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青藏高原上的传奇追杀,唐朝是如何灭吐谷浑的?
原標題:青藏高原上的傳奇追殺,唐朝是如何滅吐谷渾的?
人稱“七絕圣手”的王昌齡,有一組七首《從軍行》,其中第五首知名度最高。“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戰功赫赫,滅吐谷渾之戰就是唐太宗“軍事豐碑”上最閃亮的銘刻之一。
圖-吐谷渾遷徙之路
吐谷渾是五胡十六國時鮮卑慕容部首領慕容涉歸之子,他的弟弟就是前燕實際創始人慕容瘣。兄弟二人分家后,慕容吐谷渾率七百戶(一戶約10人,馬3匹)向西遷至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河湟谷地,這里水草豐盛,本來就是以游牧為業的慕容部如魚得水。吐谷渾本是人名,他的子孫最終以“吐谷渾”為部族名,在隋唐之際稱雄于河湟。
唐高祖李淵武德二年(619年),割據河西走廊的李軌滅亡,唐朝打開了通向西域的通道。但吐谷渾的位置卻讓唐高祖如鯁在喉,吐谷渾所在的河湟地區,正好在河西走廊的南邊,東邊就是渭水源頭所在的隴西高原,渭水向東進入關中盆地,而唐朝國都長安就在關中盆地。不解決吐谷渾,唐朝西線的戰略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圖-隋煬帝親征吐谷渾
高祖時代的戰略重點是向東滅群雄,以及對付威脅更大的東突厥,暫時還顧不到吐谷渾。唐太宗即位初期,重點也是對付東突厥,吐谷渾經常騷擾邊境,也只是被邊將擊退。貞觀四年(630年),太宗遣將李靖、李世勣(徐茂公原型)滅東突厥。經過幾年修整,唐朝滅吐谷渾的條件逐漸成熟,就等著吐谷渾自己主動來犯了。
貞觀八年(634年),吐谷渾可汗伏允襲擊鄯州(治今青海海東)。唐太宗派人譴責伏允,命他來長安謝罪,伏允當然不會來。太宗幾次派人來敲打伏允,伏允就是不服軟。太宗要的就是你不服軟,服軟還不好辦了。太宗命大將段志玄、樊興等人率軍進攻吐谷渾。段志玄等人追殺吐谷渾八百多里,但距離青海湖西邊的吐谷渾國都伏俟城還較遠。不過太宗讓段志玄進攻吐谷渾只是一道開胃小菜,真正的大菜在后面。
太宗以吐谷渾進犯涼州為名,下詔大舉討伐吐谷渾。至于派誰為主將,太宗心里已經有了人選,普天之下,名將之首,除了李靖還有誰呢?李靖早已和太宗形成君臣之間的心心相映。太宗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率任城王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等人進討吐谷渾。
《薛仁貴征東》中那個奸佞的李道宗,歷史上的大唐名將率先立功,在青海湖東南的庫山將吐谷渾軍打得大敗。李靖率唐軍直驅伏俟城,伏允知道大事不妙,命人將草原上的野草全部燒掉,他認為唐朝騎兵沒有草料,勢必不能疾行追他。面對吐谷渾的絕糧計,唐軍決策層發生了分歧。
李道宗等人認為:“我軍騎兵遠道不可以無糧草,不能深入敵后,以免被打伏擊。”李道宗的理由是伏允等人已逃到柏海,那里海拔高 ,又多是無人區,這仗沒法打下去。唐朝時的柏海,就是現在黃河源頭上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唐軍從青海湖出發殺到柏海,需要翻過鄂拉山口,而且糧草供應艱難。
名將侯君集認為:“吐谷渾已被我軍打怕,如鳥獸散了,取之易如彎腰撿個狗尾巴草,有何難哉!”柏海確實距離唐軍較遠,問題是唐軍雖缺乏糧草,但可以通過擊敗吐谷渾而獲得他們的牛羊以供唐軍補給。同時吐谷渾人心渙散,正可一戰滅之。
李靖站在了侯君集這一邊,分兵兩路。北道由他率領薛萬均和李大亮前行,李道宗和侯君集走南道。隨后北路軍薛孤兒部在曼頭山(今青海共和縣西南)擊敗吐谷渾一部,獲得了大量的牛羊糧草,解決了后勤不足的問題,唐軍士氣大振。北路軍的李靖主力在青海湖北邊的牛心堆擊敗吐谷渾軍,然后又在今青海西寧西北部的赤水源又將吐谷渾軍修理一頓。
赤水源一戰,唐軍贏得很驚險。名將薛萬徹和兄長薛萬均只帶著幾百騎兵甩開大部隊前行,被數千名吐谷渾騎兵圍住,兄弟二人都中了槍,連馬也丟了,只能步戰,幾百名士兵也死傷殆盡。幸虧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拍馬殺到,才救下薛氏兄弟。
北路軍的作戰區域海拔相對較低,作戰難度也相對小一點。南路軍在侯君集和李道宗的率領下,“行無人之境二千余里”,也就是進入了“無人區”。唐軍先突破破邏真谷,然后行至漢哭山(鄂拉山或河卡山),這里海拔5000多米,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人來到這里會有強烈的高原反應,故而稱為漢哭山。
當時雖是在夏季,但高原寒冷,唐軍的補給幾乎沒有,只能飲冰餐雪,用最快的速度追擊吐谷渾,他們實在耽擱不起時間。這一路冰川林立,人跡罕至,行軍難度非常大。五月,唐軍在烏海(青海省瑪多縣的冬給措納湖)追上了伏允,大獲全勝,卻走掉了伏允。伏允是真能跑,在到處充滿死亡氣息的高原無人區一路向西狂奔上千里,來到了圖倫磧(也稱突倫川,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
北路軍已將北線的吐谷渾軍掃得差不多了,李大亮和執失思力分別將沒頭蒼蠅一樣的吐谷渾軍暴打一頓。
李靖聽說伏允在圖倫磧,不能再放過他,不然就跑到西域去了。李靖派契苾何力挑選最精銳的一千多名騎兵,直取圖倫磧。薛萬均不希望功勞被契苾何力一人占了,也率兵跟著契苾何力,名為救援,實為搶功。在荒漠中行軍,根本沒有食物。契苾何力的解決辦法是殺馬,將士們一起喝馬血,即解渴又扛餓。藏在沙漠里的伏允是萬沒料到唐軍是殺馬飲血,一路策馬殺到自己眼前的。
“(契苾何力)襲破伏允牙帳(王庭),斬首數千,獲得雜畜二十多萬頭。”伏允僥幸逃脫,但伏允的末日很快就到了。當伏允逃至沙漠深處時,隨從的一千多名騎兵已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翻身已無可能。現在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殺掉伏允,不再能跟著這個孤家寡人浪跡塔克拉瑪干了。十幾天后,伏允的部下如鳥獸散去,還沒散的,一刀送伏允上了西天。
這場擊滅吐谷渾之戰,戰場要么在高原上,要么在茫茫大漠,死亡氣息非常濃郁,所以堪稱是戰爭史的不朽傳奇,都可以拍一部電影《千里追殺吐谷渾》了。
不過唐太宗并沒有直接占領吐谷渾的故國,而是立伏允嫡子慕容順為西平郡王,繼續為吐谷渾首領。太宗的考慮是吐谷渾的主力已被殲滅,短時期內難以恢復,還有李大亮率數千精銳名為“保護”慕容順,實為監護,足夠用了。吐谷渾是唐朝控制河西走廊最大的威脅,吐蕃還沒有崛起,太宗沒有必要在吐谷渾故國設置郡縣。再說設置郡縣就要增派很多官吏,糧食從哪里來?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青藏高原上的传奇追杀,唐朝是如何灭吐谷浑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云闪付被盗刷如何申请赔付
- 下一篇: 交行销卡多久更新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