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谭路”?“莘潭路”?“莘谈路”!丨闵行情
原標題:“莘譚路”?“莘潭路”?“莘談路”!丨閔行情
歲月如沙,歲月如水,總有一些東西會沉淀下來。莘莊不再是田野密布的“莊”,而是繁花似錦的“城”。
“發現閔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的第八季,我們邀請了上海市閔行區明星學校的青年才俊來誦讀《莘城舊事》。你將讀到的是《談家塘和莘譚路》。一起跟著聲音,來看看莘譚路路名的來龍去脈……
談家塘和莘譚路
莘莊老鎮區中部有條東西向的“莘tán路”,現在路牌上的名字叫“莘譚路”,根據歷史沿革,它應該叫“莘談路”。
這條路在幾十年前剛設路牌時標的是“莘潭路”,不知依據是什么。前幾年又忽然改成了“莘譚路”,《閔行報》還發了讀者來信,標題是《莘潭路,錯!莘譚路,對!》,為路名改正叫好。其實,這兩個字都沒有用準確。
首先涉及方言讀音。“潭”和“譚”“談”,在普通話中是同音,但是方言中,“潭”另有個讀音要發滬語音“抬”。如在路上看到低洼處有水,方言中稱“水潭”;再如挖個坑,方言中稱“墾個潭”。這兩個“潭”字都要讀“抬”音的。這表明,“潭”與“談”“譚”有時并不完全同音,寫成“莘潭路”顯然是錯了。
當年莘莊老鎮區不大,道路命名基本是兩種方法,一是以原上海縣政府為中心(即現在的“世紀名門”處),以方位命名,如莘東路,表明路在莘莊東面;莘北路,則是在莘莊北面;二是起訖點命名,“莘譚路”起點是“莘莊”,那么,它是通向哪里的?就是說,“譚”字代表哪個地名?如果“譚”字是對的,那么它應該指的是“譚家塘”。可惜,那邊沒有“譚家塘”,整個莘莊地區原莘莊公社有87個生產隊155個自然村,也從來沒有一個叫“譚家塘”的村莊。實際上,這條路向西是通向談家塘的,所以說,這條路的正確寫法應是“莘談路”。
談家塘是莘北大隊(現在的莘北村)里的一個自然村。“談”“譚”雖讀音相同,又同為姓氏,但是不可互換的。同樣方法命名的還有莘凌路和莘瀝路。“莘凌路”起點是“莘莊”,終點是凌家巷,又稱“小凌”,也是原莘北大隊的一個生產隊,而隔壁的莘光村有個叫林家巷又稱“大林”的村莊。“凌”“林”二字,在普通話中一個發后鼻音,一個發前鼻音,區別很明顯。可它們在方言中是同音。為區別二者,于是有了小凌和大林的叫法。而通向東面橫瀝港的那條,就被取名為“莘瀝路”。現在好多人已不知道這些路名中的“典故”了。
我說的這樣肯定有沒有依據?有的。一,可以采訪莘北村的村民,談家塘早就因拆遷而從地球上消失了,但原談家塘村民動遷房都在莘莊鎮,每天都能見到他們,可詢問一下是姓“談”還是姓“譚”。1979年開始,我曾在談家塘旁邊的莘北小學任教兩年,學校里有好多同學是談家塘的,他們都姓“談”而不姓“譚”;二,上海縣志辦公室原有個老革命談勛,也是莘北談家塘人,1993年版的《上海縣志》版權頁上他的姓名有記載,可查看;三,1987年,莘莊鄉出版了《莘莊鄉志》,第四章中有莘莊鄉所有自然村名錄(第33頁),在莘北村一欄里,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寫有“談家塘”三字,而不見“譚家塘”。當然還可查閱當年的戶口登記,里面都有記載。
雖然一時半會改不了,但是這條路的路名來龍去脈一定要讓各位知道,不然就成一筆糊涂賬了。
日前,閔行區政協辦公室、區教育局、團區委和閔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了“發現閔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將陸續邀請閔行區多所學校的青少年一起來讀好書、善讀書、懂歷史、愛家鄉,合力推動“閔行情”讀書活動落到實處。
第八季,我們邀請了上海市閔行區明星學校的青年才俊來誦讀《莘城舊事》。
同許多稍有歷史的城鎮一樣,從江南水鄉成長起來的莘莊當然存在著令當地人自信和驕傲的一面,且不說“人杰地靈”之類的套話,就歲月留下的故事,便可讓我們閱讀出這個地方的厚度,也感受到它的溫度。
說閔行,自然繞不開莘莊。一方面,新中國成立后的第十一年,莘莊便作為原上海縣縣治,長達32年之久,縣城的地位舉足輕重。1992年“撤二建一”后,莘莊依然是新閔行區機關所在地,這一晃也有28年了。60年,一個甲子,莘莊作為閔行中心城區的地位牢不可破。事實上它的發展的確是令人矚目的,尤其是這些年來,從未停歇前進的腳步,牢牢把握著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兩大落腳點,在商業商務、文化服務、總部經濟、生態宜居方面找尋莘莊特色,打造莘莊樣板,一改昔日縣城之舊模樣。
但這僅僅是莘莊的60年。如果要追溯莘莊的歷史,或者說,它形成集鎮的過往,從最初的江南水鄉,到百年前的鐵路興運,再到上海西南門戶的樞紐,那也是風雨500年了。
我們常常戲言:在閔行,總有兩個字常常被人誤讀,一個就是閔行的“行”(háng),不是本地人,往往把它讀為xíng,行走的行;而莘莊的“莘”也是如此,習慣性會把它讀成莘莘學子的“莘”(shēn),其實作為地名,它的正確讀音應該是xīn。
而莘莊的“莊”,總是讓人感到有種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其實,莊的解釋有很多種,一是姓,最出名的莫如莊子;二是商店之類的,比如錢莊、茶莊;三是封建社會君主、貴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比如莊園;還有代表現場氣氛的,比如莊嚴等。但人們最不陌生的大概要數村莊吧。不過坦白地說,莘莊最早在形成集鎮之前的確只不過是個村莊而已。哪怕在20世紀60年代它成為上海縣縣治所在地,被稱為縣城后,周邊也是被一片廣袤的農田包圍著。當時城鎮區域面積也不夠大,總顯得局促而逼仄,這從縣城那狹窄的道路上就可以看得出。但許多江南古鎮不都是這樣的嗎?
莘莊在挑戰中成長、發展。根據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莘莊未來將升級為城市副中心,這個目標要在2035年實現。未來可期,自然是令人激動的。人們有理由相信,這里一定會成為長三角新興的商務繁榮之區,也是宜居樂活的置業優選之地。
12月起,第八季正式開啟,每個工作日的21:30,我們不聽不睡!
一起聆聽閔行聲音,發現閔行之美……
(圖片由“今日閔行”授權)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莘谭路”?“莘潭路”?“莘谈路”!丨闵行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SSD留学|OSSD课程怎么选?女王O
- 下一篇: 高二、高三成绩不理想?读女王OSSD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