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真的泡沫越来越大吗?
咖友提問:為什么越來越感覺產品經理這個角色泡沫?
來自 @西米王 | 深圳市萬維合豐網絡 產品總監的回答:
個人理解泡沫的含義是物質的表面價值遠超實際價值,而出現虛假繁榮,過渡膨脹,最終隨著價值的理性回歸,泡沫會破裂。
題主提出產品經理角色泡沫,估計是出于以下兩點的考慮:
1、PM越來越多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句話估計互聯網從業者都很熟悉,它從側面說明了,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能雖然有著明確的定義,但產品經理本身職稱的定義是廣泛的。簡單來是,技術可以轉PM,運營可以轉PM,測試可以轉PM,設計可以轉PM……幾乎互聯網各個職位都可以轉PM。
2、PM越來越不值錢
剛說了幾乎各個職位都能轉PM,說明PM的準入門檻是很低的(實際上專業門檻很高,往下會說到),這讓大眾對PM的價值認可度越來越低。打個比方,大家聽到律師、醫生,會認可他們在某些領域的專業程度。如果聽到銷售,這種專業程度認可就會大打折扣,同理,現在大家聽到產品經理也覺得很普通。
那么為什么出現這樣的現象,我們先來看一段關于產品經理的招聘
工作職責:
負責QQ彩票手機客戶端產品的整體規劃和策略制定,把控產品的演進方向和關鍵路徑;
負責制定具體產品執行計劃,從產品概念提出、設計到推動實施;并協調相關資源保證項目的高效高質執行;
負責產品核心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以及用戶行為的研究。
這是騰訊關于產品經理招聘的描述,相信很多產品經理的描述也是大同小異。我們能發現關于產品經理的職責實際上因人而異的,每個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我們會發現每一條職責的描述,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考核,沒有統一的量化指標。怎樣的規劃是最合理的,怎樣的執行時最高效的?A有自己的方案、B有自己的思路、C有自己的計劃,那么ABC都可以是PM。
市場上缺少專項的制度和指標來評估產品經理的能力水平,產品經理能力水平是在接到產品或項目后,根據市場的最終結果來評估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大公司、投資者會對已經在市場上做出過成功產品的PM特別青睞的原因。
假設產品經理的能力可以按分數評分,最高100分。100分的是PM,80分也是PM,甚至0分也可以是PM,因為從事PM,并沒有要求需要什么證書、通過什么考核。
然后,我們探討題主接下來的問題“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A有自己的方案、B有自己的思路、C有自己的計劃,大家都是PM,好壞是市場(用戶)給分的,前提是自己能有想法,不然作品都沒有,怎么參評。
舉個例子:
之前帶團隊做一款投資訓練類APP,產品經理提出要做分享功能。我們先不管最終結果,這里面其實有三個過程:
首先,為什么要做分享功能,是不是非做不可,做了有什么好處?
其次,要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整個方案要怎么執行?
最后,效果會怎樣?效果差怎么調整?效果好怎么優化?
提出做什么不難,為什么做和怎么做才是難點!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自己清楚知道怎么做,并且有成熟的理論依據,經得起市場的考驗意思是通過知識和經驗的沉淀,確實能提出合理、有效、科學的方案。。
從結果來看,能做出好的產品是好的產品經理。
從過程來看,大部分產品經理都死在怎么做好產品的路上。
現在,大家能用腳踢足球,大家就說自己是足球運動員,事實上做合格的足球運動員路還很長!
本問答來自PMCAFF產品經理社區(www.pmcaff.com),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若想和作者及更多PM交流請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社區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真的泡沫越来越大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京东产品负责人:数据如何高效驱动供应链?
- 下一篇: 应届生,你凭什么认为你当得了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