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庆历和议后,北宋、西夏为何没有休兵,仍然不断交战?
原標題:慶歷和議后,北宋、西夏為何沒有休兵,仍然不斷交戰?
1005年,北宋與遼國達成“澶淵之盟”,此后的百余年間,宋遼一直維持著和平的局面,“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三十九年后,北宋又與西夏達成了“慶歷和議”,北宋每年賜給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然而,慶歷和議卻并沒有給北宋、西夏帶來安寧,雙方一直沖突不斷,直到北宋滅亡,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一、西夏挑釁
慶歷和議是在宋仁宗時期達成的,此后北宋、西夏之間維持了十九年的和平。到了嘉祐年間,邊釁再起,西夏權相沒藏訛龐不斷派兵侵占北宋的邊地,雙方摩擦不斷。北宋的麟州知州武戡被西夏軍隊擊敗,北宋派去商談邊疆的官員遭到了西夏的冷遇,于是北宋在邊地修筑烽火臺,斷絕了與西夏的互市往來。
宋英宗在位期間,西夏多次挑釁,“夏人出兵秦鳳、涇原,抄熟戶,擾邊塞弓箭手,殺掠人畜以萬計”,“大舉攻大順城,分兵圍柔遠砦,燒屈乞村,柵段木嶺”。在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時期,這樣的記載更多。西夏對于北宋賞賜的那些禮物并不在意,他們似乎更愿意到北宋邊地去掠奪,所以西夏的挑釁是雙方戰爭不斷的原因之一。
二、北宋不服
宋仁宗是位寬厚的皇帝,他一直希望與西夏和平,只希望元昊能去掉帝號而已;宋英宗在位時間較短,且一直忙于“濮議”,所以西夏問題也沒有引起他的注意。而從宋神宗開始,之后的三位皇帝,都對西夏持敵對態度,他們并不愿意讓這個蕞爾小邦騎在自己的脖子上,所以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在位時期都對西夏發動過進攻。
特別是胸懷壯志的宋神宗,他在位時期任用王安石變法?!皧^然將雪數世之恥”。宋神宗先是讓王韶經略熙河,拓地兩千余里,同時還派兵從橫山向西夏發起了進攻。1081年,宋神宗調集五路大軍,打算一舉滅掉西夏。由于各路之間缺乏配合,再加上后勤出現問題,北宋軍隊被西夏各個擊破,滅夏計劃成為破影。
三、西夏內亂
北宋之所以不敢打遼國,卻敢動西夏,除了國力的因素外,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遼國的統治相對穩定,而西夏的政局一直動蕩不安。李元昊死后,他的幼子李諒祚繼承,朝政落入沒藏訛龐的手中。李諒祚成年后,誅殺了沒藏訛龐,但他也是個“短命鬼”,幼子李秉常繼承皇位后,由梁太后執政。
逐漸成年的李秉常對母親操縱朝政很不滿意,母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最后梁太后囚禁了李秉常。西夏動亂的政局,讓宋神宗看到了機會,所以他才會發動五路伐夏的行動。之后的西夏又出現了一個小梁太后,梁氏家族在政治上具有重要的影響。西夏雖然動蕩,但面對北宋時,還是能夠團結一致的,最終北宋也未能利用這機會滅掉西夏。
參考資料:1.《宋史》;2《續資治通鑒長編》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庆历和议后,北宋、西夏为何没有休兵,仍然不断交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去银行办社保卡需要什么资料
- 下一篇: 中国农业银行利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