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谭胖:修仙还是摆烂?“阴式校服”堆砌出的一场“罗刹海市”
原標題:譚胖:修仙還是擺爛?“陰式校服”堆砌出的一場“羅剎海市”
《聊齋志異》中有一篇《羅剎海市》,講的是主人公誤入羅剎國中,這個國里的人個個形如惡鬼,而且長得越丑的官兒就做得越大,相反稍微長得正常點的甚至可算俊美的都是底層。蒲松齡老爺子借“鬼”說人,諷刺的是一種世相。他認為世間的事情有時候明明美丑立分,但有些人偏要睜眼說瞎話,瞎話說得多了,久而久之就形容了一種習氣,再傳幾代人后,人們竟都覺得這是正常的,如果有人覺得不正常反而是“大驚小怪”,甚至可算是“忤逆”和“數典忘祖”。
蒲先生一針見血地說:
搞這一套的都是“羅剎”,羅剎是佛經典籍中的一種惡鬼,惡鬼嘛自然都是陰間的物種,都說了是陰間產物,那么在鬼眼里,“陰式審美”也很正常。
無獨有偶——這是萬般無奈下想到的承轉,否則就算直接罵人了,我覺得陽間人說體面話,但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時心里總有些莫名憤恨,不只是想到孩子們的吃穿用度,也聯想起自己小時候的“遭遇”:
比如穿統一的丑到淚崩的校服,那完全是對童年和青春的玷污,何止是玷污,簡直是強暴。還有在上大學之前那些年必須要繳納的校服費和各種凌亂的費用,你說不好究竟是為什么,只是孩子年紀小,對長輩多少都抱著一些敬畏心,于是長輩們說什么就是什么。如今想起來竟覺得有些臉紅——
奴性,大概從那時就成了人生的基調。
如今膽兒肥了些,經常看別人家的父母為了孩子的遭遇奔走疾呼,心里感到十分痛快,所以今天幫腔幾句,一是就事論事,譏諷一下某些人霸道的虛弱,或者說虛弱的霸道。再者也為了曾經的青春“報仇”。
1
今年九月份時網傳河北廊坊某校校服風格詭異,全體學生穿著黑色中山裝胸口別著白色的校徽,乍一看很像給老師和校長出殯。孩子們起立時莊嚴肅穆,坐下時不茍言笑。畫風可謂十分陰間。
這件事的后續結果如下:
當地教育局稱校方解釋,“校服”為某企業“捐贈”,既然大家都覺得不滿意,校方打算重新訂制校服替換這種“陰式校服”。
現在山東臨沂某校校服又因為“陰式風格”被罵,中式紐扣和胸前的祥云紋結合丑成經典的內地校服款式,終于再度引起家長們的憤怒:
孩子是來學校讀書的,不是來招惹晦氣的。你這好家伙……祥云和紐扣,說東不東,說西不西,不是東西卻隱隱透著“我欲成仙快樂齊天”的性格。
陰間,實在很陰間。
要我說對比河北廊坊和山東臨沂,兩所學校雖然都是“陰式”,但具體到“主題向”還是有區別的,河北廊坊校服主打的是“悼念”,是活人對死者的哀思。
主張的是古人“尊尸重道”的傳統。當然,也有人說這不就是笨拙模仿日本高中生的穿搭嗎?我覺得不完全是,起碼胸口那“朵”白色的校徽就很有靈性,我認為即便是模仿,也是“(東)洋為中用”的典范。
山東臨沂校服則采納了“修仙”主題,主打的是古人“侍死如侍生”的“園墓風”,校服上中式的扣子讓我想起杠房(北方話,就是喪葬店)里紙扎童子的馬褂。校服上的祥云更有意思了,既是對淮南王劉安的修仙頌贊,也夾雜著千百年前殯葬文化對尸解成仙的不朽詠嘆。
各有千秋,屬實各有千秋。
很難評定哪家校服更“陰式”。可謂各有各的尿點——
嚇尿的尿。
2
山東臨沂某校對自家“陰式校服”的反應也很耐人尋味:
被群眾反映之處,校方還很硬氣地表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記者一開始采訪時相關校方人員還表示“該校主推國學,因此想使用漢服的風格,學生吟誦詩歌的時候甚至不需要再更換服裝……”
國學……好吧。
然而僅僅時隔一天,校方據說開了個會,然后打了個不太圓的圓場:
最終款式還沒定,會尊重大家意見。
我覺得對比廊坊某校已經穿了不知多久的陰式追悼風,臨沂在“修仙”的原則性問題上好歹沒有太堅持,至于最后風格是什么樣咱也不知道,但我先武斷一回:
能整出“陰式校服”的學校,審美和素質也就那么回事,不要抱太多期待。
說些正經話,我對設計不算太懂,只是覺得無論是什么樣的設計和成品物料,都會秉承一分價錢一分貨的原則,校方給出的解釋是“如今教育部門對校服定價卡得很死,因此‘既要……又要’方面難免顧此失彼”,言外之意就是“就那么點錢,還要什么神仙審美?統統陰式風就完事了。”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
咱為什么一定要穿校服呢?
這個“一定”也是有感而發,上個月吉林通化某校也被曝光,只是款式如何先不說,被曝光的校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網傳“吉林通化學生校服里面居然全是廢布料,不穿校服不能進學校……。”最后一句是重點,我相信“不穿校服不讓進學校”這個規則也同樣存在于廊坊、臨沂和很多地方。
校領導對“權威”的神圣不可侵犯有著深刻的認知,我想他們不是不知道校服有多陰間,而是他們假裝不知道自己的校服有多陰間。
這么理解應該沒毛病。
有關校服的審美和質量,以及莫名其妙又“合情合理”的規定,在網上和坊間流傳已久,每個人都經歷過校服的摧殘,不知道因為什么,內地很多學校的校服總透著一股子邪乎勁兒,你知道這一身衣服看著都是腐朽,別人未必就不知道,但人家就要這么穿,否則就是“忤逆”,就是“缺乏集體榮譽感”,反正丑就丑到一塊去,誰也別嫌棄誰。
那么如今關于校服的問題解決了嗎?
并沒有,對相當一部分學校來說,“我覺得很好看……你說得對……下次還犯”的態度依然是一種死循環。
結 語
在輿論監督下,“陰式校服”和其他陰間整活兒一樣,總把陽間人弄得很不舒服。“陰式校服”源于“陰式審美”,陰式審美則植根于一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鏈接與擺爛。
可校服的擺爛頂多只是爛一時,教育的擺爛卻會爛一代。
蒲松齡先生時隔百年后也許會說:
“羅剎海市啊,那是我對世人愚妄和擺爛的諷刺,美好的事物人人都想要,可現實中丑陋之所以丑陋,是因為其中牽扯的門道太多,以至于大伙兒心照不宣,所以我寫著寫著,竟發現這世道啊,人往往不拿自己當人看,鬼常常不覺得自己是鬼物。”
“陰式校服”和“陰間審美”便是這種心態下的產物。
正常人眼中看到的都是靈異,陰式審美的眼中都是面子……還有票子。
如此,才有了如“羅剎海市”一樣的現代“聊齋”。
(免責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END~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谭胖:修仙还是摆烂?“阴式校服”堆砌出的一场“罗刹海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孩子对耽美文学感兴趣怎么办?试试这
- 下一篇: 原创:今年双十一“凉凉”了?消费时代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