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有视觉?北京大学科学家提出整个植物就相当于一个“复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F 中文 (ID:kexuejiaodian),作者:SF
植物沒有眼睛,但是也可以感知光線。就像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 植物每個部位的細胞都有培育出完整植株的潛力,植物的全身都有“光感受器”,都可以感知光線,整個植株就相當于一個“復眼”。
太陽光既是植物的養分,也是影響其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素。科學家將植物視覺定義為植物對光的感受能力,打破了必須要有眼睛或光感受器才有視覺的“動物視覺定式”。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林沂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在 Advanced Science 上發文,提出了新的植物視覺假說 —— 植物視覺功能-結構復眼模型。此前,也有科學家利用視覺的概念解釋植物向光性等行為,但新研究是首次將植物看成一個整體研究其視覺功能。
用昆蟲復眼類比植物視覺
植物視覺是植物學和視覺科學的一個新穎的跨學科分支,其研究可以解決一些關于生命本質的令人困惑的秘密。
早些時候,科學家觀察到植物傾向于朝向陽光的方向生長,并將這種效應稱為向光性或“逃避陰影”。除此之外,我們熟悉的向日葵朝向太陽、牽牛花天亮的時候開花、睡蓮在傍晚合上花瓣等現象,其實都是植物視覺的表現。
隨著技術條件的提高,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光感受系統(又稱光受體),可以對不同的光色作出不同反應,如光敏色素、隱花色素和光敏素等。
2016 年,科學家發現,通過基于單眼的視覺能力,就可以利用一種植物的葉子模擬另一種植物的葉子的行為。這顯然是對植物視覺的更細致的研究了。
由于人類和高級動物的眼睛具有透視功能,結構復雜,因此,科學家在研究植物視覺的時候,會將其與低等動物 —— 昆蟲 —— 的視覺系統進行比較,并試圖理清其中的演化思路。
多種昆蟲都具有復眼視覺系統。利用復眼,昆蟲可以獲得極大的視野,以及低像差、低失真、高時間分辨率和無限景深的畫面。而植物的分枝、卷須、樹干,甚至新長出來的枝條都有光受體,因此,在新研究中,科學家大膽地將植物視覺與昆蟲的復眼系統類比。
植物復眼視覺具有分層性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認為不同大小的莖、枝、葉相當于復眼的“小眼”。每個“小眼”都具有多個單元,可以分別感知紫外光、藍光、綠光、紅光、紅外光以及偏振光等。
植物本身就有分層分枝的結構:枝干會分叉,花瓣、葉片也是一層層地生長。同樣地,復眼感應模式也是分層的。一片葉子上的兩個相鄰的部分是一個層次,植物整體也是一個層次。
人類的眼睛感受到視覺圖像后,會利用視覺神經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同樣地,植物也有信息傳輸和處理的過程。科學家發現,植物信息傳輸的過程也分層次,一片葉子上的兩個相鄰部分之間的溝通是一個層次,基于植物本身的分枝的信息傳遞也是一個層次。
另外,樹冠羞避(crown shyness)是一種植物生理行為,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觀察到了針對特定刺激,樹冠在水平、垂直兩個方向上都存在反應。這個結果在功能上符合復眼視覺模型的全景可見性。
復眼視覺系統與智能算法
我們可以認為植物的視覺系統是由藻類的視覺系統過渡而來,在這個過程中,要實現視覺功能的提升,就需要視覺信息傳遞和處理路徑的升級,也就是群體智能算法的優化。
除了在這項研究中模擬的樹冠羞避行為,新模型在未來或許還可以解釋感知光衰減、實現負向光性和定位寄主植物等復雜行為。
也就是說,植物視覺功能-結構復眼模型一方面可以追溯生物的視覺演化過程,一方面又可以為未來科技提供靈感,帶來智能算法或者仿生學上的突破。
參考文獻: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303399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植物也有视觉?北京大学科学家提出整个植物就相当于一个“复眼”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dows11配置wsl2虚拟lin
- 下一篇: 格局决定结局,进化还是毁灭,Pro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