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世界“文学之都”IP新活力,南京市文投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原標題:如何激發世界“文學之都”IP新活力,南京市文投交出了這樣的答卷
世界文學客廳有一個“數字文脈裝置”,南京1800年文學史一網打盡;在南京數字文化客廳,親手“拆解”大報恩寺,根據《十竹齋箋譜》全冊283幅畫面在電子屏上DIY一個屬于自己的信箋,再一覽“數字長江國家文化公園”......
11月30日,南京文投集團舉行媒體開放日,來自全國的10多家媒體記者從“世界文學客廳”到南京數字文化客廳,從梅花小劇場到星空劇場,從十竹齋到各個市屬院團……無論是上陣互動,還是上手DIY,又或是觀摩打卡,市文投在數字化“文學之都”、講好“南京故事”,以及閃耀世界舞臺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令人驚嘆,大家對南京文投集團如何助力南京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也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
激發世界“文學之都”IP新活力
打造“時—空”穿越的城市文化新場景
2019年,南京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世界“文學之都”,成為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南京文投集團“文學之都”數字化工作,圍繞世界“文學之都”國際化IP,整合南京文學資源,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科技方式,形成服務城市全域聯動的文化空間網絡,打造數字化文旅體驗新平臺,推動世界文學之都“上云·用數·賦智·落地”。
其中不少數字化文旅體驗新平臺項目可以參與互動和體驗,媒體記者們躍躍欲試,紛紛上手進行體驗。
其中,重點建設形成世界“文學之都”數字空間網絡,采用“1+1+1+1”模式,即筑牢一個數據基座、打造一個文學樞紐場景、編織一張空間網絡、構建一個虛擬文學城市。通過文學數據——城市空間——虛擬場景的對應與關聯,打通了從歷史文本到實體城市空間再到創新虛擬體驗的三層文學敘事,讓南京的文學資源積淀與城市文旅發展和數字化體驗傳播深度結合,形成“時—空”穿越的城市文化新場景。
“世界文學客廳”就集中呈現了“文學之都”數字化建設的成果,這里也是南京文化旅游的新熱點和新地標。
通過大數據平臺與場館內展示硬件結合,包括文脈、文樞、文聲、文創等多個載體,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可交互的千年文脈、文學圖譜、文學地圖及聲音郵局、沉浸式光影秀等多種數字化體驗新形式。據悉,自2022年4月23日面向公眾正式開放以來,“世界文學客廳”已接待參訪者7萬人次,開展200余場次的文學文化活動。
另外,位于南京文化藝術中心的首個文化元宇宙體驗中心——南京數字文化客廳里,成立了“文都數字云平臺智能實驗室”。
在這里,通過3D建模、AR等技術,將非遺“饾版拱花”技術流程、刊刻材料和制作器具等進行數字呈現。
還將《十竹齋箋譜》全冊283幅畫面進行動態活化,不少記者動手制作了自己想要的信箋,制作完成后可以手機掃描下載。
而且這里還打造了“胡正言”數字人,可以與游客進行現場的智能問答,并且還有國內首例書法數字化成果“蘭亭序”的交互體驗。
很多人在這里流連忘返,因為還匯聚了數字南京文化大數據成果展示、數字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文學之都文樞元宇宙、南京大報恩寺報恩盛境元宇宙、南京市越劇團元宇宙戲劇動捕數字人演繹等數字科技展項。
講好“南京故事”
“進梅花看梅花”成文娛消費習慣
京劇《進京》、話劇《小西湖》《人間正道是滄桑》《民生巷11號——之二》、越劇《媽媽》《李清照》《柳毅傳書》、兒童魔術劇《我是哪吒》、話劇《小西湖》、交響組歌《雨花臺——信仰的力量》、民樂《夢系紅樓》主題音樂會……南京文投立足傳播城市文化精神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力講好“南京故事”。
據悉,2023江蘇省文藝大獎,南京文投集團奪得5金2銀3銅,金獎獲得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聚焦文化傳承發展,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南京文投集團將演出送到市民家門口,奉上高質量文藝盛宴。今年,聯動全市十二個區,以大型交響組歌《雨花臺——信仰的力量》為主題,發起舉辦南京市群眾合唱比賽暨第二屆南京市公共文化“星辰獎”合唱比賽,線上線下人氣爆棚。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優秀文藝作品巡演展演,在全國引發熱烈反響。
今年南京迎來了“小劇場盛宴”,南京文投集團參與承辦的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紫金杯”優秀劇目展演和紫金文化藝術節小劇場單元等品牌活動,獲得全國戲劇界的充分肯定。
與此同時,南京文投集團整合旗下運營的十個劇場空間,打造“十朵金花”劇場聯合體,推動太陽宮劇場、文化藝術中心大劇場、梅花小劇場、貓頭鷹Live house、星空劇場、大華大戲院群劇場等全面提質增效,劇場演出場次較2019年同期增加1139場,較2022年增加967場;劇場營收較2019年同期增加172%,較2022年增加85%;觀演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加18.84萬人次,較2022年增加21.19萬人次。
并且今年2月啟用全國首個梅花小劇場——南京梅花小劇場,已陸續邀請了李曉旭、陶琪、徐秀芳、李政成、孔愛萍、樓勝等數十位梅花獎得主來寧演出,通過每周一場的梅花獎專場演出探索出符合市場規律的有持續性的戲曲消費模式,每周“進梅花看梅花”已成為南京人固定的消費方式。
閃耀世界舞臺
打造城市文化“走出去”新樣本
“園見南京”文化主題藝術展、南京城市推介會、“從茶文化到東方美學”主題文化沙龍、城市主題快閃……11月剛剛結束的2023“中國南京周”,走進美國紐約、波士頓,舉辦了系列活動,受到紐約和波士頓地方政府的熱烈歡迎,引發當地市民的熱烈反響。
2023“中國南京周”在文化、藝術、教育等人文交流領域架起了一座座“友誼之橋”,讓美國當地民眾對南京有一個全新的、更加多維的認識,也讓人們深深感受到中美城市間合作發展的強勁脈動和中美人民友誼的生生不息。
據悉,南京文投集團堅持開放共享,持續推動南京國際交流工作。自2015年起,連續九年在意大利米蘭、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等世界知名城市舉辦“中國南京周”“文都行世界”等活動。而2023年“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中國文學國際傳播論壇暨第六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等活動,更是讓南京城市文化名片在世界舞臺愈發閃亮。
與此同時,南京文投集團也正在打造城市文化“走出去”新樣本。南京文投集團推出的“泛文化場館一站式解決方案”,依托南京都市圈文化產業創新聯盟等平臺,強化與地方國企優勢互補。南通西寺佛教文化展覽館、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福建浦城美術館等已經開館;鹽城大洋灣景區鹽瀆古鎮、南通城市綠谷景區、安慶潛山縣山谷流泉文化園、馬鞍山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已經簽約;還與鹽城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等達成合作意向,進一步深化合作方案。南京文投集團的創新探索之路,轉化了特色文化資源,增強了產業競爭優勢,不斷提升南京城市影響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校對 李海慧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激发世界“文学之都”IP新活力,南京市文投交出了这样的答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SSD课程可以申请澳门高校吗?具体有什
- 下一篇: PhysicsBowl美国物理碗竞赛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