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副局长:校长如何用好学校的“关键制度”?
原標題:教育局副局長:校長如何用好學校的“關鍵制度”?
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一讀的文章,大家記得把一讀EDU設為星標哦~
“
關鍵制度應著眼于尊重、鼓勵、激發、營造,而不是單純的管制、規范和冷冰冰的考核,這樣才能得到師生的認可。
”
激發各個層面的育人動力,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有效的制度供給。但從實踐層面看,部分學校存在制度多、師生知曉度低、流于形式等問題。這時,找出事關學校高質量育人的關鍵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01?
什么樣的制度是關鍵制度?
涉及學校安全、育人質量和長遠發展的是關鍵制度。
作為一項關鍵制度,要有精準、務實、有效三個特性。
第一要精準,能夠基于學校實際,精準把脈,對癥施策,對于問題解決有很強的針對性。
第二要務實,不圖“好看”“好聽”,不“穿靴戴帽”,直陳內容,務求實效。比如:壽光一中的教學成果獎評價制度,僅用大半頁紙就把評什么、如何評寫得明明白白,讓教師一看就能理解,有很強的操作性。
第三要有效,制度定了就要實施,就要有實效。形式上看似完美而實踐中無法執行的不是好制度,關鍵制度的有效性、可執行性一定要強。
濰坊教育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就是“公平用心對待每一位師生,促進每一位師生健康成長”。關鍵制度要圍繞這個核心的“根”來尋找、構建。
校長不僅要大氣、包容,更要有境界、有遠見;不僅要公平用心對待每一名教師、每一名家長、每一名學生,更要將這種公平的導向傳遞到每一位教師心里,發自內心尊重每個人的個性差異,促進每一個師生的健康成長,實現差異化的公平,這是關鍵制度的“根”。
02
關鍵制度從哪里來?
一是從協商中來。尋找關鍵制度,要采取民主協商的方式,在充分尊重師生意見基礎上研究確定。整個過程沒有強制命令,沒有行政干預,重視換位思考,重視師生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師生的認可、支持,才是學校真正需要、切實可行的關鍵制度。
二是從轉化中找。近年來,國家層面相繼出臺系列教育政策,指向和要求明確,內容具體。對學校來說,如何將國家意志和政策要求有效落實,并轉化成育人實踐,關鍵制度就是一條有效路徑。
三是從問題中間。聚焦學校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和師生關心的教育事項,深入分析并尋找解決問題的制度機制,并以此建立關鍵制度扎扎實實解決師生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促進學校健康發展。
03?
如何讓關鍵制度更有效?
一要上下貫通。關鍵制度既要與國家政策要求和上級教育部門制度規定上下貫通、步調一致,具有可執行性,又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人的成長規律,確保服務學校發展、助力師生成長,真正起到應有作用。
二要左右銜接。任何一項制度的確立與實施絕不是孤立的,需要與其他制度相互銜接、配合,保持一致性,確保協同推進。只有目標指向一致、形成集成效應,才能讓關鍵制度發揮最大效益。
三要內外配套。要堅持系統思維,把家庭教育作為突破口,內外配套推進家校社全環境育人,及時推介關鍵制度的價值取向和育人導向,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和認同,營造學生平心靜氣學習、家長理性平和看待、社會合理期待的良好氛圍。
四要遠近統籌。制度要具有穩定性與持續性,不能朝令夕改。育人工作、管理工作不是“兒戲”,要堅持遠近統籌,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既要大處著眼又要小處著手,既要通盤考慮又要重點突破,邁小步不停步,不斷完善關鍵制度,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當然,我們還要厘清三組關系:
一是虛與實的關系。教育本身是“務虛”的,從當下始、以未來計,是一項寄希望于未來的事業。有些制度看上去也是“虛”的,起著調試文化、涵養價值觀的作用,不一定條條看起來都那么“實”。虛功實做、虛實結合,要學會用務“虛”的思維解決“實”的問題。
二是多與少的關系。制度再多,流于形式、形同虛設也等于“0”。制度一條,務實管用、卓有成效就等于“100”。制度的關鍵在于內容、在于執行、在于有效,不在數量多少,不能為了制定“制度”而“濫竽充數”。
三是剛與柔的關系。教育是凝聚人心、塑造靈魂的事業。不能用蠻力、強力,要學會用心、用情。關鍵制度確定之后,剛性的制度要學會柔性實施,柔性的要求要實現剛性落地。只有將制度的剛性與管理的柔性有效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的變化,關鍵制度會不斷修改完善。但無論怎么改、怎么變,都應著眼于尊重、鼓勵、激發、營造,而不是單純的管制、規范和冷冰冰的考核,這樣才能得到師生的認可。
來源:中國教師報
作者:井光進(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副局長、濰坊一中黨委書記),原標題為《校長要用好學校的“關鍵制度”》
好消息
不管你是高校教務處、學工部、國際處、發規處的管理者、職員還是高教研究者想必在平常的工作當中,都會多多少少都需要“查信息”“讀資料”“寫材料”。方略研究院在第八屆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50人圓桌論壇上發布的高教管理與研究平臺可以幫到您!(如果您還不了解“方略高教管理與研究平臺”,點擊此鏈接了解具體內容)平臺支持:
- 查信息:隨心查詢高教相關政策、文獻、研究報告、專家觀點等,結合高教數據庫,對比非垂直人工智能,查詢更精準,時效更強
- 讀資料:針對單篇知識或文獻,一鍵進行內容歸納、要點分析、多語言翻譯……
- 寫材料:擬通知文本、做工作計劃、寫英文資料、給報告思路……基于互聯網大數據、高教垂直數據和大語言模型,幫助高教研究者和管理者提升寫作效率和創作規范
現平臺處于公測階段,歡迎各位老師,注冊平臺賬號,免費體驗平臺功能
https://ai.squarestrategics.com/
(溫馨提示:為了您的更好體驗,請使用電腦登陸)
如果您愿意反饋試用體驗、貢獻知識庫內容、成為種子用戶,請添加一讀君微信(edu_yidu),將有機會獲取正式版使用賬號。
更多閱讀
·教育報告、學術論壇精選PPT、訪談原文等資料等分享
新一輪審核評估自評報告(144頁可下載)|蘭州理工大學
多圖可下載,2023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一讀·有料
(內附報告全文)PISA 2022最新評估結果發布|一讀·有料
教育部副部長吳巖 | 數字化是影響甚至決定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問題(內附完整ppt)
(內附報告)青年群體職業規劃數據分析報告2023 | 一讀·有料
《2023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發布,中國排名下降(附中英文版) | 一讀·有料
中美元首會晤,或將扭轉報告中的這一數據(內附門戶開放報告中英版) | 一讀·有料
(內附報告原文)國際教育政策新動向|一讀·有料
我們分析了38 所世界一流大學的國際化戰略,得到了這些啟示
不做“拍腦袋”決策!送你一本高校規劃決策參考
(內附報告完整版)深度解析這個國際組織發布的“四大教育報告”|一讀·有料
(內附報告完整版)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聯合發布《高等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一讀·有料
深度報告(內附報告中文版)丨《2023地平線報告》:AI襲來,教育該如何應對?
(內附報告中文版)最新!美國教育部教育技術辦公室發布《人工智能與教學的未來》報告|一讀·有料
楊宗凱: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創新(附報告PPT)
不搞“非升即走”?如何設計科學的高校教師聘任與評價制度(附《全球高校人事制度專題研究報告》)
國際前沿!教育變革全球調研報告發布(內附報告全文)
《2022全球教育智庫影響力評價PAP研究報告》重磅發布
馬斯克最新訪談:ChatGPT后,教育最核心的是培養批判性思維(內附訪談全文)
李政濤:直面ChatGPT,教師如何絕處逢生?(內附報告完整PPT)
·教育統計數據分析
院士增選哪家強?來看這份數據分析報告(附10年名單)| 一讀·有數
我國教育領域政府類的最高獎勵,花落哪些高校?|一讀·有數
強基計劃與拔尖計劃院校專業大盤點(內附最新完整名單)|一讀·有數
增選啟動!10年來這些高校當選兩院院士最多!(附最新增選名單)|一讀·有數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盤點(附最新立項名單)|一讀·有數
諸強爭霸!近20年國家杰青數據大盤點|一讀·有數
社科研究哪家強? 4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大盤點|一讀·有數
科技創新“最強”校!這些高校,出類拔萃|一讀·有數
二十大閉幕!這些高校有人進入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一讀·有數
教育研究“風向”如何?國字號教育研究項目近3年立項數據一覽|一讀·有數
·高校國際化
我們究竟應拿什么評價高校國際化建設水平?|【高校國際化建設專題】①
高校國際化戰略怎么定?來看看這兩所世界一流大學|【高校國際化建設專題】②
高校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全球勝任力?來看看這些世界一流大學|【高校國際化建設專題】④
從學術產出數據看高校國際化合作|【高校國際化建設專題】⑦
干貨!教你擁有一支高校國際化建設“鐵軍”
大學國際化建設有章可循,先從哪開始?
想建成國際化高校?從這6件事開始!
·高校數字化轉型
大型高校人事系統如何建設?看看加州大學的最新人事系統——UCPath【智慧校園專題】④
高校數據治理戰略:來自加州伯克利的啟示
高校數據治理戰略:來自斯坦福的啟示
海外一流高校職員考核知多少:以加州伯克利、斯坦福、MIT為例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教育局副局长:校长如何用好学校的“关键制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毕业生80%都出国了”?清华大学辟谣
- 下一篇: 学霸和学渣,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