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真的没本事吗?为何刘备不想重用他呢?
原標題:馬謖真的沒本事嗎?為何劉備不想重用他呢?
有人說,蜀漢陣營的失敗來源于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zhàn)爭的失利。因為蜀漢陣營的勢力并不是很大。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應該是準備最充分的,至于其他的北伐戰(zhàn)爭與其說是為了維護漢室江山,還不如說是他的一個念想。說白了,戰(zhàn)爭是需要各種物資的。而這一次的失敗對蜀漢陣營傷害是最大的。而造成這次的失利最大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馬謖。最后還出了一個比較著名的情節(jié),那就是他揮淚斬了馬謖。但實際上,在劉備向他托孤的時候就對他說,最好不要用馬謖,因為馬謖沒有什么真本領(lǐng)。但他卻沒有采用劉備的建議,這是為什么呢?
這里面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一個圈子組成的。那就是古代的黨派之爭。而蜀漢陣營實際上有三個黨派的,一個是諸葛亮、關(guān)羽為首的荊州集團,一個是益州本地集團、一個是劉璋留下的東州集團。而這里面勢力最大的是益州本土的集團。諸葛亮獲取了蜀漢陣營的統(tǒng)治權(quán)之后,就必須面對這三方的博弈。而他如果想讓自己的政令出成都,那就必須大力提拔荊州集團的人,而馬謖就是荊州集團的人。有好處,不想著自己人,那還選擇誰?建功立業(yè)這種事情當然帶著自己的小弟前進了。而勢力龐大的益州本土集團對于北伐戰(zhàn)爭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如果帶了益州本土集團的人上前線,那可能就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這也是諸葛亮帶馬謖上前線的原因。
當然了,這里面除了馬謖是自己人之外,還因為另一個人的存在。那就是馬謖的哥哥馬良。在諸葛亮執(zhí)政前期,沒有馬良的幫助,他是不可能成為后世蜀漢陣營的丞相的。而馬良臨死之前把馬謖托付給了諸葛亮。俗話說,長兄如父,諸葛亮對待馬謖的感情因為馬良這個人而有了一些不同。兩個人實際上是私交很好的。這是從個人關(guān)系來說明他為什么會選擇馬謖這個。
最后,我們再說一個比較尷尬的事情,那就是蜀漢陣營后期真是沒有什么人才。而馬謖在沒有上戰(zhàn)場之前的表現(xiàn)在諸葛亮眼里來說是一個驚喜。馬謖在他眼里就是蜀漢后繼有人的表現(xiàn)。這個時候,當然要帶著馬謖多多鍛煉一下。只是沒有想到,本來應該是鍛煉的一次戰(zhàn)爭,卻因為蜀漢陣營自身實力弱小,鍛煉變成了真實戰(zhàn)爭。說白了,在那個時間,馬謖根本就沒有實踐的時間。于是,尷尬的事情就出現(xiàn)了,馬謖實際上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而“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來源者趙括在參加戰(zhàn)爭之前,誰知道他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馬謖在上戰(zhàn)場之前在他心里是肯定輕易解決這次戰(zhàn)爭的,但馬謖不給力了,那就真沒有辦法了。
但綜上所述,最應該承擔戰(zhàn)敗的理由應該就是蜀漢陣營后繼無人。
責任編輯: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马谡真的没本事吗?为何刘备不想重用他呢?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考职业兽医需要什么条件
- 下一篇: RedisTemplate为Null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