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钱谦益的降清和反清,没能成为名臣的一代文宗,反复无常为哪般?
原標題:錢謙益的降清和反清,沒能成為名臣的一代文宗,反復無常為哪般?
錢謙益,明末清初最為知名的文人之一,在當時,曾被南方文人奉為“一代文宗”和“虞山詩派”領(lǐng)袖。
他還是著名的史學家,黃道周曾說,有錢謙益在,“國史猶未死也”。
錢謙益在文學、文化方面的成就不容置疑,可以算是領(lǐng)導一個時代的大人物。
除此之外,錢謙益在明末清初時,還是當時的第一大政治團體東林黨的領(lǐng)袖人物之一,也曾當過官,也曾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但是,在錢謙益的各種頭銜中,獨獨缺少“名臣”這個頭銜。
錢謙益是從明朝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高中進士第三,從此步入官場。
直到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擔任南明弘光朝的禮部尚書,錢謙益也曾在宦海中沉浮二十余年。
這么長時間的宦海生涯,都沒能混到個“名臣”頭銜,他做官顯然是不成功的,以他的聲望、才學,竟然連明朝內(nèi)閣都沒有進去過。
而且,他最大的失敗還不是做官,有才學的人即使不做官,也未必就是失敗,唐朝時的李白、杜甫在官場上混得都不怎么樣,可依舊被后人敬仰和尊敬,但錢謙益不同,他做人也很失敗。
在明末清初那個混亂的時代,錢謙益這個“一代文宗”沒能守住自己的底線,行為反復,先做明臣,再做清臣,晚年又積極反清復明。
以至于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都看不下去了,給他定了個“貳臣”的頭銜。
當時被定為“貳臣”的人有不少,加起來一共有157人,其中唯有錢謙益有文壇領(lǐng)袖之稱,最重氣節(jié)的文人中的頭號人物成為“貳臣”,自然值得說道說道。
錢謙益不是普通的文人,是“一代文宗”,他博通古今,自然也知道氣節(jié)對于文人意味著什么,可他為何還會變得反復無常?為何成為不了名臣?
一:宦海沉浮,即將走上人生巔峰時,遭遇當頭一棒
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新登基的崇禎皇帝準備重組內(nèi)閣,安排群臣廷推,要選出新的內(nèi)閣大學士。
當年,已經(jīng)做官十八年的錢謙益擔任明朝禮部侍郎,他也有意更進一步,積極參與內(nèi)閣廷推,想當上內(nèi)閣大學士,成為宰輔之一,以此走上人生巔峰。
對于錢謙益的參選,有比較利好的消息是,初登基的崇禎皇帝對東林黨的印象很好,正常情況下,錢謙益這位在東林黨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大臣,入選內(nèi)閣是沒問題的。
但是,錢謙益的兩位競爭對手溫體仁、周延儒聯(lián)合起來,拋出詳實的證據(jù),揭發(fā)錢謙益數(shù)年前主持浙江科舉考試,有受賄舞弊行為。
這件事當初其實已經(jīng)定論,錢謙益當年就被處罰過,僅僅是罰錢,不過,大小是個污點。
崇禎皇帝選內(nèi)閣大學士,希望選出來的都是品行高潔的良臣,他剛剛登基,對以前的事不太了解,現(xiàn)在經(jīng)過溫體仁、周延儒的揭發(fā),覺得錢謙益不太可靠。
于是,錢謙益被撤去所有官職,不但入閣的夢想破碎,連官都沒法做了。
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下野的錢謙益因為帶著東林黨跟時任內(nèi)閣首輔的溫體仁作對,被溫體仁指使他人誣告,并被逮捕入獄,差點被殺死。
關(guān)鍵時刻,錢謙益勾結(jié)司禮太監(jiān)曹化淳,對溫體仁反手一擊,促使溫體仁辭職,錢謙益逃過一劫,但也被削籍歸鄉(xiāng)。
此后直到崇禎朝滅亡,因為崇禎皇帝對錢謙益的厭惡,他都沒能再在朝廷中有任何作為,只能在江南一帶發(fā)揮自己的影響力。
這對于滿腹才華且心高氣傲的錢謙益是不可接受的。
二:南明朝政爭失敗,清朝也不用,想做名臣也無路可走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朝滅亡,江南士紳們聯(lián)合起來,準備成立新的朝廷,選出新的皇帝。
當時,以錢謙益、史可法為首的東林黨準備擁戴潞王朱常淓,而另一位江南官場中的實力派馬士英則帶著一幫人擁戴福王朱由崧。
在這兩位親王中,福王朱由崧的血緣關(guān)系和崇禎皇帝更親密一些,且在馬士英的串聯(lián)下,得到了駐兵江淮一帶的部分軍方實力派,即江北四鎮(zhèn)(高杰、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的支持。
結(jié)果,福王朱由崧勝出,成為新的明朝皇帝,馬士英掌控了朝政大權(quán)。
失敗者自然要被打壓,東林黨的兩位大佬,史可法被授予首輔大學士的地位,但被發(fā)配到揚州去抗清。
而錢謙益因為及時悔悟,積極向馬士英認錯服輸,雖然沒能進入內(nèi)閣,也被委任為沒有多少實權(quán)的禮部尚書。
可這個禮部尚書也沒能當太久,因為不到一年時間后,清軍就打到南京城下了。
在此危難時刻,江南的文壇領(lǐng)袖錢謙益沒有殉國的意識,和南京的勛貴們一起,向清軍投降。
清軍兵臨城下時,錢謙益的老婆柳如是勸他投水殉國,他怕死沒敢跳,留下了“水太冷,不能下”這句名言。
投降后的錢謙益在清朝要求剃發(fā)時,再次留下“頭皮癢”的名言,率先剃發(fā),江南人士震驚一片。
錢謙益的認慫和討好并沒有獲得清朝的贊揚和獎賞,清朝給他的職務僅僅是“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還不如他拍馬士英的馬屁后得到的禮部尚書。
或許是清朝也認為錢謙益的文才大于做官的能力,也或許清朝不愿意抬高東林黨的地位,故意冷落錢謙益這位東林黨的首腦人物,反正,錢謙益并沒有在清朝得到他想要的地位。
三:晚年悔悟,反清復明
錢謙益看見清朝不怎么重視他,于是干脆辭官歸鄉(xiāng),已經(jīng)喪失了氣節(jié)的他心灰意冷,試圖從此終老田園。
可錢謙益和江南人士的勾連太深厚了,幾乎不可分割,在江南,反清的人太多,組織反清的東林黨人士也太多,因此,錢謙益一度被清朝視為反清分子的同黨,被抓進監(jiān)獄。
出獄后的錢謙益似乎悔悟了,覺得清朝忒不是個玩意,不給他高官厚祿也就罷了,還時不時栽點罪名嚇唬他,錢謙益怒了。
此后,錢謙益又開始積極反清復明,到處奔走聯(lián)絡反清人士,散盡家財資助他們,雖然直到死也沒能反清復明成功,可晚年的錢謙益樂此不疲。
清康熙三年,八十三歲的錢謙益走到人生終點,在滿腔遺憾中去世。
四:總結(jié)
從錢謙益的生平經(jīng)歷大致可以推斷出,錢謙益的行為和個人的欲望是分不開的。
他的欲望就是成為宰輔重臣,成為一代名臣。可是,他有這個心氣,卻沒有這個本事。
當初,差點進入崇禎朝內(nèi)閣的他,被區(qū)區(qū)一起地方上的受賄案件就打落凡塵,這證明,他無法應付官場的復雜情況。
投降清朝后,又因為清朝沒有重用他,開始積極參與反清復明的活動。
這也證明,在氣節(jié)和官位中,他首先選中的是官位。
否則,清軍殺到南京城下時,他這個江南文壇領(lǐng)袖就應該反抗,而不是在清朝沒能得到想要的官位后,才重新反清復明。
他的行為反復不是他多么重視氣節(jié),而是失去了在清朝走上人生巔峰的希望后,只能再次撿起氣節(jié),給自己一個人生目標的反復。
最重要的是,錢謙益怕死到極點。
跟溫體仁斗爭失敗,他沒有天啟朝“東林六君子”們寧死也不向魏忠賢妥協(xié)的硬氣,趕緊和宦官勾結(jié),只為保住一條命。
跟馬士英斗爭失敗,馬上就去向?qū)κ址洠ε埋R士英收拾他,清軍來了,寧愿丟失氣節(jié)也要保住性命。
普通人怕死沒什么關(guān)系,很正常,但錢謙益是文壇知名人士,在國破之際,他的選擇就很讓人詬病了。
這樣的人,才華再高也無法被人敬仰,也無法成為真正的“名臣”。
大家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探討。
責任編輯: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钱谦益的降清和反清,没能成为名臣的一代文宗,反复无常为哪般?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嘉祐二年科考为什么会被称为千年“龙
- 下一篇: 原创:中国最值得去的6座古镇,景美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