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士、脱口秀演员开发类视网膜传感器 将无人车视觉感光性能提升1万亿倍
說脫口秀的演員,搞起科研來,也是相當厲害。
日前,“智能車參考”消息,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后、深圳某脫口秀俱樂部現役演員廖付友年初八在《自然·電子》上以一作身份發表名為 Bioinspired in-sensor visual adaptation for accurate perception 的文章。
文章介紹了一種新型傳感器,模仿了人類視網膜工作原理,有效感知范圍達到 199dB。
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其性能有多先進。當前大部分汽車上的自動駕駛系統,在弱光、雨雪條件下的能力大打折扣,主要原因就是,常用的硅基CMOS圖像傳感器,通常只有70db的感知范圍,遠低于自然場景的光強變化范圍。
而的類視網膜傳感器,直接將感知范圍提升 1 萬億倍,大大增強自動駕駛在感知端的準確性。
同時,這位業余說脫口秀的廖付友,已被華為收編,確定即將入職繼續從事半導體研究。
據介紹,廖付友博士所在的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利用二硫化鉬作為基礎材料,模仿人類視網膜的工作原理,設計出了一種新的光傳感器,能夠有效感知 199dB 范圍的光線。
在實驗中,科研人員分別于弱光和強光背景下映出數字“8”,再由環境光照射背景板:ANN 網絡對于數字“8”的識別準確度穩定在 97% 左右,同等條件下使用 CMOS 傳感器的系統幾乎無法識別。
此外,作者廖付友的經歷也十分“大牛”,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目前在香港理工大學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半導體器件與工藝。他已經確定將入職華為,繼續半導體方面研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复旦博士、脱口秀演员开发类视网膜传感器 将无人车视觉感光性能提升1万亿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仍在烧!载有3965辆大众集团汽车的货船
- 下一篇: 仅89元 荣耀亲选电热水壶开启预售: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