關系式Ax=λx成立,則稱數λ為方陣A的特征值,非零向量x稱為A的對應與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2 .特征多項式
3 .特征方程
?二?.原理,公式和法則
1 .求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方法:
(1)?????????????????????????????(實用于抽象矩陣);
(2)??????????????????????????(實用于具體矩陣);
(3)????????????????????????(主要用于求特征向量)。
2 .主要公式
設??是A的特征值,x是A的對應于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則有
?????
注:??特征值與特征向量指A可逆時。
3 .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性質
設??是A的n個特征值,則有
1)?
2)?
3)?A可逆的充分必要條件是A沒有零特征值。
4)?A不可逆的充分必要條件是A有零特征值。
5)?方陣A不同的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值是線性無關的。
?三?.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特征值也特征向量的概念,求A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掌握求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各種方法。難點是方陣A不同的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線性無關的證明;求方陣A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各種方法。
?四?.典型例題
例1?.求方陣???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解:?A的特征多項式為
????????,
所以A的特征值為??。
當??時,解方程?(A-2E)x=0。由
???????,
得基礎解系?
?,
所以??是對應于??的全部特征向量。
當??,解方程(A-E)x=0。由
得基礎解系
?,
所以??是對應于??的全部特征向量。
例2?.求矩陣
????????????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解?
所以A的特征值為??。
當??時,解方程(A+E)x=0。由
????????,
得基礎解系
????,
所以??是對應于??的全部特征向量。?
當??時,解方程(A-2E)x=0。由
????????,
得基礎解系?
???,
所以對應于??的全部特征向量為
?????????????。
?
以上例1、例2都有二重特征值,而例1中的二重特征值對應兩個線性相關的特征向量,例2中二重特征值對應兩個線性無的特征向量,這對于下面將要學習的方陣對角化是分重要的,希望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
例3?.設3階方陣A滿足??,且矩陣A的秩為2,求A的特征值。
解:設??是A的特征值,x是A的關于??所對應的特征向量,則有??,在??是兩端右乘x,得
?????
即??
即??
由于??,所以
得???
又A的秩為2,得A的特征值為?
例3是一個抽象矩陣求特征值的問題,由所給的已知條件求出??,再根據約束條件(例A的秩等于2)確定A的特征值。
第三節?相似矩陣
一.?數學概念
1 .?相似矩陣:
設A、B都是n階方陣,若存在可逆矩陣P,使??,
則稱B是A的相似矩陣,記之A~B。
2 .?相似變換
對A進行??運算稱為對A進行相似變換矩陣。
二.?原理,公式和法則
1 .?相似矩陣有相同的特征多項式,從而有相同的特征值。
2 .若A相似于對角矩陣L,則L主對線上元素是A的n個特征值。
3 .n階方陣A能與對角矩陣L相似的充分必要條件是:A有n個線性無關的特征向量。
4 .若n階方陣A的n個特征值各不相同,則A與對角陣L相似。
5 .實對稱矩陣的特征值為實數。
6 .實對稱矩陣不同的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是線性無關的。
7 .設??是實對稱矩陣A的k重特征值,則矩陣??的秩??,從而對應k重特征值??恰有k個線性無關的特征向量。
8 .設A為n階實對稱矩陣,則必有正交矩陣P,使??,其中L是以A的n個特征值為對角元素的對角矩陣。
三?.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一般方陣能對角化的條件,實對稱陣用正交變換化成對角矩陣,將一個對稱陣化成對角矩陣為把二次型化成標準形打基礎。難點是上面理論的證明和推導,以及如何用正交變換矩陣將對稱陣化成對角矩陣。此類題解法具有很強的規律性,但步驟較多,作起來比較復雜,同學們學習起來還是較困難的。
四.?典型例題
例1?.設矩陣
?,
且A相似于B,求??的值。
解:由于A相似于B,則
即?
再???,
?
得????,????從而?
此類問題的求解可用方程①A的跡等于特征值的和:②|A|等于特征值的積。若以上兩個方程相同,可以由?,將對角矩陣B的主對角線上元素(即A的特征值)代入即得。
例2?.設矩陣
問當k等于何值時,存在可逆矩陣P,使得???并求出P和相應的對角矩陣。
解:由
得??。
當??時
顯然當k?= 0時,??,對應的特征向量為
?,
當??時,
?,
對應的特征向量為
?。
因此當k=0時,零
?????
則
?。
解此類問題關鍵分析A應有二重特征值,并且二重特征值需對應兩個線性無關的特征向量,從而??。確定k,這是十分關鍵的一步。
例3?.設矩陣
求正交矩陣P和L,使??。
解:由
得A的特征值為??。
當??時,代入方程組??,即
?,
解得??時一個特征向量為
?;
當??時,代入方程組??,即
?,
解得??時對應的特征向量為
顯然??與??正交,但??是線性無關的,可以用施密特標準正交把??化成兩兩正交的單位向量,這樣較麻煩,若??得??,顯然它們正交,并且是上面線性方程組的解,故只須單位化
?,
令??,則P為正交矩陣,且
?。
from: http://dec3.jlu.edu.cn/webcourse/t000022/teach/index.ht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线性代数:第五章 相似矩阵及二次型(1)向量的内积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相似矩阵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线性代数:第四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2
- 下一篇: 常见数学符号:等号、不等号、算术运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