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生一起走,“刘柳之交”到底有多深刻?
原標題:朋友一生一起走,“劉柳之交”到底有多深刻?
古往今來
無數文人墨客用詩詞來稱頌友誼
他們詩中的友誼
無私、真誠、純粹
《韓愈篇》中我們了解到
韓愈和孟郊的忘年之交
在《柳宗元篇》中
劉禹錫、柳宗元的生死之交
讓我們看到什么是
跨越千年而不朽的友誼
《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第三期《柳宗元篇》播出后,收視率、話題熱度持續高漲的同時,也收獲不少熱心觀眾的大力推薦,有網友表示:“我都不知道柳宗元和劉禹錫之間還有這種情誼,長知識了!”讓我們一同“穿越千年”,見證何為“劉柳之交”。
一聲兄長一生兄長
自此一生進退與共
人生難得一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提到“唐宋八大家”中的“神仙友誼”,就不得不說柳宗元和劉禹錫的“劉柳之交”。公元793年,21歲的柳宗元與22歲的劉禹錫同中進士。但因為劉禹錫家道中落,出身微寒,即便金榜題名,依然會遭遇士族子弟的譏諷嘲笑。柳宗元卻能摒棄門閥之見,欣賞劉禹錫志存高遠,二人就此相知。
一個出身寒門小戶,一個來自高門望族。劉禹錫和柳宗元卻沒有因此產生隔閡,二人一見如故,交談間才驚覺這世間竟有如此同心共治之人。選賢任能、輕徭薄賦、抑制兼并,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相同的政見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自此二人結拜為兄弟,一生進退與共。
不同的性格相似的靈魂
好朋友是困苦生活的解藥
現在的網友笑稱:“好的上班搭子能減輕一半工作疾苦。”千年前的“劉柳”在工作上就是“三觀”一致的最佳拍檔。公元805年,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積極參與“永貞革新”,取締宮市、禁五坊小兒、停罷鹽鐵使進獻、免除苛捐雜稅、釋放宮女和教坊女伶九百……正當兩人以為政治理想將要實現之際,革新卻失敗了,從此,他們開始了漫長的貶謫生涯。
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誼不因遠而疏。柳宗元和劉禹錫雖各自被貶,卻一直以書信往來。他們繼政治盟友后,又成了創作文友。被貶期間,柳宗元寫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劉禹錫卻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柳宗元受到好友的感染也逐漸變得豁達,閱遍千山,走過萬水,寄情于世間奇絕雄偉之景色,寫下中國山水游記的開山之作《永州八記》。
有一種關心叫“以柳易播”
有一種信任叫“生死相托”
朋友間最真摯的關心就是想你所想、憂你所憂。公元816年,劉禹錫被貶播州,柳宗元被貶柳州。柳宗元得知后馬上向唐憲宗求情,他在奏折中表示,劉禹錫的母親已經80歲高齡,去往播州這樣的蠻荒之地,恐怕會有性命之憂。而柳州雖然也遠,總體條件卻比播州要好,希望朝廷能夠同意他和劉禹錫對換。幾經波折,朝廷終是改了安排。劉禹錫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改任連州刺史的旨令下達時,他才知道是柳宗元為他上書求情換來的峰回路轉。
歷經生死,才發覺這世間唯有一人值得托付。公元819年,柳宗元于柳州病逝,終年47歲。彌留之際,柳宗元將子女托付給了相交一生的摯友劉禹錫,一同寄去的還有他的文稿。半個月后,泊舟衡陽的劉禹錫收到了柳宗元的信,一生要強的他捧信大哭,幾乎崩潰。劉禹錫立即為柳宗元料理后事,并寫下《重至衡陽傷柳儀曹》這首詩吊唁故友,后又作《祭柳員外文》和《重祭柳員外文》悼念他,并費時二十余年整理柳宗元留下的全部遺稿,編纂成流傳千古的《唐柳先生集》。柳宗元去世前留下兩男兩女,最小的兒子柳周七還是遺腹子,后來被劉禹錫收養,視如親生,一直把他撫養成人。晚年的劉禹錫也時常想起曾經的摯友,他在《歲月詠懷》中寫道:“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
人生漫漫
得一知己足矣
柳宗元、劉禹錫之間
生死可托的兄弟情
穿越千年
依舊令人感動不已
來《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
一同見證催人淚下的深厚情誼
來源:央視一套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朋友一生一起走,“刘柳之交”到底有多深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成吉思汗进攻古印度,一开始所向披靡
- 下一篇: 中山史话之武公故事:漫漫长夜里战国的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