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生发烧老师的处置让家长勃然大怒,老师到底错哪儿了?
原標題:學生發燒老師的處置讓家長勃然大怒,老師到底錯哪兒了?
01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令人哭笑不得,也令人感慨萬千。
一位初中校長發朋友圈說,有個孩子今早到學校,發燒了,趴在桌上頭都抬不起來。老師看看他的癥狀,和之前班里得流感的同學差不多,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也讓他更舒服點,就幫他找了個獨立房間,開好空調,倒好水。安頓好孩子后,又給家長打電話。
在我看來,老師的處理程序可謂標準化、專業化、人性化。
老師這樣做,既能夠讓生病的孩子得到休息,又能夠避免傳染給其他同學,更重要的是,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可以讓孩子得到及時的照顧和治療。
但沒想到,家長卻勃然大怒,稱“發燒又不是大病,誰規定流感不能上學,戴個口罩不就得了……流感又不是十惡不赦,你居然給他隔離在教室外,剝奪他學習的權利,我投訴你,投訴你們學校……”
02
家長發這么大的脾氣,當事老師到底錯哪兒了?
我覺得,老師哪兒也沒錯,只是老師的做法沒有符合當事家長的心思。
從家長的說法來推斷,顯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離開教室,覺得老師不應該把孩子和其他同學隔離開來。
那么,如果老師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是不是讓孩子留在教室里面就不會被投訴了呢?
那可不一定。
因為換一個家長,可能是另外一種想法,照樣會投訴你沒商量:
“我家孩子都燒得抬不起頭來了,你還讓孩子在教室里上課,如果把病情拖嚴重了,我告你們!”
其他學生家長知道了,也可能投訴:
“班里有學生發燒了,老師還讓他繼續待在教室里,傳染給其他孩子怎么辦?”
03
看到了吧,有時候老師被投訴,并不取決于老師做得對還是錯,而是取決于家長有著什么樣的觀點和訴求。
同樣是孩子發燒,如果家長覺得學習比身體重要,老師讓孩子到單間休息就是錯,如果家長覺得身體比學習重要,老師讓孩子繼續上課就是錯。
而班里的孩子有幾十號人,家長的訴求是多元的,想法是多樣的,老師不管怎么做,都可能“踩雷”。
這種情況,可不只是發生在孩子生病這一件事情上,而是發生在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比如最受人關注的作業問題,就是被家長投訴的焦點,而且,不同家長的投訴原因還可能完全相反。
如果作業留得多,那是一定會有家長投訴的,因為有家長認為加重了學生負擔。
如果作業留得少,照樣有家長投訴,因為擔心孩子成績下降。
如果按專家說的,分層次留作業,每個學生留得不一樣,能力強的多些,能力差的少些,還會有家長會舉報老師不一視同仁,對學生區別對待。
反正,沒有一種方式能夠讓所有人滿意。
04
這年頭,老師真的難當。
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老師怎么做都是錯,又不得不做。
老師當然決定不了也改變不了家長怎么想,但我希望那些管老師的人和部門,一定要有點定力,面對家長的投訴時,要多站在老師的角度想一想。
千萬不要學生家長一投訴就批評老師,就判定老師有錯。
對于那些不合理的訴求,一定要幫老師給頂回去。
如果一個老師在管理學生甚至在為學生服務的時候都縮手縮腳,心懷恐懼,這樣的教育生態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這個道理,家長不一定全都懂,但每一位教育部門的管理者都應該懂。
如果總是把老師搞得左右不是人,干工作時總是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傷的是教師這個職業,誤的是孩子們的前途。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當當、京東、天貓等平臺熱賣中!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学生发烧老师的处置让家长勃然大怒,老师到底错哪儿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英国GCSE又将引进新课程!高分比例下降
- 下一篇: 汤敏:教育公平的另一端:如何培养拔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