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如果上方谷之战中,司马懿被烧死,那么诸葛亮能统一天下吗?
原標題:如果上方谷之戰中,司馬懿被燒死,那么諸葛亮能統一天下嗎?
正所謂“三國耗盡英雄氣,兩晉盡是鼠輩出”,縱觀三國上下,不論是武將還是謀士,都可以算得上是巔峰人才。
但若論起謀士,整個三國智斗的頂峰,當屬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對局。劉備白帝托孤,將劉禪和蜀漢的未來托付給了諸葛亮;同樣曹丕托孤,也將曹睿和曹魏托付給了司馬懿。
兩人對兩個政治集團幾乎有著同樣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何兩人一直棋逢對手,難解難分。
諸葛亮六出祁山,沒有在司馬懿手中討得一絲便宜。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中計被困在上方谷,險些被蜀軍火攻燒死。一場天降大雨救了司馬父子三人,也徹底瓦解了諸葛亮對曹魏的攻勢。
那么如果司馬懿真的命喪上方谷,諸葛亮能夠統一天下嗎?
上方谷之戰
上方谷之戰發生在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公元234年,諸葛亮引兵35萬駐扎于祁山,在調查地形時諸葛亮發現一個類似葫蘆的山谷,上方谷。于是,他心生一計,在山谷中埋藏火藥硫磺的易燃之物,為司馬懿造一個埋骨地。
在諸葛亮的計謀下,司馬懿屢戰屢勝,一步一步進入到蜀軍的埋伏圈。而后山谷中濃煙四起,蜀軍從兩面涌出,堵住谷口將魏軍封死在谷內。司馬懿摟住司馬師和司馬昭痛哭,大喊:“天要亡我!”
眼看勁敵司馬懿將死,蜀軍終于除卻了心腹大患,諸葛亮心頭稍松。誰知突然天降大雨,司馬懿一家趁勢突圍,諸葛亮憤懣不已,陰郁染病。
很多人都在想,要不是老天無眼,諸葛亮一定能殺死司馬懿,從而光復漢室。其實不然,以蜀漢的局勢,就算司馬懿死了,諸葛亮依舊不能一統天下,因為蜀漢集團有一個死局無法破解。
蜀漢集團的死局
其實在冷兵器時代,戰爭勝負的最底層邏輯,就是比拼裝備、后勤和軍隊數量。
雖然歷史上有過無數次以少勝多的案例,但并不能否認,不論帶兵打仗的將領是誰,面對數倍于自己的敵軍,都是一場冒險和賭博。
蜀漢面臨的死局同樣也是如此,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后,蜀漢集團喪失了東出的路線,不能以荊州作為跳板正面對抗曹魏集團。
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傾盡全國之力討伐背刺關羽的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多年積攢下來的兵員一夜之間喪失殆盡。
沒了土地和人口,又沒了生力軍,此時的蜀漢元氣大傷,無疑成為三國中最弱的那一方。不僅如此,蜀漢集團內部也矛盾重重。
劉備最開始只是個平原縣令,后來得到徐州牧陶謙的賞識,這才有了根據地。從平原到徐州,這個時候跟隨劉備一起創業的關羽、張飛、趙云、糜竺等人,統稱為“東州集團”。
等到被曹操擊敗后,劉備依附于荊州劉表,并在劉表死后支持大公子劉琦繼承爵位,從而在荊州有了一定地位。
在這一期間,追隨劉備的例如馬良、馬謖、魏延、黃忠,甚至是赤壁之戰前期加入的諸葛亮和龐統,可以稱之為“荊州集團”。
在荊州集團的謀劃下,劉備占領劉璋的領地四川,接管了劉璋的官員。這些官員如李嚴、黃權等,代表著巴蜀本地士族門閥的利益,是為“巴蜀集團”。
如果把蜀漢看成一家公司,那么這三個集團就像是三個獨立的部門,各自有各自的利益。
唯一不同的是,東州集團跟著老板的時間最久,卻沒有土地;荊州集團赤壁之戰建立過大功,但遠赴巴蜀,荊州被關羽丟了以后故鄉也沒了;巴蜀集團還沒什么作為,但土地是巴蜀集團的。
所以,這三個集團一直有著強大的矛盾。東州集團以關羽為首,處處打壓荊州集團和巴蜀集團。從關羽不服黃忠被封為五虎上將,到馬超投降劉備后,關羽執意入蜀比拼武藝就能看得出來。
好在諸葛亮也是荊州集團的代表人物,在他的靈活組織下,荊州集團表現良好,既能拍東州集團的馬屁(關羽每次犯渾都是荊州集團的官員安慰的),又能安撫巴蜀集團(例如孟獲等少數民族起義)。
等到劉關張相繼去世后,東州集團逐漸消散,荊州集團開始引領蜀漢政治。
無法避開的客觀事實
在這一時期內,諸葛亮為了緩解國內的矛盾,不得不數次北伐,借用戰爭團結各個集團的利益。
可是蜀國畢竟只有這么一點地方,人口、土地都比不上吳魏兩國。人口不足,也就預示著人才凋敝,無法正常支持集團運轉,故而出現蜀漢后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就連后期支撐蜀漢朝局的姜維,也是魏國人才。
土地的不足,則代表糧食生產跟不上。即便巴蜀被稱為“天府之國”,想要支撐軍隊發起統一天下的戰爭,也是難上加難。
別看秦國和劉邦,都是靠巴蜀發家一統天下,可實際上人家依靠巴蜀只是有了“啟動資金”,真正壯大則是不停攻城略地奪來人力、物力等的資源。
有了秦漢作為先例,曹魏怎么可能給諸葛亮留有機會?因此,在諸葛亮六出祁山的過程中,曹魏早將邊境的百姓撤空,導致諸葛亮占領的都是沒有人的土地。
加之巴蜀山路崎嶇,糧食運輸本就困難,不能掠奪資源,又不能及時搬運資源,諸葛亮如何能守住攻下的土地?
這就是為什么看起來諸葛亮六出祁山或多或少都贏了戰爭,卻還要班師回朝的原因。
于是,諸葛亮只能制作木牛流馬穩固后勤補給,寄希望能和曹魏展開一場真正的正面對決,一口氣占據西北土地,然后再慢慢逐鹿中原。
可司馬懿也不是傻子,他深知蜀漢的短板,不論諸葛亮怎么挑釁,司馬懿都堅守不出,等到蜀軍糧食耗盡,自然會退卻。
為了達成目的,司馬懿不惜穿上諸葛亮送來的婦人的衣服,死皮賴臉就是不打。曹魏軍中又氣又怨,都認為司馬懿“畏蜀如畏虎”,紛紛請愿迎擊諸葛亮。
司馬懿不愧老奸巨猾,他眼看控制不住血性將士,直接上書請求皇帝允許他出戰。眾所周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個行軍打仗的負責人,怎么可能隨隨便便找皇帝下令?一來一回豈不是耽擱軍機?
司馬懿就是這個意思,既拖延了時間,也讓朝廷其他人明白他此舉的深意。果然皇帝下令堅守不戰,徹底壓制住了將士們的怨氣。反觀諸葛亮這邊,糧食消耗完了之后,又是無功而返。
事實上,即便是上方谷之戰,也是諸葛亮在用對于蜀軍最終要的糧草跟司馬懿賭博。糧草囤積在上方谷,司馬懿經受住誘惑,沒有前來進攻,則蜀漢的糧食總有消耗完的一天;司馬懿經不住誘惑,那么就有機會全殲魏軍。
可實際上是,就算沒有那場大雨,司馬懿父子三人死了,諸葛亮依舊無法一統天下。
三分天下曹魏獨占其二,足以見得曹魏的幅員遼闊。司馬懿死了還會有第二個將領出現,還會有第二支大軍出現。曹魏能夠源源不斷補充糧草和將領、兵員,不然后繼者晉朝也不可能一統天下。
蜀漢則拼死一個少一個,無力發動滅國戰爭。相反,只要曹魏熬死了諸葛亮,蜀漢就成了囊中之物,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綜上所述,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擺在面前,諸葛亮根本不可能一統三國。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如果上方谷之战中,司马懿被烧死,那么诸葛亮能统一天下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好听的微信名字女带花
- 下一篇: 稻城亚丁内部交通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