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副处长左腿短4厘米,求当飞行员,王近山:你怎么能开飞机?
原標題:副處長左腿短4厘米,求當飛行員,王近山:你怎么能開飛機?
作者:海風
1949年,我軍計劃建設空軍,要在陸軍中選拔飛行員。二野第12軍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特級戰斗英雄馬寧聽到消息后,十分興奮。他瘸著傷腿,找到川東軍區副司令員,要求參加飛行員選拔。
【馬寧】
副司令員說:“這個我可做不了主,你跟司令員說吧。”馬寧立即找到司令員王近山,說了自己的請求。王近山一口拒絕:“你不能去。”
馬寧問:“為什么我不能去?”
王近山說:“你的腿有問題,怎么能開飛機?”
其實,王近山更重要的考慮是,馬寧很會打仗,自己哪舍得放他走呢?心里是想把他留在陸軍部隊。
然而,馬寧的倔勁上來了,一連十幾天,天天找王近山軟磨硬泡。王近山一見到他就說:“你怎么又來了,天天沒事干啊。”
后來,王近山拿他實在沒辦法,只好同意他去參選。他認為馬寧即使去參加選拔,也不大可能過關的,畢竟腿部有傷殘。
我們都知道,飛行員選拔考核是很嚴格的,身體檢查有著嚴格的標準,身上不能有疤,不能是o型腿,即使在建國初期沒有現在這么規范,但基本的要求也是有的,腿部有傷殘肯定是一個障礙。
那么,馬寧的腿傷是怎么回事?
1922年9月,河南省沁陽縣長溝村的一戶農民,生了一個男孩,父母給孩子起名叫馬瑞平。馬瑞平長大后參加革命,改名馬寧。1940年,馬寧擔任八路軍129師某旅作戰參謀。1945年上黨戰役,馬寧擔任晉冀豫野戰軍第6縱隊50團副團長(當時該團沒有團長)。
他帶領部隊截住長治的敵軍,敵軍向西面的山溝逃跑,馬寧當機立斷,率部隊向山溝追去。馬寧追到山溝時,抓到了掉隊的百余名敵人。他們又走了幾個小時,還是看不到敵人。馬寧讓大部隊停下,他帶警衛員跑到山頭查看。
發現敵人在山溝休息,馬寧迅速召集部隊沖下山,打得敵軍措手不及。馬寧率部隊打了一個大勝仗,2000多名敵人被俘虜,繳獲了大量槍支彈藥。馬寧善于指揮打仗的名聲在解放區傳開了。
隨后,馬寧兩度遇險,僥幸活了下來。1946年6月,蔣氏全面進攻解放區,劉鄧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反擊。在一次戰斗中,馬寧指揮部隊進攻魚臺西邊的敵軍據點。
火光沖天,子彈密集地在陣地上穿梭。忽然,一顆榴彈擊中馬寧,他的腹部鮮血直流,倒在了地上。幾個戰士把他抬到醫院。旅長李德生下命令:“一定要將馬寧活著送回來。”
縱隊衛生部部長詹少聯已經兩天兩夜沒合眼,看到馬寧已處于深度休克狀態,十分危險。他打起精神,給馬寧做五個小時的緊張手術,搶救成功。
1947年5月,馬寧未等完全康復,并要求出院參加戰斗,然后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1947年冬,部隊行軍到湖北麻城熊家池,國民黨桂系第7軍也在此。雙方交火,展開激烈戰斗,炮彈轟鳴。在戰斗中,馬寧被子彈擊中左大腿,鮮血直流。這時,兩個通訊員一塊兒抓著他的手,連蹦帶跳躍下十多級梯田,才轉移到安全地帶。
由于部隊緊急轉移,不方便帶重傷員,上級指示馬寧帶著軍醫、警衛員、通訊員就地隱蔽療傷。蔣軍四處抓傷員,他們只能頻繁轉移,尋找大部隊。在轉移過程中,馬寧愈合的腿又摔斷了。由于沒有醫療條件,軍醫只能找幾塊板子將骨折處固定,大家抬著馬寧尋找部隊。
一路上歷經艱難困苦,遭遇蔣軍,但化險為夷。終于,他們找到了大部隊。馬寧被立即送到后方醫院,但是由于路途時間太長,醫生發現他的骨折處已經愈合了。因為路途中沒有醫療器械矯正,馬寧的左腿未回復好,比右腿短了四厘米。
1949年9月21日,主席在會上說:“我們將不但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和海軍。”馬寧作為候補代表參加會議,聽了主席的話很振奮。
他突然想到,我也可以學開飛機啊。但又想到自己的身體多處負傷,而且左腿有傷殘,能否學飛行可能是個問號。不久,他看到一本蘇聯小說,堅定了當飛行員的想法。
這本書講述了一名被截掉雙腿的飛行員,克服重重困難,在藍天駕機飛翔的故事。
馬寧認為,無腳都能當飛行員,何況我只是一只腿傷殘呢。
當王近山同意馬寧去參加選拔后,馬寧參加了身體檢查。蘇聯軍醫初步檢查了馬寧的身體,看到他的左腿情況后,當場說不合格,不同意馬寧繼續體檢。
好不容易爭取的機會就要錯過了,馬寧當然不甘心。他想到了原來給他做手術的、現在已任衛生部干部處處長的詹少聯。
他打電話請詹少聯跟蘇聯醫生溝通一下。詹少聯向蘇聯醫生說明了馬寧的情況。蘇聯醫生挺感動,同意讓他繼續檢查。
馬寧如愿通過了體檢,到航校學習飛行。航校的飛行教員是蘇聯人,十分嚴厲。飛行的難點是起飛和落地,起飛關系到航向,搞不好會偏離飛行方向。而落地更難,如果操作不準,就可能機毀人亡。
蘇聯教員坐在飛機上,對學員講上升、下滑、轉彎等具體操作。當時翻譯的水平有限,有時翻譯出的意思,學員不明白,教員就大聲吼罵。馬寧白天認真學習,夜間反復琢磨,直到弄懂每一個環節。由于他在平時表現突出,到了單飛環節,被選為第一個單飛。
馬寧鎮靜地上了飛機,操作、滑行、拉桿、上升,飛機起飛后在空中轉了幾個圈,然后按照規定安全降落。馬寧出了飛機,蘇聯教員跑過去大聲說:“飛得真好,真好!”
此后,無論哪一種機型單飛,馬寧都是第一個上,并且表現出色。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所有的考核,成為一名真正的轟炸機飛行員。
1951年,空軍航空兵第20師組件,馬寧被組織任命為師長。1954年,我軍計劃解放浙東沿海島嶼。浙東諸島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蔣軍認為這里可以成為反攻大陸的跳板。這一次戰役,也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
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召開會議,將解放一江三島作為突破口。為了解一江三島敵軍的情況,馬寧決定親自駕機到一江三島上空察看敵軍的情況。師里的領導成員都認為師長是指揮員,親自架飛機勘察有風險。馬寧堅持一定要去,師里選配了一個技術過硬的機組,跟隨他行動。馬寧的冒險行動獲得了一手資料,他根據地形和敵軍,指揮轟炸機反復進行轟炸訓練。
1955年1月10日,海上起大風,波濤洶涌。馬寧判斷天氣惡劣時,敵軍不會出海,就下令轟炸機襲擊大陳港。馬寧命令28架轟炸機以隱蔽的方式出航,直飛敵港,然后三次出動102架飛機對大陳港實施攻擊。
按照馬寧的指揮,編隊指揮員帶領轟炸機第一、第二大隊捕捉目標。張偉良機組首先按動電流,炸彈瞬間在敵軍中的全號艦上炸響,后面的機組又準確炸中敵艦的中部和底部。轟隆隆地巨響聲震耳欲聾,濃煙升騰,一會兒敵艦就下沉了。
馬寧和師部領導在指揮所里歡呼。很快,林福奎帶領的轟炸機第三大隊炸傷了敵軍太和號護航驅逐艦。1月12日,我軍決定于1月18日正式對一江三島渡海登陸作戰。1月18日,新中國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
8時至8時15分,馬寧指揮三個轟炸機大隊對敵主要陣地轟炸。同時,為了迷惑敵人,又出動了轟炸機、強擊機大隊對大陳島敵軍指揮所轟炸。14時,馬寧先指揮兩個轟炸機中隊、一個強擊大隊,對敵軍榴彈炮陣地輪番轟炸,壓制敵軍向我步兵射擊。接著,三個轟炸機大隊和一個中隊對一江三島敵眾生核心陣地實行實施轟炸,又對前沿陣地俯沖轟炸。
空軍的輪番轟炸,一次次擊中敵陣地要害,使敵軍通信中斷,一片混亂。我空軍掌握了一江三島的制空權,為一江三島解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海陸空三軍全力配合,共同作戰。不久,蔣軍大敗,全部撤出浙東沿海諸島,一江三島解放。
1973年3月,馬寧被任命為空軍司令員,成為第一位會開飛機的空軍司令員!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副处长左腿短4厘米,求当飞行员,王近山:你怎么能开飞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军中“三陈”的战功大、职级高,为何
- 下一篇: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