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探》:小说创作者如何在真实的历史框架下虚构故事?
明朝是歷史小說作家所鐘愛的一個朝代,因為它距離我們很近,也有很多傳奇的人物和事件,被小說家和歷史學家大書特書。在創作了《麒麟》之后,周游將他的第二部小說作品《欽探》的背景設定在了明朝。不同的是,周游選定了明朝中后期“土木之變”這段既恥辱又窩囊的歷史。
近日,《當代》雜志社主編、評論家徐晨亮,魔宙負責人、類型小說編輯王大寶,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海外業務中心國際營銷部副經理劉怡,作家社創意合作編輯室負責人宋辰辰,及作者周游共同做客北京SKP RENDEZ-VOUS,以“在歷史真相和虛構小說之間”為題,圍繞其新作《欽探》展開對談。
在歷史真相和虛構小說之間——《欽探》新書分享會現場,從左到右依次為宋辰辰、周游、徐晨亮、劉怡、王大寶。主辦方供圖。
提及《欽探》這本書的寫作緣起,周游表示,《欽探》構思于2020年底,故事有關于“土木之變”,“這一影響明代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從明至今都缺乏足夠的文學書寫。在我的理解中,這場戰爭具有多重荒誕的偶然性,并不是什么歷史進程中一定會發生、遲早會發生的事件,而是多重因素以不可明察的方式疊加在一起才導致的慘劇,自然,其中也少不了神秘的天命色彩。”作為寫作者,周游對具體的作戰經過與宏大場面并無興趣,他想探究的是導致這場仗打敗的真正原因,“那些復雜隱秘的‘因果九連環’是如何運轉的?如何將數十萬人卷入了死亡的漩渦?除了明面上的原因,我還想往曖昧處、昏暗處去發掘。每個人物的內心也隨之震解,灰塵蛛網碎發血痂一齊掉落,看不見的罪惡與看得見的罪惡同樣可怕。”
《欽探》一書開啟于大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秋,蒙古瓦剌部大舉南侵,明英宗朱祁鎮率大軍親征,在土木堡遭遇慘敗,英宗被俘。社稷危厄之際,兵部侍郎于謙擁立郕王朱祁鈺即位,率軍民英勇抵抗,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在這一歷史背景之下,于謙奉旨,要求積年老兵朱抗前往山西一帶巡查北防漏洞,徹查土木之敗的原因。途中,朱抗遇到了英國公之子張紹祖,二人結伴踏上了危險重重的秘密調查之旅,女墩兵田粥姐,成為調查的關鍵人物。雖然《欽探》故事的主線是探案,但周游坦言,自己并不擅長寫懸疑推理,更感興趣的第一是人——是人物的內心狀態,第二則是社會,所謂“懸疑”不過是一個標簽、一種敘事的手段。
《欽探》,周游 著,作家出版社2024年4月版。
在徐晨亮看來,《欽探》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它的語言,既從中國古典小說中汲取了營養,同時又寫出了一種現代感;二是書中的人物設定,既有歷史淵源,又從歷史關節之間的縫隙中展開想象。書中塑造的主角“三人團”,既與傳統的經典人物形象形成了對話,同時又用這樣的人物,講述了一個特別有中國韻味、深入到中國歷史深處的故事。
那么,在歷史真相與虛構小說之間,小說創作者應該如何在真實的歷史框架下虛構故事?
對此,徐晨亮認為,中國的歷史小說有著悠久的歷史,包括以正史為經,以野史和逸事為緯,用演義的方式形成一種正史簡寫本的歷史演義式的小說;用時代風云人物完整地概括時代細節的正統歷史小說;以及以歷史為原料進行重新組合和加工的架空式歷史小說。但在《欽探》中,周游采用了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歷史小說創作手法,打開了一條通道,讓我們進入了一個看似熟悉,但又會不斷感到陌生、驚異的世界里去。具體到《欽探》之中,周游扮演了一個歷史中的偵探,不僅他筆下的人物角色在小說情節中是偵探,要探明土木之變背后的隱情,承擔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于“土木慘敗”這個朝堂之上已有定論的案子,不能用朝堂之上的人物,只能用三個邊緣化的主人公去探查,揭出背后朝廷體制上的病瘡。
徐晨亮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小說的敘述者本身也承擔了一個比較艱難的任務,因為小說所選擇的這段歷史不是讀者所熟悉的歷史,而作者讓我們跟隨主人公的視角,走入歷史的深處去發掘這些秘辛,了解了很多關于明朝戍邊軍隊的有意思的知識點,看到了駐軍和地方官之間既合作又有沖突摩擦的關系,進入到歷史的復雜性之中。同時,周游還挖掘出了歷史中的人性的復雜,書里所呈現的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是非常鮮活的,有他們的性格弱點,既有人性的共有弱點,又有時代所賦予他們的弱點。
“這部小說所寫的內容既有它的歷史淵源,同時又從正史中沒有記錄過的邊緣、底層人物,也就是歷史的縫隙之中,寫出了新的故事,這是一種非常有難度的寫作。周游找到了一種屬于他自己的寫作方式。這種寫作方式是非常有生長性的,其實歷史中不乏這種值得打撈的碎片,這種寫作方式未來可以延續下去。”徐晨亮如是說。
中國本土歷史小說在海外版權輸出方面又應該注意哪些技巧呢?在劉怡看來,從大眾閱讀的角度來講,全世界的人都喜歡歷史題材。但是要向海外推薦中國的歷史小說,難點在于文化土壤的隔閡,所以就要考慮怎樣換一種方式去講故事。這個時候,懸疑故事、偵探故事,或者虛構性更強的故事其實是特別好的途徑和手段。與此同時,在故事足夠好看的基礎上,《欽探》所涉及的“夜不收”等邊軍兵種,對讀者來說有一些陌生感,能夠引起讀者的獵奇心理,而這樣的獵奇元素,在向海外推廣的時候會非常受歡迎。
記者/何安安
編輯/張進
校對/趙琳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钦探》:小说创作者如何在真实的历史框架下虚构故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伊朗简史:横跨亚欧非,拯救犹太人,为何如
- 下一篇: 高考没把握?了解一下华政国际本科,免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