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李航:让文化遗产通过科技与人心相连
騰訊科技訊,今年 2 月 20 日,騰訊與敦煌研究院聯合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6 個月過去,小程序的累計獨立用戶訪問量達到 422 萬人次,游客總訪問量 1751 萬人次。
8 月 19 日,“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與傳承創新研討會在敦煌舉行,騰訊新文創研究院走進敦煌,向 100 多位專家學者講述了云游敦煌誕生背后的故事。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騰訊新文創研究院執行院長李航作了《新時代下先進科技與文化遺產的融合發展》主題發言。
他從以下三個方面講述了先進科技對文化遺傳傳承的重要性:其一,科技與文化遺產融合發展的基礎,是為文化遺產創造數字資產,創建數字世界的入口。最好的文物保存并不是束之高閣,而是讓文化遺產通過科技與人心相連。通過“云游敦煌”這個數字入口,人們隨時隨地“逛”敦煌,千萬里之外的敦煌就在身邊。
其二,先進科技是思維,文化遺產是思想。思維傳播思想,思想指引思維,二者是共同體。“云游敦煌”首創“今日畫語”“一幅壁畫+一個故事+一句箴言”讓人每打開一次“敦煌”都能充分感懷善念。
其三,科技和文化遺產融合發展,將推動中國新文創發展,打造出有影響力的超級文化符號。“敦煌動畫劇”“敦煌詩經”等電影、文學、游戲等數字內容正通過技術融合與敦煌產生化學反應。敦煌不僅是壁畫,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下附發言全文:
敦煌研究院以及各位文博、文保界的專家老師們,大家好!
非常榮幸受到敦煌研究院的邀請,來參加本次研討會。今天的主題是“新時代下先進科技與文化遺產的融合發展”,這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命題。
去年 11 月,我們來拜訪敦煌研究院和趙院長,工作會上,我們熱火朝天的討論一個重要的議題:敦煌和騰訊如何合力打造一個敦煌小程序,我們把壁畫和洞窟數字化,建設在騰訊云上,讓國人在微信、在 QQ 上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到訪敦煌。
萬萬沒想到,疫情的到來,完全阻斷了我們面對面的項目推進,也阻隔了國人來游莫高窟。1 月 24 日,敦煌研究院宣布暫停開放莫高窟。1 月 26 日是大年初一,當天晚上,我們在評估過所有開發執行條件后,決定克服一切困難開工,把 3 個月之后才計劃上線的敦煌小程序縮短到 3 周,在疫情期間、在全國人民都在家隔離的時候,就能上線。
這里特別感謝趙院長和研究院的老師們,大家一起從春節就打拼。大家的想法很簡單純粹,希望讓敦煌的千年智慧能在這個最需要的時候,給國人陪伴。2 月 20 日,經歷了三周的日夜兼程,敦煌小程序在微信和 QQ 上線,他有一個很美的名字“云游敦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云上暢游千年,在指尖觸摸敦煌,在心頭感悟智慧。
我們相信云游敦煌會火,但沒有想到會那么火。上線一天,微信訪問量就突破 200 萬人次,更讓人驚喜的是,項目剛上線之時,每五位訪問首頁的用戶,就會有一位在朋友圈里分享這個小程序,這足以說明大家的喜歡。今年 6 月,云游敦煌有幸入選了國家文物局頒發的 “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
幾個月里,云游敦煌的國人已經有 1700 多萬人次。在這個數據背后,我感受到了一種讓人敬畏的力量,一種 1600 多年前的中國文化力量,如今依然光彩熠熠地吸引和指引著我們。
每一次來敦煌,我都心懷敬畏。和敦煌研究院合作也快三年了,我們的初心就是希望用科技傳承好文化,讓敦煌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千年文化傳承到下一個千年。這三年來,我和團隊也有幾點感悟,借此機會向大家分享和報告。
首先,科技與文化遺產融合發展的基礎,是為文化遺產創造數字資產,創建數字世界的入口。去年,法國發生的災難事件讓世人警醒,流傳千年的文化珍寶在災害面前是脆弱的。除了加倍做好實物保護之外,文物的深度數字化很關鍵。首先是讓實物的風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得到最真實的記錄,目前文物的高清超高清采集、3D 采集耗時耗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次是通過云端存儲,讓數字文物得到更安全和長久的保存,甚至永存。
但我相信最好的文物保存并不是束之高閣,而是讓文化遺產通過科技與人心相連,保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云游敦煌就是在敦煌石窟的數字化和騰訊云保存這兩個基礎上,我們把入口設在微信和 QQ 的小程序里,希望每一天活躍在這兩個社交軟件的 12 億人,能在想到和需要的時候,便捷的打開這個“數字入口”,跨越時空造訪敦煌,感受敦煌藝術之美。
第二、先進科技是思維,文化遺產是思想。思維傳播思想,思想指引思維,二者是共同體。博大精深的思想與億萬人的連接,需要科技作為橋梁。在新時代,文化遺產如何進一步走進現代人的心里、被銘記和傳頌,需要創新的思維。
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每一件文物都有深意,在時間碎片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如果人每一天最多只能記住一個敦煌故事,我們應該如何設計云游敦煌,讓游客看了又再來呢?
我們的創意、設計和敦煌老師們合作,首創了一個“今日畫語”功能,作為云游敦煌的首頁。我們將數量龐大的壁畫做了取舍,每日只推薦“一幅壁畫+一個故事+一句箴言”,讓敦煌的每一個故事通過一幅圖的形式呈現給用戶,讓人能每一次充分感懷善念。今日畫語運用的是個性化推薦技術,為用戶量身推薦,也就是說每一位不同的用戶,每一天得到的壁畫不同。用戶還可以將每日獲得的畫語箴言轉發到朋友圈,分享今天敦煌給他的思想啟示。
通過這種創新方式,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用戶價值。我常常能看到很多媒體朋友在朋友圈里,每天一大早就分享他的今日畫語和敦煌故事,這種社交分享會引發更多朋友的興趣,吸引更多人來云游。今日畫語也因此成為了目前云游敦煌里最受歡迎的功能。
懂得取舍、因人而異、心懷善念,正是得益于這些古人流傳下來的智慧,成就了云游敦煌的設計,也讓小程序獲得了日均 10 萬人次的訪問量和 65% 的回頭率。
第三、科技和文化遺產融合發展,將推動中國新文創發展,打造出有影響力的超級文化符號。當前,電影、游戲、文學等數字內容正在與 5G、人工智能、音視頻等數字技術融合,他們之間不只是物理上的協同,而是產生了化學反應。數字內容與數字技術融合的結果,必將加速推動中國新文創的發展,讓文化遺產成為更有影響力的超級文化符號。
今年 2 月云游敦煌上線后,我們就開始著手研究升級版“敦煌動畫劇”,希望在看圖文的方式之外,有一種更為生動的文化載體,比如通過九色鹿的故事,把敦煌文化帶到千家萬戶。
趙院長精心挑選出 5 幅敦煌最有代表性的壁畫,由騰訊影業出品,我們打造出 5 部精彩的動畫短劇,并由趙院長、騰訊影業 CEO 程武先生領銜配音,講述了壁畫背后的動人故事。
我們還開發了配音功能,運用語音融合技術,讓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國王、王后等角色,為他們配音,自動生成一條自己的動畫劇,分享到朋友圈。這種首創形式,不僅有趣,還讓用戶在配音的過程中了解敦煌故事細節,同時過足了戲癮。上線一個多月,吸引了超過 15 萬用戶在線配音,觀看量超過百萬。一時間,敦煌動畫劇成了一個大型敦煌故事朗誦現場。
2018 年 12 月,我們打造的敦煌詩巾項目,則開啟了一種互動設計的創新模式。我們注意到洞窟窟頂的藻井非常美,但又常被人忽略,所以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研究院專家選取了來自敦煌石窟的藻井圖案以及 200 多個壁畫的細節紋樣,我們將他們數字化之后,把這些元素提煉成絲巾上的圖案,讓用戶自己當設計師,通過自由組合圖案,創作專屬的“敦煌詩巾”,還可以一鍵定制生產購買,不僅老少皆宜、自用送禮兩相宜。
敦煌詩巾上線一天,吸引了 6 萬網友參與創作,不到一個月,用戶參與量超過 300 萬。我們曾經在法國戛納、倫敦和新加坡的創意節上展示了敦煌詩巾,效果非常驚艷,很多外國朋友贊嘆敦煌和中國傳統文化。這里分享一段視頻。下個月,我們升級打造的新版本“云采絲巾”即將上線。新版本采用了騰訊圖像融合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云上試戴自己設計的絲巾,相信大家會更直觀的感受敦煌之美。
先進科技與文化遺產的融合發展,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宏大命題,值得我們這一代人不斷去探索。一方面,科技進步永無止境,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另一方面,文化是我們的精神財富,每處文化遺產都是人類難以復制的文明瑰寶。
科技+文化是人類發展的兩股關鍵力量。騰訊作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和文化公司,將致力于以新科技推動新文創的發展,助力敦煌研究院等文博機構,打造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級文化符號。
站在人類的歷史長河里,我們這一代人有幸、有能力、也有責任參與其中,希望為千年文化的創新傳承,盡一份力。謝謝大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腾讯李航:让文化遗产通过科技与人心相连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10万左右的车排行榜(5 10万左右的
- 下一篇: 鹤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