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忽必烈是蒙哥的亲弟弟,为何差点被除掉?
原標題:忽必烈是蒙哥的親弟弟,為何差點被除掉?
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都是拖雷的兒子,蒙哥居長,忽必烈行四。在蒙哥成為蒙古大汗后,忽必烈備受重用,奉命執掌漠南漢地的軍政事務。然而,在蒙哥統治的后期,與忽必烈的關系卻發生了變化。原本和諧、融洽的兄弟,險些反目成仇,忽必烈甚至差點被蒙哥干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金蓮川幕府
忽必烈雖然是蒙古人,但頗受漢文化的影響,年輕時期就以歷代明君作為榜樣,特別崇拜招賢納士的唐太宗,他千方百計延請各方的人才,身邊很快就聚集了一批“亡金諸儒學士及一時豪杰知經術者”,比如竇默、姚樞、許衡、張德輝等人。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忽必烈逐漸接受了一種新的思想,這為他以后用漢法來管理地方奠定了基礎。
1251年六月,蒙哥成為蒙古大汗,作為蒙哥最賢明的弟弟,忽必烈理所當然的受到了重用,蒙哥將漠南、漢地軍國之事,全部交給忽必烈來處理。于是,忽必烈在金蓮川開幕府,他禮賢下士,網羅各地的優秀人才,以劉秉忠為例,他“于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堪稱是忽必烈的智囊。
二、兄弟生嫌隙
蒙哥即位之初,地位尚不穩固,為對抗窩闊臺系、察合臺系諸王,需要得到忽必烈的支持,所以兄弟之間的關系頗為融洽,還規定“凡軍民在赤老溫山南者”,都歸忽必烈管理。不過此時,有人意識到了危險,他就是忽必烈的謀士姚樞。“軍民吾盡有之,天子何為?”于是,忽必烈采納了姚樞的建議,只領兵權,不管民政事務。
在漢人謀士集團的輔佐下,忽必烈在轄區內實行漢法,因此在漢地頗得人心,勢力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強。這樣一來,忽必烈就得罪了那些守舊的蒙古貴族們,侵害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斷在蒙哥面前進讒言。與此同時,蒙哥也對忽必烈的政策感到不滿,同時也擔憂忽必烈的力量越來越強,對自己的統治構成威脅,因此兄弟兩人產生嫌隙。
三、冰雪消融
1257年,蒙哥下旨,讓陜西行省的官員在關中設鉤考局,查核京兆、河南等地的財賦。當時這兩地是歸忽必烈管理的。結果他們羅織一百余條罪狀,打算將忽必烈的勢力徹底鏟除,顯然他們是得到了蒙哥的指使。忽必烈眼看就要面臨滅頂之災,這個時候,姚樞又站了出來,他建議忽必烈送家人送到和林,作為人質。
接著,忽必烈又親自去朝見蒙哥。在宴會上,兄弟兩人流下了眼淚,蒙哥這才停止對忽必烈的“審查”。不過,他還是削去了忽必烈的一些權力以及地盤。第二年,蒙哥親率大軍攻打南宋,最初的時候,忽必烈只能在家“養病”,直到東路陷入不利后,他才得到啟用。沒過多久,蒙古死于釣魚城,忽必烈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參考資料:1.《元史》;2.《新元史》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忽必烈是蒙哥的亲弟弟,为何差点被除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当高三复习陷入低谷时,如何拉自己一把?
- 下一篇: 原创:已公示!安徽将迎一所新本科院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