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以“孔孟之道”代指儒学
儒學是中國文化的主干,在儒學史上有兩位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被尊為“至圣”的孔子和“亞圣”孟子。盡管孔子與孟子相隔百年,然而后世卻將二者聯系起來,稱他們的學說為“孔孟之道”,來代指儒學。
與孔子不同,孟子生活的時代已是戰國中期。其時,周天子已徹底失去了權威,諸侯之間連年戰爭,社會板蕩,民不聊生。而思想界卻異常活躍,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已經形成。孟子生活的鄒,地接魯國,自然更易受到儒學的影響。孟子受業于孔子的裔孫子思之門人,接受了儒家思想。他私淑(“私淑”指未能親自受業但敬仰并承傳其學術而尊之為師)孔子,對孔子十分推崇,曾說:“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彼麑⒖鬃幼馂椤笆ブ畷r者”。其一生以維護和弘揚“孔子之道”為己任,他說:“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對于當時盛行的“楊墨”之說進行了激烈批判。他繼承發展了孔子學說,影響深遠。縱觀孟子一生,他和孔子的生命軌跡有諸多相似之處,早年求學,后周游列國,以求用世,但以失敗告終。晚年退而著述,與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p>
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孔子去世后,“儒分為八”,其中便有“孟氏之儒”。戰國時期,孔子后學出現分化,這種分化乃是儒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實質是儒家學說的發展與深化。不過在戰國時代,“唯孟子、荀卿守其所習”,成為影響最大的儒學大師。但是,中唐以前,孟子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官方也一直以“周孔”或“孔顏”并稱來代表儒學正宗。隨著學術思想的轉變,唐宋之際新儒學興起,經過韓愈、二程尤其是朱熹的表彰,孟子的地位也愈益提升,《孟子》由子書升格為“經”,孟子也先后被宋元官方追封為“鄒國公”,尊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這便是學者艷稱的“孟子升格運動”。隨著孟子的升格,“孔孟”合稱也代替“周孔”、“孔顏”的說法,成為儒家道統的核心。此時,“孔—曾—思—孟”的儒家道統譜系也得以確立,此后數百年,“孔孟”成為儒家的正統,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
孔孟之所以合稱,有多種原因和必然性。舉其大端,第一,孔孟合稱是儒家內部學術轉向的產物。由漢學向宋學的轉變,直接導致了孟子的地位的提升。孟子思想中的思辨性、理論性,切合了唐宋之后儒學應對佛道挑戰的需要,自然日益受到重視。經過宋明理學家的不斷推崇和詮釋,“孔孟之道”越來越被視為一個整體。第二,孔子與孟子之間確乎存在著思想的一致性??鬃又畬W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蘊含著不同的發展路向??组T后學往往各得一端,但相較而言,孟子更能得孔學要領??鬃拥膶W說包涵仁、禮兩大內容,尤以仁學為重。而孟子恰恰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仁學,使孔子學說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在思想的理論深度上發展了儒學,由仁學進而提出“仁政”,在人性論上明確擎起“性善論”的大旗。另外,在修養工夫論、人格境界論等方面都對孔學有所推進和延展。
當然,孔孟之間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差異,這突出表現在二者性格氣質的巨大反差上??鬃又鲝垺霸G于言”,孟子恰恰能言善辯;孔子尊君,孟子則勇于批判君主;孔子行事中庸守禮,孟子則率性而為。因此可以說,孔子博大,孟子精深;孔子溫和,孟子激揚;孔子中庸,孟子偏激。正如二程所言:“仲尼,無所不包……孟子則露其才,蓋亦時然而已。仲尼,天地也;……孟子,泰山巖巖之氣象也?!?/p>
孔孟之間之所以出現如此差異,其實很易理解:首先,人的性格與氣質,都是先天與后天綜合影響而成的,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不止孔孟,其實在孔門之中,孔子的弟子各個性格鮮明。而正是這種“無所不包”的多元格局,成就了儒學的博大精深。其次,二人的氣質乃至思想差異更多是時代不同造成的。他們面臨著不同的時代課題。雖然我們習慣于“春秋戰國”的說法,但是其間卻有甚大的差別??鬃訒r代,天子雖然式微,但在一定程度上還受到尊重,諸侯爭霸還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到了戰國中期,天子已完全喪失權威,諸侯戰爭更加白熱化,利益爭奪更為公開、露骨。戰國中期的現實,早已不允許孟子循循守禮,企圖通過諸侯的“尊王”、“守禮”來挽救禮崩樂壞的局面,實現仁政??梢栽囅?,假如孔子生活在孟子的時代,他所表現的生命形態也許就不會與孟子有如此大的差異。至于孔子是否會喜歡孟子的問題,似乎稍嫌無聊,可置不論。
盡管孟子與孔子在性格、氣質乃至思想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異,但這種氣質差別并非本質的,并不妨礙二人在思想上的密切關聯。歷史地看,就對儒學乃至中國思想文化產生的影響而言,孔孟當推為魁首。盡管后世孔孟合稱,以“孔孟之道”來指稱儒學,但是,幾乎很少有學者完全無視二者的區別。朱熹就曾直言:“孟子教人多言理義大體,孔子則就切實做功夫處教人?!笨梢娺B朱夫子也十分正視二者的理論風格之不同。思想家的價值正在于其獨創性。如果孟子完全同于孔子,——假設可能的話,——那么孟子存在的價值就失掉了,后世也便不會有什么“孔孟之道”的說法了。
◎本文原載于《解放日報》(作者宋立林),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何以“孔孟之道”代指儒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王莽”为何被认为成“穿越者”?看
- 下一篇: 岳飞墓前曾跪着5个人,现在只剩4个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