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爆火的15岁男孩,打脸了多少教育专家?
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
父母自己得先成為什么樣的人。
01
00后,
開始反向教育家長了!
02
最近一個15歲的小孩哥火了。
@初三八班王南皓,
靠著“教家長怎么教育孩子”,
成為了新晉“教育專家”。
12個視頻,全網粉絲百萬+,
視頻播放量過億。
他的評論區里,
都是一群來“上課”的家長。
他們并非高高在上批判,
而是發自內心的欽佩。
大家突然發現:
雖然大人們總自詡教育專家,
但很多小孩,
看問題看得比大人更透徹。
他為什么會這么火?
我選取了點贊最高的幾條,
與大家分享一下。
03
比如家長經常指責孩子:
“為什么不好好讀書?”
可王南皓認為,
孩子不愛讀書,
是自己的見識還不夠!
他舉了自己的例子,
出生在普通縣城的他,
身邊沒有幾個人出過國。
幸運的是他的哥哥賺到了錢,
帶他出國玩了一趟,
在出國之前,
他覺得英語只是抽背,
但出了國才發現,
英語能幫他點菜、點飲料。
出國前,他覺得英語就是學語法,
可出國了才發現,
單詞說出來老外也能懂。
一次出國經歷,
讓他對英語產生極大興趣。
可在此之前,
老師和家長對他說了
一萬次英語重要,
他也毫無波瀾。
他解釋說:
很多孩子不是不喜歡學習,
而是因為見識的匱乏,
玩得不夠多,見得不夠多。
他們聽不進空洞的大道理,
找不到學習的意義。
04
還有很多家長,
會嚴格控制孩子的消費。
他們覺得孩子,
買點貴的東西,
就是在攀比、墮落。
他的一個同學,
就因為買了雙1000多的球鞋,
被媽媽趕出家門。
他憤憤不平,
憑什么說同學亂花錢?
那位同學為了攢錢買球鞋,
在所有人都喝奶茶的時、
在大家都玩游戲時,
克制自己,切斷一切物欲,
沒有多要父母一分。
一個人存了好久,
才買到自己心愛的球鞋。
不能因為他穿1000多的球鞋,
就不分青紅皂白指責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
為了一個目標去堅持努力,
只要方式正確。
一個有自制力、決心的人。
配得上任何的好東西。
05
除了上面的問題,
他還聊起校園霸凌。
他說:
被校園欺凌的孩子,
就是背后沒有人撐腰!
他有男同學因為身材瘦小,
說話像女生,
就被一群男生嘲笑起外號,
他的媽媽就來學校,
抓出欺負兒子的人。
執意嚴肅處理,
從此,再也沒人敢再欺負他。
而另一位同學。
因為胖也被欺負,
他多次告知家長,
結果父母一直覺得:
小孩子打鬧,有什么大不了。
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在意,
那些同學更加肆無忌憚。
很多家長不知道:
小孩也是欺軟怕硬的。
學習好的同學,
背后有老師撐腰;
家里橫的同學,
背后有家長撐腰。
而那些留守兒童
老實本分、平凡普通,
他們背后空無一人,
家長好惹、不較真,
欺負他們不需付出代價。
所以他們經常是被欺負的對象。
預防校園暴力其實很簡單,
孩子最需要的,
就是給自己撐腰的父母!
06
除此之外,
他還聊了很多很多,
大部分都是站到孩子角度講述,
比如父母吵架,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比如父母指責下,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他之所以能火,
是因為他讓家長們知道了:
你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為什么要站到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你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
很喜歡自以為是。
總覺得孩子不懂事,
總打著為你好的旗號,
安排控制一切。
但今天王南皓用他的經歷,
給了我們不一樣的答案:
如果大人俯下身來,
站在小孩的角度,
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就迎刃而解了。
07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
一家長陪孩子寫作業,
結果孩子一會轉筆,
一會要吃水果,
一道題老爸講了半小時,
孩子也沒聽懂,
氣得老父親揮起石榴,
把孩子砸得脾臟破裂,
被緊急送到ICU搶救。
我們身邊經常有家長抱怨:
孩子一坐到書桌面前,
就像渾身扎滿刺。
做個作業,
一會扣指甲,一會玩橡皮,
以前面對這個我也很生氣,
但后來我帶入自己,
我小時候寫作業不也經常開小差?
愛玩、好動就是孩子的天性,
他不過是小時候的你自己,
甚至我現在工作堆積時,
也經常拖延逃避,
更何況孩子?
無論學習還是工作,
其實都是反人性的。
只是我們身為大人,
有更強的自制力,
不容易表現出來。
而對于懵懂的孩子來說:
他們不是不愿意學,
只是注意力容易被分散。
越是恐嚇、威逼、打罵,
越是讓他們更排斥學習。
真正該做的是:
理解孩子的天性,
接受孩子的天性,
并適當引導他們,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
08
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劍拔弩張,
除了接受孩子的天性,
還有另外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理解孩子的思維模式。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小朋友跟媽媽去逛廟會,
一直在鬧著回家,
媽媽很生氣地斥責他:
辛辛苦苦帶你出來玩,
這里多好玩啊!還不領情!
可是孩子回答:
哪里好玩了?全都是腿!
于是媽媽蹲下身子才發現,
在孩子的視角里,
真的只有密密麻麻的腿,
家長和孩子,因為角度不同,
他們的思維模式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記得我和孩子講一個數學題目,
而孩子只記得題目的插圖在笑。
后面我才明白,
孩子的思維模式,
天生就是對圖片、
對小動物更感興趣。
這也是為什么小學課本很多的插圖,
初中課本插圖就慢慢減少。
小學里面的同學名字都是小紅、小明,
而到了初中就是甲、乙、丙、丁。
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思維模式,
我們必須要接受這個現實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都很主觀,
他們只會用自己的思維模式,
斥責孩子:
為什么學不會?
為什么不懂事?
為什么不聽話?
可其實換個角度,
或許就能理解共情。
09
最后,我想說的一個觀點就是:
興趣愛好并不是魔鬼。
我有一個朋友,
他的女兒喜歡一個韓國女團。
有些家長會擔心影響學習,
但他選擇支持并引導。
利用追星,他們引導女兒學韓語,
送她去上專業語言課。
現在初二的她,
可以無障礙讀寫溝通。
他們還約定好,
只要期末成績好,
父母就陪她一起去韓國看演唱會。
去年期末她真的進步了幾十分。
后來父母就兌現承諾,
但要求她:
制定全套的旅行計劃。
包括簽證、入境
訂機票、酒店、行程等等,
在韓國的四天里,
吃喝住行溝通,
一切都由女兒主導。
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
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但因為有著強大的愛好驅動,
她極其認真和熱情的
查資料,訂計劃。
這個過程里培養的不僅是語言能力,
更是她的規劃能力、
獨立能力、責任感。
他的父母說了一句話:
“要接受孩子不務正業”
誰小時候沒點愛好?
很多父母對與學習無關的愛好,
就拼命打壓,
殊不知適當的引導和轉化,
興趣愛好也是強大的內驅力。
10
教育孩子,
就是一個生命遇見一個生命的過程。
這種感覺就像是,
一顆樹搖動另外一棵樹,
一朵云推動另外一朵云,
一顆靈魂喚醒另外一顆靈魂。
很多家長想要的,
只是一個聽話的孩子,
但教育不是馴獸,
不是制造一個機器人。
彎下腰來,跟孩子一個高度,
站在他的角度看世界,
慢慢地,才能和孩子處在同一個世界。
才能養出一個:
有溫度、有見識、有涵養,
獨立、有愛、有責任感的人!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那个爆火的15岁男孩,打脸了多少教育专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想开网约车,难了!日均单量不足20?多地
- 下一篇: 原创:指数评估:A股震荡分化,光伏板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