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平板电脑排行榜_最值得买的平板电脑推荐-最佳平板电脑品牌排行榜【2020年10月】...
平板電腦相較筆記本電腦而言,以其便攜與功能強大的特點成為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備搭檔,無論在性能配置上還是在內置軟件應用方面,不同的使用場景有不同的需求。
今天給大家推薦最佳平板電腦品牌排行,希望對大家選購平板電腦有幫助。
第一名 蘋果 iPad
iPad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全球平板銷量之王,現在依然占據全球平板電腦市場三分之一左右份額,在平板電腦行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平板一共有兩種:iPad和其他”,從媒體評測結果來看,所言不虛。
在美國《消費者報告》、Cnnet、Techradar等知名的單位和機構評測結果中,蘋果iPad都是一騎絕塵,遙遙領先其他廠商,尤其是在美國《消費者報告》里,iPad上榜產品的數量占比達到了驚人的90%以上,近乎壟斷。
iPad上的iOS系統向來以操作簡單流暢、安全性高以及完善的軟件生態鏈著稱,但不得不說,隨著平板整體衰落,許多HD版APP質量都嚴重下滑,蘋果的應用生態優勢實際上已經大不如前。
iPad產品線并不復雜,屏幕最大的是10-12.9英寸的iPad Pro系列,其下為9.7英寸“iPad+數字”系列和7.9英寸的iPad Mini系列,每個系列都有4G/WIFI版,4G版價格一般比同配WIFI版高700-800元。
其中iPad Pro定位最高,主打“生產力”,支持觸控筆和鍵盤附件,帶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和原彩顯示技術,圖形處理能力強悍,主要面向專業型用戶,尤其是專業繪圖用戶。但從國內外評測看,iPad Pro所謂的“生產力”并沒那么好用,局限于繪畫或是輕度文檔處理,對一些專業開發應用缺乏必要支持。
iPad Pro到現在不過三代產品,最新2020款已經上市,升級點主要是在處理芯片(升級為A12Z)、內存(全系6GB)和攝像頭模組(激光測距,對AR支持更好),整體性能提升相對2018款微乎其微,跑分大概能高10%,但實際幾乎不可感知,已有2018款的話升級意義不大。當然,iPad Pro僅僅只是當娛樂平板著實過于奢侈,而且無論iPad Pro 12.9還是iPad Pro 11尺寸都偏大,游戲操控性不太好。
對這部分非專業用戶來說,iPad Air和iPad mini或許才是更合適的選擇。新的iPad Air 4升級幅度較大:首發的A14處理器相比A13提升約10%,而屏幕除尺寸大了一點外沒有大變,但全面屏外觀更像Pad Pro,接口也終于換成了支持PD協議的Type-C,不用買高價C-L線了。不過或許是為了和iPad Pro區別,iPad Air 4并沒有配FaceID,依然使用TouchID(集成到了電源鍵上),而且iPad Pro依然獨占那塊120Hz屏幕,內容創作者還是買iPad Pro更合適。
對于影音黨和游戲黨來說,iPad Mini 5才是真正定位便攜娛樂的產品,起步價不到3000元,7.9英寸全層壓顯示屏同樣支持P3廣色域顯示,不過不支持鍵盤。雖然Mini 5外觀與iPad Mini 4幾乎沒有區別,但由于采用了和新iPad Air 3一樣的A12芯片,性能較Mini 4足足提升了三倍,雖然7.9英寸相比大屏iPad Air影音體驗稍微遜色,但也比手機好得多,而且這個尺寸無論是雙手握持玩游戲還是外出攜帶都更方便。
如果既需要大屏,預算又不那么充足,還可以考慮一下iPad數字版,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大屏廉價娛樂iPad,當前最新款iPad 2020(iPad第八代),外觀和上代iPad 2019區別不大,依然是非全貼合屏幕,但芯片升級至A12,綜合素質雖不如iPad mini 5和iPad Air 3,不過用于視頻娛樂肯定是足夠,而價格和舊款差的不多,買新不買舊是自然之理。
第二名 微軟 Surface
微軟的平板非常有特色,以Surface系列二合一產品為主,和筆記本電腦的界限比較模糊,絕大部分產品都可當成小尺寸筆記本電腦,美國《消費者報告》也將其分在了筆記本電腦中。
Surface系列采用的是和電腦一樣的x86架構處理器,這是Surface平板與安卓平板、iPad的根本區別。x86架構性能占據絕對優勢,但功耗較高,對硬件依賴程度更大,而安卓平板、iPad的ARM架構處理器功耗較低,執行效率高,但絕對性能不如x86架構。
除此之外,Windows平板最大的優勢還在于和桌面系統高度兼容,配合藍牙鍵盤等配件,辦公效率遠高于安卓平板和iPad,如果想要一臺工作平板,Windows平板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只是Windows平板雖然應用數量不少,但許多應用并未針對平板界面優化,圖標、字體過小,如果脫離鼠標和鍵盤,平板模式下體驗相對欠佳。
Surface系列包括Surface Pro、Surface Book以及Surface Laptop以及Surface GO,其中Surface Laptop是傳統筆記本,鍵盤不可拆卸,其余都是二合一產品。
不過即便同為二合一產品,三者的定位也有所不同,Surface Book定位最高,尺寸最大,鍵盤底座是標配,各項配置也是向著筆記本看齊,高配版更是搭載了定制獨顯,嚴格來說這已經算筆記本電腦,稱之為平板似乎不太恰當。相比之下,Surface Pro和Surface GO在微軟的定位中才屬于平板電腦,只通過平板部分就可以實現完整功能,支持鍵盤和手寫筆,但并非標配,需要另外購買。
Surface Pro旗艦已經到Surface Pro 7,處理器常規升級至10代酷睿(10nm制程),支持WiFi 6,整體外觀相比Surface Pro 6基本沒有變化,包括屏幕尺寸、分辨率等硬件、甚至配色都跟Pro 6一樣,應該說,Pro 6的屏幕規格就相當出色了,未繼續升級也可以理解。Pro 7最大的改進還是加上了Surface Pro 6上沒有的Type-C口,擴展性和充電便利性都更勝一籌,支持PD充電就意味著外出時只需要帶一套充電器就夠了,不過Pro 7孱弱的核顯還是表明其依然只是一款移動辦公和輕娛樂平板,玩游戲還是算了,而且它的續航相比前一代還略微退步了。
如果Type-C并非剛需,Pro 6當前仍然具備購買價值,畢竟同樣的屏幕、同樣的觸控筆和鍵盤,8代酷睿性能也不算弱,作為辦公和輕娛樂平板使用的話,體驗和Pro 7當不會有太大差距,相比同配置Surface Pro 7至少有千元以上的價格優勢,缺點也說過了:無Type-C 接口,剛需用戶就不要考慮了。
至于更低一檔的Surface GO,微軟官方對其定位是更小、更輕便、更多人可以使用的平板,屏幕邊框更大,硬件更低,超低壓處理器的性能大概很難讓人滿意,美國《消費者報告》也以“性能過低”為由未將之列入推薦名單。
至于剛出的Surface Pro X則是一款比較特殊的產品,這并非Pro 7的升級版,用的也不是PC上的x86處理器,而是和安卓平板、iPad一樣的ARM處理器,所以機身比Pro7更輕更薄,邊框也更窄,顏值不差,但性能上肯定弱于Pro 7,上網、視頻、文檔處理輕量化任務可以勝任,PS等更重的任務還是優先Pro 7。此外,Surface Pro X雖然有2個USB-C,但沒有USB-A接口,只能用轉接線,且ARM處理器對WIN10能兼容到何種程度也未知,建議觀望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Surface平板最大的問題還是可靠性,美國《消費者報告》曾在2017年中因這個問題取消了全線Surface產品的“推薦”評級,直到1年后才恢復,但其可靠性依然是各品牌中最低的,只有蘋果的一半左右。
第三名 華為MatePad
華為進入平板市場雖然比較晚,但憑借著相對物美價廉的產品,市占率在幾年內突飛猛進,2019年三季度在中國的出貨量就已經超過iPad,平板電腦市場當前已經形成了華為、蘋果雙雄并列的局面。華為在售主要是三款機型:Matepad Pro作為旗艦,其余兩款Matepad 10.8和Matepad 10.4作為補充。
華為系平板的亮點在于其招牌的多屏協同、平行視界等功能,多屏協同幾乎完美解決了跨平臺數據互傳中文件大小受限、傳輸速度慢等問題,真正讓“輕辦公”落到了實處,而且這是華為自家生態鏈,其余廠商很難直接復制,而平行視界較好解決了安卓應用在大尺寸平板的橫屏適配問題,一定程度上補全了安卓應用生態上的短板,可以說是現今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
Matepad Pro堪稱華為版iPad Pro,絕對的旗艦機型,所以該有的配置都有:比如2K級P3廣色域屏幕、7nm制程的麒麟990芯片、4096級壓感手寫筆、4聲道揚聲器、四邊等寬的窄邊框設計等等。
單從紙面性能上看,麒麟990不如蘋果A13/A12,尤其是GPU性能差距甚遠,麒麟990最大的優勢:集成5G基帶在平板上的優勢也沒有在手機上那么明顯,不過7nm制程在一定程度提高了續航,在實際測試中,這種紙面性能的差距并不能明顯感知,Matepad Pro性能依然是第一梯隊,不必擔心。
Matepad Pro和iPad Pro的差距更多地體現在其他地方。作為一款主打“生產力”的平板,Matepad Pro手寫筆延遲為20ms,雖然這在安卓陣營中是絕對的頂尖水平,但對比iPad Pro的9ms還是差了不少,此外安卓應用生態支持也不如蘋果,雖然有Nebo、SketchBook之類的筆記類應用,但專業繪畫類應用比較匱乏。
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Matepad Pro的屏幕比例是16:10,對“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的用戶而言,這就意味著視頻黑邊更小,體驗會比iPad好得多,而且它的價格只是iPad Pro的一半左右,加上手寫筆也只相當于iPad Air 3的價位,相對性價比是很足的,跟iPad也并不沖突,或者說,MatePad Pro的出現,受沖擊最大的并不會是iPad,而是三星Galaxy Tab S系列。
另外兩款Matepad中,基礎款Matepad 10.4配置明顯差不少,非挖孔全面屏邊框明顯寬不少,處理器也只是中端麒麟810(新版已經升級為麒麟820),不過應用生態和Matepad Pro差距不大,多屏協同、平行視界等功能都有。華為將Matepad 10.4定位為教育平板,添加了教育中心功能,4揚聲器、手寫筆支持也都保留了下來,新款從測試數據看也已經換ufs 2.1內存,可以說是解決了此前eMMC內存的掉速和壽命問題。
而Matepad 10.8實際上可以說是華為M6 10.8的繼任者,因此在配置上并不落后,用上了和Matepad Pro同款麒麟990芯片,也加入了MatePad Pro上頗受好評的智能磁吸鍵盤支持,甚至還加上了連Matepad Pro都沒有的WiFi6,前代M6四揚聲器音響系統、哈曼卡頓調音都保留了下來。
從產品定位看,Matepad 10.8還是一款主打大屏影音娛樂、輕辦公的平板,相比Matepad Pro主要是外觀稍微遜色,并沒有用上全面屏,屏幕顯示效果也不如Matepad Pro。
第四名 榮耀V6
榮耀V6是今年6月份新推出的一款安卓平板,618期間正式開售(LTE版尚未上市),一上市就斬獲京東安卓平板品類單品銷量冠軍,同時還獲得了天貓 2000-3000 價位段安卓平板品類銷量、銷售額雙冠軍。
榮耀平板V6相比之前的華為Matepad、華為M6,可以說既有統一又有差別,總體外觀和不帶Pro的華為Matepad相似,兩者都是10.4英寸16:10非挖孔屏,攝像頭位置在頂部,分辨率也均為2000*1200,其他諸如4096級壓感、4揚聲器、電池容量都是一樣的。
而在生態上,華為全系標配多屏協同、平行視界,在功能體驗上也是統一的。華為獨家的多屏協同功能幾乎可以完美解決跨平臺數據互傳中的各種問題,而平行視界是目前解決安卓APP平板橫屏適配問題的最好方案,大大改善了安卓平板應用生態。
但兩者定位不一樣,非Pro版華為Matepad實際定位是中端教育平板,處理器只是麒麟810,而榮耀平板V6是常規平板,配置完勝Matepad,麒麟985僅次于Matepad Pro上的麒麟990。在存儲規格上,榮耀平板V6配上了UFS 2.1,雖然也不如Matepad Pro上的UFS 3.0,但比Matepad上的EMMC 5.1可是強多了,讀寫性能和壽命都遠勝之。
而榮耀V6對比價位差不多的華為M6則是互有勝負,雖然這兩者一個是麒麟980,一個是麒麟985,但差距不大,性能基本是一個級別。華為M6贏在分辨率更高,有8.4英寸小屏版(不過小屏版揚聲器縮減為2個,大屏版又僅有4GB內存),榮耀V6則贏在更好的WiFi(支持WiFi6),更好的影音效果(4揚聲器),全系標配6GB內存,很好地補上了華為M6 10.8英寸/8.4英寸各自的短板。
所以榮耀V6的定位就很明顯了,這是一款大屏影音輕辦公平板,支持手寫筆和外接鍵盤,必要時可以進行輕辦公、筆記等,是很均衡的一款機器,在這些方面,榮耀V6的優勢要遠高于華為M6 10.8英寸大屏版,而游戲黨則建議華為M6高能版,小屏在雙手握持時體驗會更好些。
第五名 華為M6
除旗艦MatePad Pro外,華為平板中比較值得買的就是M系列中的M6,M5、M3已經有一些年頭,而入門級暢享系列平板配置更是落后,都不建議購買。
M6系列分為8.4/10.8英寸兩個尺寸,全線標配2K分辨率屏幕和麒麟980處理器,并且都有WIFI版和LTE版可選,4+64GB存儲起步。相對上一代的M5,華為M6平板的升級幅度非常大,僅從性能而論,M6也可以說是目前安卓平板的標桿產品之一。
而在影音娛樂方面,10.8英寸版還搭載了定制大振幅四揚聲器系統,這個配置在平板中還算罕見,配合哈曼卡頓調音,視聽效果也極佳,而且M6 10.8英寸版本還支持磁吸鍵盤、M-Pen lite手寫筆等配件,有專門的電腦模式。
這也使得華為M6 10.8非常全能,不管是游戲、影音還是文檔輕辦公都能較好地勝任,而且性價比也非常出色,4+64存儲的WIFI版起步價格只需要2299元,如果說還有什么不足,那大概是普通版只有4G內存,對于安卓系統來說確實算不上高,6GB內存只存在于256GB的LTE版中,價位直接到了4000,不太劃算了。
而M6 8.4英寸版在主要硬件配置上和10.8英寸版本幾乎一致,同樣為麒麟980芯片,支持GPU Turbo 3.0技術,4+64GB存儲起步,性能絲毫不會遜色于10.8英寸版,但一些地方還是存在比較明顯區別。
M6 8.4英寸機身尺寸有限,主打便攜,所以揚聲器縮減為2個,取消了home鍵,也不支持鍵盤、電腦模式、分屏和指紋解鎖,但與此相對的,8.4英寸版本邊框要更窄,同時有6GB內存的高能版可選,毋庸置疑的安卓小屏旗艦平板。
第六名 三星Tab S
三星的多元化在手機、平板、電視這樣的民用產品線中表現的尤其明顯,其液晶面板、芯片、閃存等核心部件幾乎都能自產,覆蓋了上游的設備制造、中游的產品制造、組裝還是下游的終端、應用領域,因而三星早期的平板產品線非常龐大,價格跨度遠高于蘋果。
不過隨著平板市場熱度逐漸下降,時至今日,三星平板數量已大幅縮減,更新頻率也大不如前,只是勉強維持著產品線,當前Tab S、Tab A和Tab E三個系列也只剩下Tab S還可買。
Tab S數字系列一直是三星旗艦系列,一般會采用高通旗艦處理器,后綴名帶“C”為4G版,無字母后綴則是WiFi版。該系列最新款Tab S7已經發布,暫時只有WIFI版,芯片則不出意外地換上了高通驍龍865+,起售價格和S6目前售價基本一致,所以買新不買舊是必然。
和往常不一樣的是,這代Tab S7共有S7/S7+兩款,兩者都搭載了驍龍865+,支持5G,6GB+128GB存儲起步,同時支持1TB的microSD卡擴展,S6上的AKG、杜比音效、4揚聲器也都保留了下來。當然,S-Pen及專業鍵盤支持是少不了的,相當于一臺多功能PC,可以勝任輕度的文檔處理工作。
S7/S7+的區別主要是屏幕,雖然兩者都是120Hz刷新,但屏幕尺寸、材質以及分辨率都有差異,S7是11英寸2560×1600 LCD屏幕,而S7+則是12.4英寸2800×1752 Super AMOLED,其他方面區別不大。
僅從硬件配置而言,說Tab S7是目前最強大的5G安卓平板也不為過,但S7還是三星平板一貫的問題:價位太高,雖然起售價相比S6已經有所降低,但5000元以上價位和iPad直接競爭,遠高于華為MatePad Pro,是華為M6的2倍還多,同為安卓平板,對比之下性價比實在太低。
除旗艦S系列外,三星還有一款Tab S5e,這并非純數字系列,而是多了一個后綴e,這點從配置上也可以看出來,其處理器是驍龍670,只是個中低端產品,其中S5e T720為WIFI版,S5e T725C則是4G版。
驍龍670并不是旗艦處理器,性能雖然遠不如麒麟810,但也不算太弱,CPU性能相比驍龍660大致持平,但GPU性能強40%左右,提升明顯,10nm工藝功耗發熱也更低,更加省電,游戲性能雖不能保證,上網課看視頻是夠了。
Tab S5e還秉承了Tab S系列一貫以來的輕薄設計,其機身厚度只有 5.5mm,重量只有400g,沒有home鍵,指紋解鎖設置在了側面,官方宣稱這是市場上同級最輕薄的平板電腦,而且和S6一樣配上了4聲道AKG喇叭,影音效果很不錯,存儲則有4+64GB和6+128GB可選。不過Tab S5e問題同樣是在價格上,現在依然在3000元左右,對比華為M6、榮耀V6和華為Matepad Pro,市場競爭力實在不高。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千元平板电脑排行榜_最值得买的平板电脑推荐-最佳平板电脑品牌排行榜【2020年10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墨鱼汁什么味道 淡淡的咸腥味
- 下一篇: 平安夜去哪玩 平安夜去什么地方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