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蒋介石败走台湾时,手里还剩多少军事力量?真实数量超乎你的想象
原標題:蔣介石敗走臺灣時,手里還剩多少軍事力量?真實數量超乎你的想象
三大戰役后,解放軍已經完全占據了戰場的主動,國民黨已經變成了強弩之末,尤其是解放軍順利渡江之后,蔣介石被迫退守臺灣,國民黨的統治徹底瓦解,全國各地紛紛解放,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敗退臺灣之后,蔣介石做夢也想實現他的反攻大陸夢想,但最后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他并沒有成功,那么當年蔣介石敗走臺灣時手里還有多少軍事力量呢?能夠一直支撐其反攻大陸的野心。
不義之戰,敗走臺灣
抗日戰爭勝利后,共產黨與國民黨簽訂了《雙十協定》,達成了戰略共識,國家實現了短暫的和平。但誰承想蔣介石竟然單方面撕毀了協定,對解放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攻擊,當時解放軍與國軍的兵力十分懸殊,大約100萬對400萬。
因此戰役剛開始解放軍打的異常艱難,但隨著戰局的深入,蔣介石政府越發的不得民心,再加上其獨裁統治,內部分裂嚴重,解放軍逐漸在戰場上掌握主動,尤其是我軍取得“三大戰役”勝利之后,蔣介石更是回天乏力了。
此時美國也放棄了對蔣介石的支援,轉而支持李宗仁奪權,蔣介石被迫下野。渡江戰役勝利后,南京國民政府倒臺,蔣介石政府退守了臺灣地區。
為何選擇臺灣?
退守臺灣之后蔣介石一直妄想反攻大陸,但最終沒有成功,其實關于蔣介石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他為何最終會選擇逃往臺灣地區呢?這起源于蔣介石的一次視察。
抗日戰爭結束后不久,蔣介石對臺灣進行了一次視察,他發現這里大部分是當地族民亦或是受日本人壓迫的外來人口居多,再加上臺灣此前長時間處于日本人的統治之下,我黨對于臺灣地區的滲透不算太多。
當時蔣介石就動了心思,他想將這里建設成一個模范的省,一個聽命于他獨裁統治的省份,再加上這里地理條件優渥,經濟潛力巨大,蔣介石便十分重視臺灣地區的開發。正是基于這些原因,所以兵敗之后,蔣介石最終才會選擇退守此處。
“反攻大陸?”兵敗時的軍事力量
蔣介石認為臺灣將是他反攻大陸最好的跳板,那當時的國民黨殘軍究竟還有多少實力呢,能夠支撐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的妄想。
其實早在渡江戰役前夕,蔣介石就已經命手下先一步前往臺灣省進行經營,他可能也已經預見了自己即將失敗的命運。當時陳誠帶去了臺灣不下于十多萬的主力部隊,之后湯恩伯又帶去了將近40萬的部隊。
但是光有部隊也是不行的,蔣介石又命財政部將大量的黃金、白銀轉移到臺灣,以便他到臺灣時可以立即使用,除此之外,蔣介石還往臺灣運送了大量的機械設備、工業設備等,換言之,當時的臺灣不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有不俗的實力。
結語:
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后,從未放棄返回大陸的希望,但邪惡是永遠也戰不勝正義的,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希望臺灣能夠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參考資料:
《臺灣命運》中信出版社2010年4月版
《1949年美國想阻止蔣介石敗退臺灣 最終破產》環球時報
《從蔣介石日記透視國民政府后期政治》中國讀書報2014年11月19日 09 版
《絞盡腦汁布局蔣介石退守臺灣秘辛》環球網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蒋介石败走台湾时,手里还剩多少军事力量?真实数量超乎你的想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斯坦福致被拒学生的一封信:大学为何物?
- 下一篇: 原创:历史显眼包:贵为宋朝皇亲国戚,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