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协会投诉受理范围(消费者协会投诉受理范围电话)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電話)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目錄列表:
- 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哪些情形下,可以向消協投訴?受理范圍是什么
- 消協投訴受理范圍
- 消費者投訴的受理范圍有哪些
- 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
- 12315受理范圍
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哪些情形下,可以向消協投訴?受理范圍是什么
受理投訴范圍 (一)下列投訴應予受理: 1.根據《消法》關于消費者的權利的九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受到損害的投訴。 2.根據《消法》關于經營者的義務的十項規定,受理消費者對經營者末履行法定義務的投訴。 3.受理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生產資料其權益受到損害的投訴。 (二)下列情形酌情受理: 1、遇到《消法》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條所列情況,投訴人當時不能提供明確的被投訴方的,應積極協助消費者查找應負責任者,能夠確定的,應予受理。 2、對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侵權問題投訴,可告知投訴者保留現場和證據,及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投訴的消費者堅持要求消協調解的,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進行。 3、按投訴內容和有關規定,需由行政部門處理的,建議消費者直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對已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但久拖不決或只對經營者處罰,未給消費者追償損失,消費者又向消協投訴的,消協可以向該行政部門反映、查詢并提出建議。 4、地方法規賦予消協其他職責的,按當地通過施行的法規執行。消協投訴受理范圍
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主要為消費品和服務質量兩方面,具體如下:1、消費者對購買的生活消費品的質量、價格、安全、衛生計量等方面的投訴;
2、消費者對于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及其價格等方面的投訴。
以下幾種情況的投訴,消費者協會不予受理:
1、購買商品用于生產和銷售的投訴;
2、企業(包括個體戶)之間經濟糾紛的投訴;
3、個人之間私下交易商品的投訴;
4、提不出被訴者的名稱和地址的投訴;
5、不符合有關規定的投訴。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的三種方式:
1、網上直接投訴;
2、直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來投訴;
3、打電話12315,全國熱線,24小時服務,早上9點到晚上9點人工服務,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9點錄音投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推動城市社區、農村鄉鎮的基層維權網絡建設,對基層維權網絡單位開展消費法律法規、消費知識的宣傳,就近處理消費者咨詢、投訴,予以支持。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指導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網絡交易平臺、旅游景區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開展安全放心消費創建活動,推動經營者誠信自律,優化消費環境。
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建設全國統一的消費者維權網絡信息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投訴、舉報等在線維權渠道,支持消費爭議的遠程解決,對經營者處理消費者投訴情況予以公示。
第四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協調機制,明確各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職責。
工商行政管理以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食品藥品監督、價格、教育、工業和信息化、公安、交通運輸、商務、文化、衛生、金融、旅游、郵政等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協同配合,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查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建立消費維權執法信息的數據共享機制。
消費者投訴的受理范圍有哪些
法律分析:如果商店設立投訴部的,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投訴、面對面投訴、或者書面投訴的方式與店方的投訴部門協商解決。要注意記錄店方接待者的姓名和對話的內容,以便于解決問題。 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費者協會經審查,對符合投訴范圍和消費者協會管轄范圍的投訴,予以受理,進行調查、調解。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則不予受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要求消費者協會給予支持,以利于公正裁判。 消費者還可以直接向各級人民政府所屬的與保護消費者權益相關的職能部門,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等申訴,請求解決糾紛,處理經營者的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四十一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業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
第四十二條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第四十三條 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的出租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十五條 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經營者、發布者發布虛假廣告的,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以懲處。廣告經營者、發布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廣告經營者、發布者設計、制作、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四十六條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并告知消費者。
第四十七條 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
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的范圍包括關于“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的相關規定產生的糾紛以及受理消費者對經營者未履行法定義務的投訴;受理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生產資料受到權益損害的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2315受理范圍
【法律分析】:12315受理范圍:(1)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咨詢、投訴;(2)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或其他違反市場監管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行為的舉報;(3)涉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消費品、特種設備質量安全以及產品價格、知識產權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的投訴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電話)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消費者協會投訴受理范圍電話)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消费者协会投诉受理范围(消费者协会投诉受理范围电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