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兵走进马来西亚:娘惹文化啥意思?吉隆坡为何叫“四都之城”
原標題:老兵走進馬來西亞:娘惹文化啥意思?吉隆坡為何叫“四都之城”
參戰(zhàn)老兵看世界連載37:掠影馬來西亞
中國人對馬來西亞并不陌生,馬來西亞在中國人的眼中是南洋的一個組成部分。南洋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鄭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要在馬來西亞的港口停泊。歷史上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難以為繼生活的青壯年,不少人都漂泊到南洋討生計。在南洋生活的華僑,對故土有著根深蒂固的戀情。中山先生領(lǐng)導革命缺少經(jīng)費,就到南洋向華僑募集資金。抗日戰(zhàn)爭時期,南洋華僑不僅向祖國捐獻巨資支持抗戰(zhàn),而且派遣數(shù)千名汽車駕駛員和機器修理工到滇緬公路運送抗戰(zhàn)物資。
南洋的華僑讓人尊敬,在他們身上流淌著熱愛華夏的濃濃血液,他們心系故土的赤子之情,感染著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愛國之心。我和老伴游覽這片有著美好印象的南洋沃土,感受到了華僑對馬來西亞這片土地的貢獻,同時,對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
一、與中國的關(guān)系千絲萬縷
馬來西亞聯(lián)邦坐落在中南半島南端,北接泰國,南隔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通過兩條人造長堤將新加坡連在一起。馬來西亞聯(lián)邦有兩個洲在南中國海上,一個是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洲,另一個是沙巴洲西南面的沙撈越洲。文萊國則是夾在沙撈越洲和沙巴洲之間的島國。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有33萬平方公里,人口有3070萬,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橡膠、棕櫚油和胡椒的產(chǎn)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石油蘊藏量可觀,盛產(chǎn)熱帶硬木,曾經(jīng)是世界第一產(chǎn)錫大國。
在熱帶雨林中,有各種珍禽異獸,如善飛的狐猴,稀少的白犀牛,特有的大猩猩。其中,蘭花、蝴蝶和巨猿被稱為三大珍寶。馬來西亞還是一個新興的經(jīng)濟國家,1990年代以來,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成為亞洲四小虎之一,2014年GDP3269億美元,人均1105萬美元,屬于中等收入國家。
馬來西亞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歷史不長。在十五世紀以前,這塊土地分屬許多各自為政的小國,直到公元1406年拜里米蘇拉征服各個小國,建立馬六甲蘇丹王國,才成為統(tǒng)一的國家。我國《明史》稱這時的馬來西亞為滿刺加國。100年后,也就是公元1528年,葡萄牙艦隊消滅了馬六甲蘇丹王國,這片土地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馬六甲蘇丹王朝末代國王馬目沙輾轉(zhuǎn)逃到蘇門答臘島,客死該島。他的兩個兒子則分別建立了柔佛王國和霹靂王國。其中,柔佛王國成為抗擊葡萄牙殖民者的主要勢力之一。中南半島南端的這片土地,又分裂為許多小國。
公元1641年,荷蘭取代葡萄牙,成為這片土地上的新殖民者。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占領(lǐng)這片土地后,采取聯(lián)合一些小國對抗另一些小國的辦法,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公元1785年,英國殖民勢力進入這塊土地,與荷蘭殖民勢力展開爭奪,最終荷蘭人讓步,雙方在公元1824年簽訂條約,承認英國對馬來半島的統(tǒng)治。公元1942年馬來西亞被日本軍國主義占領(lǐng),直到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才重新回到英國殖民主義者手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馬來西亞、新加坡、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先后從英國殖民者統(tǒng)治下獨立出來,公元1963年9月16日,這四個國家組成了馬來西亞聯(lián)邦。華人占全國人口的42%,與馬來人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不相上下。建國以后,馬來人至上的呼聲在馬來族中日益突顯,以巫統(tǒng)為首的國民陣線,擔心華人有朝一日掌控大權(quán),為絕后患,便利用其在國會中的多數(shù),于1965年8月8日強行通過決議,把華人占多數(shù)的新加坡從聯(lián)邦成員中驅(qū)逐出去。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后,華人在馬來西亞中的比例驟然下降到20%,對馬來族構(gòu)不成威脅。在馬來人占統(tǒng)治地位的馬來西亞聯(lián)邦中,各民族的待遇是不一樣的,以馬來族為主的原住民族,有著比華族和印度族優(yōu)厚的福利,如能夠享受房屋折扣待遇,華族和印度族則不能享受。
二、多元文化馬六甲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南部的一個州,其首府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曾經(jīng)是馬六甲蘇丹王國的國都,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岸南段,距吉隆坡148公里,距新加坡245公里,現(xiàn)有人口65萬。馬六甲是中國文化,葡萄牙文化,荷蘭文化,英國文化和原住民文化交融發(fā)展的地方,馬來人占50%,華人占40%,還有印度裔,葡萄牙裔和歐亞混血兒。這里的建筑風格呈現(xiàn)出多樣性,不僅有馬來西亞風格,還有中國風格,葡萄牙風格和荷蘭風格。2008年7月8日,馬六甲市和檳城州首府喬治市共同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我國著名航海家鄭和統(tǒng)領(lǐng)的龐大船隊五次到達馬六甲,在這里播撒了中華文明的種子,不僅將先進的物質(zhì)文明帶到這里,還將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帶到這里。人們對鄭和充滿著敬意,在市區(qū)西面10公里一個叫三寶壟的地方,當?shù)厝A僑出資修建了三寶廟。寺廟為中式建筑,紅柱、白墻、黛瓦,飛檐斗拱大門,門楣上端正地寫著“寶山亭”三個漢字,廟中供奉著三個圣像和牌位,分別是三寶太監(jiān)鄭和,福德正神土地,天后圣母瑪祖,鄭和的塑像被放在神的位置,足見鄭和在南洋華僑心中的地位。院內(nèi)立著一尊鄭和石像,人們常到石像前燒香敬奉,求簽問卜,以求消災納福。
在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時候,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共同出資,在鄭和官倉遺址上,建筑了8000平米面積的鄭和文化館。介紹鄭和在中國和馬六甲的貢獻,展出鄭和寶船模型,以及鄭和下西洋所攜帶的數(shù)百件瓷器和物品,重現(xiàn)當年船員們在海上的生活場景。
市中心最熱鬧的街道是雞場街,不僅白天人氣興旺,晚上也很熱鬧。每當夜幕降臨,就變成燈火的海洋,攤販布滿空地,游人熙熙攘攘,各種風味小食和飲料應有盡有,好一派南洋風韻。“雞場”是荷蘭語的音譯,意譯則是“荷蘭貴族街”。最先居住和生活在這里的是荷蘭人,逐漸被華人所取代。華人不僅在這里居住,而且開旅館,設(shè)會館,經(jīng)營商店。在這里居住的華人,大多數(shù)是賺了錢的商人,沿街一排排中式建筑,無論是格局、還是家具擺設(shè),都浸透著中式風格的典雅,據(jù)說許多東西是從中國漂洋過海運來的。
這里還是南洋特有的娘惹文化誕生地之一,娘惹文化是指明朝和明朝以前到南洋的華人與當?shù)伛R來人婦女通婚后,所特有的生活習俗。在娘惹文化形成的初期,馬來人尚未全族信奉伊斯蘭教,華人與馬來人聯(lián)姻不存在宗教教規(guī)障礙。華人主要是從福建和廣東潮汕來的移民。他們的后代男的稱“峇峇”,女的稱“娘惹”。
娘惹文化實際上是中華文化和馬來文化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融合的產(chǎn)物,在語言、膳食和服飾方面受馬來文化的影響較多,而在信仰、名字和種族認同上,則熏陶著中華文化。南洋各地都有娘惹餐館,到這里可以品嘗到中馬味道交融的娘惹飯菜。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一特殊人群的生產(chǎn)生活和習俗,在陳禎祿路上專門建立了《峇峇娘惹文化館》。
到馬六甲旅游,城市中心廣場是值得一去的地方,這里不僅熱鬧,有著濃郁的南洋風情,而且是殖民主義者統(tǒng)治馬來西亞時期的中心地帶。廣場的正面,坐落著一幢1650年建蓋的紅屋,這是東南亞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荷蘭建筑。紅屋最先是荷蘭總督的官邸和荷蘭統(tǒng)治時的行政中心。英國人取代荷蘭人后,變成了英國殖民主義者統(tǒng)治的行政中心。這幢紅磚紅瓦白窗的建筑,大多是二層,局部有三層,雖然古老,但不破舊。
紅屋現(xiàn)在被辟為博物館,展出六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部分馬六甲王國的歷史,側(cè)重介紹王室、貨幣、婚俗、航海等內(nèi)容;第二部分展出當?shù)氐乃囆g(shù);第三部介紹鄭和到馬六甲的情況;第四部分是馬來西亞人爭取民主獨立的歷程;第五部分是有關(guān)馬來西亞穆斯林的內(nèi)容;第六部分是馬來西亞的教育。廣場的左側(cè)是基督教堂,這是1753年為紀念荷蘭人統(tǒng)治馬六甲100周年而建造的。教堂外墻與紅屋是同一個顏色,英國人取代荷蘭人統(tǒng)治后,在教堂上方加蓋了鐘樓,設(shè)置了風向標,增添了一些英式建筑的元素。教堂內(nèi)部有手工縫制的靠背,黃銅制作的圣架,寫有荷蘭文字的碑銘,瓷磚拼成的圣畫《最后的晚餐》,這些文物和教堂一樣,都具有歲月的滄桑感。廣場中間是一座多層圓形噴泉,水花四射,給人帶來絲絲涼意。廣場的右側(cè)是一座方形紅色鐘樓,鐘樓上安裝了時鐘,準確地向人們報時。
紅屋背面的小山丘,是城市的制高點,從紅屋后門向上走,不多時便登上山頂。山頂上有座像城堡一樣的圣保羅教堂,教堂外墻為白色,顯得莊嚴圣潔。它的歷史比紅屋還長,是最先占領(lǐng)馬來西亞的殖民者葡萄牙人在1521年修建的。教堂里埋葬著葡萄牙著名的傳教士圣方濟,在基督教中圣方濟屬于圣人,傳說圣人死后肉身不腐。荷蘭人占領(lǐng)馬六甲后,不相信這樣的傳說,便將圣方濟的尸體從墓穴中挖出來,斬斷其右手,血液頓時從被斬之處涌流出來,驕橫的荷蘭人看到此情此景,頓時驚恐萬狀,才相信圣方濟是肉身不腐的圣人。于是重新把他的尸體埋回墓穴,并在教堂前方為圣方濟神父塑造了沒有右手的雕像,每逢周末荷蘭人都要到這里對他頂禮膜拜。
荷蘭人占領(lǐng)馬六甲期間,曾把這里作為軍事要點,多次與敵軍激戰(zhàn),外墻上留下許多炮彈擊中的痕跡,直到現(xiàn)在仍能夠分辯。由于教堂遭到戰(zhàn)火的破壞不能繼續(xù)使用,荷蘭人就把這塊風水寶地變成墓地,在一塊雕刻著拉丁文和荷蘭文的石碑上寫道:這里埋葬著荷蘭貴族的尸體。
市區(qū)附近還有一處重要的歷史建筑,就是圣地亞哥古城門,這個古城門是15世紀葡萄牙人用武力占領(lǐng)馬六甲以后,為防止敵人進攻而修建的城墻遺跡。荷蘭人擊敗葡萄牙人后,對城堡和城墻進行了加固。英國奪取馬六甲時,在這里與荷蘭人展開激烈的戰(zhàn)斗,死傷了不少英國士兵,如今城墻已毀只剩下孤零零的城門。站在這座古城門面前,我的思緒萬千:千百年來的世界史,就是用武力角逐、弱肉強食的歷史,這種弱肉強食的叢林生存原則,至今沒有根本改變。
馬六甲海峽是用毗鄰馬來西亞的城市名字命名的。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海島之間,全長1080米,西段屬于緬甸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最窄處在新加坡海域,只有37公里。這條海峽是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國際通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洋運輸線。
它的過船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還是中日韓三個貿(mào)易大國海上運輸?shù)纳€,這條運輸線一旦出現(xiàn)問題,不僅會對中日韓帶來難以承受的經(jīng)濟打擊,而且對世界經(jīng)濟也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這條生命線由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三個國家共同維序和管理。近幾十年來,這條海峽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海盜活動猖獗,僅2000年就發(fā)生150起,占當年世界海盜搶劫案的三分之一。這里存在恐怖威脅的可能,有的航道水深只有25米,如果有人將一艘大型輪船沉沒在這里,將會給過往船只帶來麻煩。
流入海洋的泥沙以日俱增,以每年60-500米的速度向海峽延伸,對港口的水深影響較大。為除解馬六甲海峽不安全因素,馬來西亞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請求我國幫助訓練海事人員,以提高馬六甲海峽的安保能力;在馬六甲市京皇港修建最大的綜合港口,能保障巨輪的補給和維修。愿馬六甲海峽永遠暢通無阻,造福世界各國。
三、四都吉隆坡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有167萬,面積243平方公里,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成為國際大都會。許多在東南亞進行的國際會議都在吉隆坡召開,它和新加坡被稱為東南亞外交的兩個中心。吉隆坡在名義上是國家的首都,但是,具有首都權(quán)力功能的政府已經(jīng)不在這個城市,而是在它以南25公里的新建城布特拉再也。國家議會、總理官邸和政府的主要部門都在布特拉再也辦公。這種國家權(quán)力機關(guān)和政府不在首都的情況,并非只有馬來西亞一個國家,歐洲的荷蘭也是如此,荷蘭的首都在阿姆斯特丹,而首相官邸卻在海牙。
我國絕大多數(shù)的人只知道吉隆坡是該國的首都,卻不一定知道它曾經(jīng)是世界上公認的錫都和膠都,2020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又將其命名為“世界圖書之都”,這樣吉隆坡就獲得了四都之城的稱呼。
作為錫都,吉隆坡不僅錫的交易量大,而且錫制工藝品也很出名,當然,價錢也不菲。馬來西亞曾經(jīng)是世界上種植和出口橡膠最多的國家,被譽為“橡膠王國”,橡膠的主要交易地在吉隆坡,所以吉隆坡被叫作世界的膠都。
近十多年來,馬來西亞的橡膠種植面積逐漸減少,不斷被棕櫚等經(jīng)濟作物所替代,橡膠的種植和生產(chǎn)下降到了世界第三位,這樣,吉隆坡膠都的稱謂似乎有些名不副實。吉隆坡之所以成為世界圖書之都,一是倡導通過閱讀激發(fā)關(guān)愛,宣揚“一個閱讀的城市是一個充滿關(guān)愛的城市”;二是為所有的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條件,包括為貧窮住宅區(qū)的圖書館提供數(shù)字化服務和為殘疾人圖書館提供無障礙環(huán)境;三是根據(jù)不同人群的工作和生活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形式,使閱讀成為人們的良好習慣;四是增強閱讀的包容性,允許不同內(nèi)容不同觀點的書籍存在。在吉隆坡隨處可見圖書借閱處,為人們提供免費閱讀。
吉隆坡地處鵝麥河與巴生河的交匯處,原是一片泥濘的土地,在馬來語中,吉隆坡的意思是泥濘的河口。吉隆坡建市歷史不長,從一片泥濘土地發(fā)展為繁榮都市不到200年。吉隆坡的興起與發(fā)現(xiàn)錫礦有直接關(guān)系,這里是馬來西亞主要的錫產(chǎn)地。吉隆坡屬于雪蘭莪州蘇丹國,1857年,拉惹阿都拉蘇丹開放巴生河谷,吸引大批華工到這里采礦,這里成為世界出名的大錫出產(chǎn)地,四面八方的淘金者紛至沓來,迅速發(fā)展為城市,雪蘭莪州首府搬到了這里。1974年吉隆坡從雪蘭莪州割裂出來,成為聯(lián)邦政府的直轄區(qū)。吉隆坡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歷史和現(xiàn)狀,東方和西方,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混成一體,多種宗教和平相處,多種族群共同生存,城市里有馬來村,唐人街,印度街,不同民族的建筑風格,不同信仰的宗教廟宇構(gòu)成這個城市。城市因多元而精彩,多元使城市更繁榮。
在中央商務區(qū),有兩座世界知名的摩天大樓,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雙子塔,人們習慣稱它為雙峰塔。它是由阿根廷裔美國建筑師西薩·佩里設(shè)計的。兩幢一模一樣的大樓各高452米,分別有88層,猶如兩把直插云霄的倚天劍,守護著這個城市。在大樓的40層-41層之間,有一座聯(lián)結(jié)兩幢大樓的天橋,人們通過天橋能夠在兩幢大樓之間來往。
由于大量地采用不銹鋼和玻璃裝飾外墻,因而凸顯了兩幢大樓的金屬質(zhì)感。兩幢大樓的用途不一樣,一幢是國家石油公司的辦公大樓,另一幢是對外出租的商務寫字樓。不少有名的大公司都在商務寫字樓里辦公。樓內(nèi)地面六層是公眾消費場所,可以購物、娛樂和美食。樓內(nèi)還設(shè)有石油展覽館,普及石油科技知識,供人們參觀學習。人們還可以乘坐電梯,到86樓觀光層,俯瞰吉隆坡市容。在1998年-2003年間,雙峰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后被臺北101大樓所取代。雙峰塔的四周是美麗的公園,公園充滿著現(xiàn)代氣習,有許多形狀各異的水池,人們可以在池中戲水,每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音樂噴泉就會噴射出各種水花,成為人們夜晚喜歡聚集的地方。
吉隆坡是一個有著馬來西亞近代歷史記憶的城市,市內(nèi)保存著許多珍貴歷史建筑。默迪卡體育館是1957年國父東姑·亞都拉曼向全世界宣布脫離英國殖民統(tǒng)治,成為主權(quán)國家的地方。在蘇丹阿卜杜勒·沙馬德大廈旁邊有一個獨立廣場,廣場在1961年開建,1976年建成,占地8公頃,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廣場之一。1952年8月30日馬來西亞的國旗第一次在這里升起。廣場上高聳的旗桿有100英尺高,據(jù)說是當今世界最高的旗桿之一。
莊嚴的獨立紀念碑紀錄著馬來西亞獨立自由的重要日子。每月第三個星期的周六下午5點鐘,有軍樂隊在這里為民眾表演。在廣場的周圍,有許多著名的建筑物,如雪莪蘭皇家俱樂部,國家歷史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圣瑪麗亞教堂,吉隆坡火車總站。特別是蘇丹阿卜杜勒·沙馬德大廈,不僅具有歷史意義,而且具有藝術(shù)性。這幢大廈是1897年歷時三年建成的,是英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的權(quán)利中心,現(xiàn)在為國家最高法院。這幢大廈融合了阿拉伯建筑中的摩爾風格,印度建筑中的莫臥兒韻味和英國建筑的端莊氣派。主樓上方的金屬圓頂,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大廈上有40公尺高的鐘樓,使整幢大樓顯得更加雄偉。這座吉隆坡曾經(jīng)最耀眼的地標建筑曾經(jīng)獨傲城中,如今已不再那么光鮮耀眼,它的周圍已增添了許多現(xiàn)代化的高大建筑,它像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時時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被殖民的歷史。吉隆坡有太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比如升喜廊購物商場,是用玻璃幕墻和石材混合構(gòu)建的立體幾何建筑,彰顯出線面結(jié)合的雕塑感和簡約嚴謹?shù)默F(xiàn)代韻律,強烈地沖擊著人們的視線,大開人們的腦洞,助力人們的想像。當然,清真寺、王宮和唐人街,都是應該光顧的地方,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都可以逐一游覽,以加深對這座城市的理解。
四、發(fā)展中的旅游熱地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旅游大國之一,旅游資源豐富,旅游設(shè)施齊全,不僅可以觀光,而且適宜休閑;既能欣賞大自然美景,又能體驗人文風情;不僅可以陸地游,而且可以海島游。性價比高,簽證方便。特別是首都吉隆坡,近幾年來成為旅游愛好者們競相追逐的熱地,2017年被列為世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旅游成為馬來西亞國家外匯的三大來源之一。
海島旅游主要集中在砂撈越州和沙巴州。沙巴州的海島風光美不勝收。東姑·亞都拉曼公園是沙巴州的第一個國家海洋公園,它由許多小島組成,不僅有海上娛樂項目,而且有適合于老年人和兒童進行的海底漫步項目。西巴丹島是世界頂級的潛水勝地,水面風光旖旎,水中景色更美,游客進入水中,猶如置身于水晶宮,所以有“水面美三分,水下美七分”之說。哥打基納巴盧公園又叫“神山公園”,有上千種從熱帶到寒帶的野生植物,還有直徑為1-2米的大王花,有人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在神山公園附近,有氤氳籠罩下的寶林溫泉,這個溫泉是日本占領(lǐng)時期發(fā)現(xiàn)的,所以按照日本人的習慣建成露天溫泉,浸泡在滑潤的溫泉水中,仰望著藍色的遼闊天空,一定會有飄飄然似神仙的感覺。
在沙巴州的東海岸景區(qū)有一個海龜島,到這里游覽,可以看到海龜在水中悠閑自得的暢游。游客們專注海龜無憂無慮漫游的形態(tài),會在不知不覺中拋開世間的一切煩惱,放松全身休閑。砂撈越州的風景名勝吸引著眾多的外國游客。壩阿國家公園是砂撈越州歷史最悠久的公園,不僅有茂密的熱帶雨林,而且有許多熱帶的野生動物,如果到這里旅游,可以看得到成群結(jié)隊的猴子在樹林中出沒。在砂撈越州的東北部有著名的尼亞公園,不僅有姿態(tài)各異的溶洞,還有溶洞中前人留下的壁畫,更有成片的燕窩饋贈人們養(yǎng)生。
馬來西亞半島上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吉隆坡附近就有不錯的自然景觀。在距市中心10多分鐘車程的城市湖濱公園,附屬有一個雀鳥公園。雀鳥公園選擇在山谷地形,入園處有一個巨大的石頭屏風遮擋,屏風上長著綠色植物,人工瀑布從石頭上瀉流下來,好似一個搬不走的盆景。園中有200多種鳥類,這些鳥類不僅有本土的,還有從中國、泰國、印度、印尼、澳洲、南美、南非引進來的。公園里營造了與鳥類棲息地相似的環(huán)境,讓一些鳥禽在園中自由的生活和繁殖。
園內(nèi)專門設(shè)置了人工飼養(yǎng)區(qū),供珍稀鳥禽生活。這個公園是世界上較大的覆蓋式雀鳥公園。毗鄰湖濱公園的是一個熱帶蝴蝶公園,這個主題公園占地0.8公頃,建于1986年,有120多個種類的蝴蝶,完全模擬熱帶蝴蝶生活環(huán)境建設(shè)。園中栽植著熱帶雨林植物,有小溪,花草,瀑布,小魚兒生活在水中。大部分地方是露天景觀,蝴蝶在巨大網(wǎng)罩覆蓋下的空中自由飛舞,游客在蝴蝶生活的環(huán)境中無障礙觀賞蝴蝶。
在距市區(qū)13公里的北邊,有一個叫黑風洞的石灰?guī)r溶洞群,它由3個主洞和20多個小洞組成,既是風景名勝區(qū),又是印度教信眾的朝圣地。洞中有彩繪雕塑的印度教神像。神廟洞是風景區(qū)的主巖洞,洞高100多米,要攀登272級石階才能到達。洞穴群及其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較好,經(jīng)常有蝙蝠飛舞和野猴出沒。在進入洞穴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尊高達42.7米的印度教戰(zhàn)神穆魯干的全身鍍金像。
穆魯干在印度教中是寺廟的守護神,這尊塑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穆魯干神像,印度教徒稱這尊塑像是“完美之神”。每到穆魯干的生日,也就是公歷一月底二月初月圓的日子,這里都要舉行隆重的大寶森節(jié)。屆時,東南亞一帶的信徒都會匯聚到這里,頭頂奶壺,口銜微型鐵桿,袒露刺身,手持鮮花,慶祝神日。印度教信奉的是苦感文化,教徒們篤信人生的磨難是前世作孽的苦果,所以,人生要認命,要本分,不能有非分之想,只有這樣,來世才能夠得到善報。信徒們到這里祭祀,就是向神靈祈禱、許愿和還愿。
吉隆坡東北50公里處的吉保山脈中段,是東南亞最大的避暑勝地,海拔1772米,夏天氣候涼爽,冬天稍許寒冷,經(jīng)常濃云密布。除了有消暑度假的酒店外,還有云頂山大型娛樂城。這個娛樂城建在山頂上,要乘纜車才能到達。山頂上有400畝水面的人工湖,有綠草如茵的高爾夫球場,還有溫水游泳池。娛樂城內(nèi)吃喝玩樂一應俱全,有餐館,購物店,影院,還有驚險刺激的活動項目,如云霄飛車,高空木馬,宇宙飛船,升降坐椅。
還有馬來西亞唯一合法的賭場。賭場門口設(shè)有告誡牌,明示穆斯林和未滿21歲的人不能進入。云頂山娛樂城是由“游樂賭王”林梧桐創(chuàng)辦的。林梧桐是馬來西亞的華人,1918年生于福建安溪,19歲時漂泊到吉隆坡,從當木匠學徒,做小販干起,靠“毅力、勤奮、誠實”經(jīng)營,打造出市值220億美元的商業(yè)王國。僅云頂山娛樂城一處就價值6億美元,每年有100多萬游客光顧。1979年,他被英國王室封為爵士。2007年10月去世,享年90歲。華人在馬來西亞是一支強大的力量,為馬來西亞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責任編輯: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老兵走进马来西亚:娘惹文化啥意思?吉隆坡为何叫“四都之城”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明朝强弩能射50步,为什么战国强弩
- 下一篇: 热搜第一!淘宝取消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