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博会上直击各地非遗,选茶如何“避坑”
原標題:重慶文博會上直擊各地非遺,選茶如何“避坑”
“文房四寶”前墨香宜人,引來人頭攢動;紫砂、柴燒等各色茶器,令人愛不釋手……11月17日,正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南坪)舉行的第十二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暨巴渝文化傳承發展名品展進入第二天。包括四川、安徽、山東、天津等國內省區市的工藝美術大師們帶來的各色非遺絕活兒閃亮全場。
本屆文博會名品展還有一大主題:茶文化。在喝茶這一潮流復興的當下,選茶、買茶如何“避坑”,上游新聞記者也借此機會為大家帶來了專業人士的心得。
各色非遺看得人眼花繚亂
形式多樣的非遺絕活兒一直是重慶文博會現場展示的重點,本屆自然沒有例外。來自國內其他省區市的非遺項目更是借助文博會這個平臺,在重慶市民面前大秀了一把。
來自山東肥城的市級非遺傳承人顧宗偉自詡為“木劍先生”。在他的展位上,桃木斧頭、桃木劍、桃木錦囊、桃符……一應俱全,并且每件作品都被刻上了“福”字,讓人感覺格外喜慶。顧宗偉告訴記者,自己最擅長的是微雕,哪怕在指甲殼大小的桃木上雕刻,都不在話下。“這是我第一次來重慶。重慶人真的好熱情,文化氛圍很濃厚。”顧宗偉希望在這里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在這里挖掘一些商機。
把氣勢磅礴的山水、惟妙惟肖的人物、可愛俏皮的動物全都濃縮進一個小小鼻煙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天津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新年的展位前同樣人氣不俗。他的現場創作更是讓觀眾驚呼不斷。
“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內畫。”王新年告訴記者,這門技藝相當考驗經驗積累。“我開始練習的時候,是用內壁磨砂的瓶子。把筆伸進去的時候,根本看不清筆的位置,就靠感覺和經驗來判斷。
在現場,記者和不少觀眾一樣是循著墨香走進安徽展區的。安徽省文房四寶協會把享譽全國的徽墨、徽硯、安徽宣紙和宣筆都帶到了重慶。同時還在本屆文博會上首發了全國首創的礦物質墨汁。
據安徽省文房四寶協會會長王云龍介紹,這款礦物質墨汁的原材料是從石頭里提取,包括硅元素、鋁元素、黑色素在內,再添加小麥素和玉米纖維作為膠粘劑制作而成,較傳統墨汁工藝更加環保。
這些選茶“避坑”經驗請記牢
毫無疑問,當下喝茶已經一種時尚。那面對紛繁復雜的各色茶葉,普通市民該怎樣選擇,尤其是如何“避坑”?上游新聞記者也專門請業內人士分享了相關經驗。
“大家首先應該牢記的還是茶是拿來喝的。”16日,剛在本屆文博會名品展主論壇上作了主題演講的文化學者司馬青衫笑著告訴記者,有了這個前提,所有涉及茶葉價格炒作、投資等等帶有金融屬性的話題都應該格外警惕。
司馬青衫說,喝茶切忌跟風。“相比跟風,我更建議大家跟隨自己的內心、口味喜好。”司馬青衫表示,只有喜歡你才會愿意、主動去了解、學習各種茶的知識。這對防止上當受騙是很有利的。
價格也是買茶、喝茶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大家平時買口糧茶就夠了。”司馬青衫舉例說,像自己喜歡的沱茶,價格從幾十元一斤到上千元、數元千一斤的都有,“我更推薦大家平時喝兩三百元一斤的就夠了。”
他笑著解釋,比如90分和95分的兩款茶看分數只差5分,但價格可能就是好幾百一斤的差距。“并且這種差距你還未必能喝得出來。主要還是要自己覺得喝起舒服就行。”
重慶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重慶苗品記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苗偉也告訴記者,在了解清楚了自己的口味喜好后,買茶最好選擇正規的專賣店或知名茶葉品牌的官網網點購買。選購時,茶葉的外觀、色澤,是否有異味或刺鼻的氣味,以及原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都是需注意的因素。
此外,和司馬青衫一樣,苗偉也特別提醒,買茶葉時過分追求高價并不一定是明智的選擇。對于號稱可以做投資的茶葉,尤其需要理性看待。需要綜合考慮市場行情、品種選擇、品質鑒別等多方面因素。這需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和分析,謹慎決策。
第十二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暨巴渝文化傳承發展名品展將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南坪)一直持續到19日,有興趣的市民還可以繼續前往現場一探究竟。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實習生 胡燕 主辦方供圖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重庆文博会上直击各地非遗,选茶如何“避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禅城如何让文化纲举目张
- 下一篇: 原创 《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