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论文.doc
淮 陰 工 學 院
畢業設計(論文)
系 部: 交 通 工 程 系
專 業: 交 通 工 程
學生姓名: 徐東成 學 號:
設計(論文)題目: 城市交通信息系統功能研究
起 迄 日 期: 2006年 2 月 20日 ~ 06月10日
設計(論文) 地點: 大學城
指 導 教 師: 夏晶晶
專 業 負 責 人: 朱艷茹
第一部分緒論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和汽車的普及,在世界各國的城市中導致了嚴重的交通問題如交通擁擠,交通阻塞,城市污染,能源浪費,交通事故頻發等,這些都對交通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知道,交通需求的上升,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修建道路和提高路網的通行能力,但目前從這一角度并不能從根木上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所以,只有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將人、車、路綜合考慮,應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對交通問題進行解決,我國幾乎每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交通問題。除了交通設施供給不足外,引起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有效地提供路網的交通信息。事實上,提供這樣的交通信息需要一個復雜的、面向多系統的、實時的城市交通信息系統。因此,建設這樣一個有效的交通信息系統成為交通部門函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隨著電信科學、移動通信技術、INTERNET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數據倉庫技術的成熟和運用,使得建立這樣一個強大有效的交通信息系統成為可能。
1. 1城市交通安全現狀與交通信息系統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以及機動車輛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發生量呈不斷增加的趨勢。1995年,我國公安交通部門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271843起,造成71494人死亡,15930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2億元,平均每天有196人死于交通事故。1998年346129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78067人死亡,222721人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3億元,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214人,到2002年,交通事故達773137起,死亡人數達109381人,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而喪生人數高達300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10萬人死亡率等指標近年來持續攀高。1998年度我國民用機動車擁有量不及世界的3.5%,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卻占20%,居世界之首。 自80年代以來,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呈上升趨勢。從圖1中可以看出,隨著交通網絡的改善以及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也逐年增多。但是與此同時,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以及機動車輛總量和性能的不斷提高以及交通管理水平的改善,萬車死亡率指標有所下降。 一方面,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帶來了高等級公路數量的增加,相應地造成了行車速度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機動車駕駛員總量的增加造成了駕駛員素質的良莠不齊,加劇了交通事故的嚴重性,每萬人死亡率開始上升。隨著交通安全事故發生頻率的上升和事故破壞性的增加,交通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也在逐年增加。 駕駛員違章操作、行為規范差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據對2000年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可知,機動車輛駕駛員違章操作、經驗不足、行為規范差,造成的交通事故發生次數占總數的83.7%,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67.2%,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所有經濟損失的88.7%。 交通基礎設施供應不足加劇了交通安全的嚴峻性。同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道路交通狀況還存在巨大的差距。中、美、日三國交通數據的比較表明,我們在公路交通環境上同汽車化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基礎設施標準低,行人、非機動車輛和機動車輛混行的混行道路導致事故多發。 我國交通安全管理體制的缺陷 ,交通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各界通力合作進行綜合治理。管理部門的多頭分割體制是影響交通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我國交通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既不能對全國交通安全進行全局考慮,也不能制定國家統一的交通安全策略框架,從而無法使各部門和地區有一致的目標和行動依據。 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制經歷了幾次改革。第一次是1983年,在此之前除39個大中城市以外全國交通監理全部歸交通部門管理,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又將66個大中城市的交通監理劃給了公安部門,此次改革只是局部調整,僅僅改變了部分城市交通監理部門的隸屬關系。第二次是1986年,將原歸交通部門管理的交通監理全部成建制地交給公安部門,交通管理職能(實質上是交通安全管理職能)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与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论文.do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方案,计算机专业技能课
- 下一篇: 计算机与人脑的异同作文,小学信息技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