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口味变了
你似乎很難在消費品領域里,窺見投資人們錢袋子收緊的跡象。
虎嗅今日獨家獲悉,正式成立于2019年的“植物肉品牌”星期零STARFIELD已于8月15日完成了新一筆1000萬美金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云久資本領投,老股東愉悅資本、經緯資本繼續加注,scale partners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于配方研發工廠、研發團隊的建設。據悉,這距離該公司上一輪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剛剛過去不過5個月。
資本的熱衷也伴隨著巨頭們的“不約而同”。
在 “人造肉漢堡”席卷了北美的大量連鎖餐廳后,終于惦記起了中國的消費者,今年4月, 肯德基、星巴克先后宣布“新食材”登陸中國門店的菜單;傳統食品老牌灣仔碼頭、 金華等也紛紛推出了植物肉產品。植物肉粽子、植物肉月餅接連上架......
“我們不是人造肉。”
在三句話不離 “人造肉”后,星期零STARFIELD的創始人Kiki終于忍不住糾正我到。
這里,先為與本人一般毫無概念的讀者朋友做一個科普,從生產工藝上說 ,這類 “似肉非肉”的 “超級肉”可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細胞培育肉,也可以稱為 “人工培育肉”,是通過在動物活體上提取細胞,用培養基促進細胞分化生長而來,從組織上說,它們與真肉并無一二;一類則是完全由 “植物性原料生產,不需要任何動物相關原料”,利用復雜的工藝使得外觀與口感無限接近真肉的 “素肉”。
事實上,前者尚屬于實驗室產物,并沒能商業化(為啥?因為生產成本太高單價降不下貴到跪,9000美元/磅的“雞肉”顯然不是普羅大眾所能接受的),而你所聽過的,被比爾蓋茨、李嘉誠等大佬所青睞的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等公司的產品,都屬于后者,星期零也是其中之一。
從某種角度來說, “植物肉”并非新鮮事物,尤其是中國,在食“植物肉”這件事上可算得上 “正宗”,早在宋代陶谷的《清異記》中,就記載了豆腐作為素肉的現象。 “‘植物肉’是傳統素肉的升級。人造肉這說法是媒體炒出來的,這叫法就像轉基因一樣,會天然地讓人害怕。”
盡管食“素肉”的歷史可往前追溯好些年,素食卻并未隨著時間自然演化成一門更好的生意。Kiki的父母就是開素食餐廳的,經年折騰,也沒能掙脫虧損的境況。這一度讓她困惑:“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吃素是一件對自己好的事情,卻不愛?”段子稱人類好不容易爬到食物鏈的頂端可不是為了吃素的,說到底,素食是一件 “挺壓抑人性的事情”。
回想一下你見過的大多數素食餐廳吧,它們都 “標準得出奇”,進門是一尊塑像,伴著檀香木的繚繞與梵音,初一十五是生意最好的時候,年輕面孔鮮少,來也多是帶著家中長輩,儀式感就著壓力,吃得端正,難見其他餐廳中的酣暢。“撇去其他因素,僅作為食品,他們并沒有認可這是一個好吃的東西。”
問題在產品。“那就做一款既能滿足大家吃美食的欲望,同時又不用犧牲掉健康、動物生命和環境的產品。”2017年,一頭闖進這個新賽道的kiki決定到,而此時,大洋彼岸的Beyond Meat剛剛推出了一款名為Beyond Burger的素食漢堡, 面包中夾著的“牛肉”,無論是外觀、口味和烹飪方式,都與真正的牛肉別無二致。
你很難繞過Beyond Meat,去聊植物肉這一賽道。
這家成立于2009年的“獨角獸”是美國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家食品公司,十年成功敲鐘納斯達克,成為眾多媒體口中的“人造肉第一股”,IPO 首日股價曾暴漲 163%。它的最新成績是,即使是在眾多餐廳因新冠疫情備受打擊的情況下,這家公司依然在第二季度里首次實現了營收1億美元的突破,這一增長被歸結為 “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在家中烹飪無肉漢堡和香腸”。
然而,即使已經誕生出百億美金市值的巨頭,在Kiki看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植物肉依然處于非常早期的市場階段。一如天圖資本李康林曾在Pro文章中給出的數據:
肉類產品,市場規模絕對值高達8.8萬億,約占2018年全球GDP的10%,其中,與肉類生產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即高達1.9萬億美元。即便只有10%的市場被其他產品代替,那也意味著一個千億美元的新品類。
根據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數據,預計到2023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將達到64.3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的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增速最快。2019年全球植物肉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預計將以每年約15.0%的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或將達279億美元。
“Beyond Meat的上市猶如一個石頭被砸入水中,掀起了漣漪。”在Kiki看來,它超高溢價的估值,毫無疑問引起了整個投資圈非常的注意,這成功讓一切坐上了加速器,在資本的助推下,行業的爆發來得更加迅猛,巨頭、創業者紛紛入局,以植物為基礎的英國肉類公司THIS獲450萬英鎊種子輪融資;Impossible Foods累計獲得6.8億美元融資......但是在消費端,Beyond Meat煽動的翅膀并不能加速進程本身——“必須通過消費建立認知,這是一件長期的持久的事情。”
Kiki坦言,目前國內多數品牌方對植物肉的態度還是以先嘗試為主,但是在真正上市推廣后,有超三分之一的客戶愿意持續采購,并將植物肉菜品作為他們餐桌上的第三選擇進入常規菜單。
近一年在植物肉行業市場教育的推動下,能明顯感覺到植物肉的滲透率在顯著提高,“我們現在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排隊合作的品牌數近 100 家,最近星期零也進入了蜀海供應鏈的供應商名錄。”隨著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聯合推出植物肉的產品,消費者對植物肉的認知有望被進一步的確立。
“植物肉“被賦予了大量的使命感。
比如,面對全球人口依舊持續的增長,人均肉品消費的逐年提升,傳統畜牧業的生產空間與效率已然受到了嚴峻挑戰,加之其對生態環境地破壞,顯然,從長遠來看,轉化效能更高、更友好的“植物肉“是一種被寄予厚望的解決方案。然而,具體到消費者個體的每一次消費選擇,“環保”,甚至“健康”都算不上一張多有底氣的牌。
當消費者們打開外賣軟件,走入超市或者餐廳,面對五花八門的選項,選擇的依據變得具體而現實了起來。
“我覺得消費者其實很簡單,什么高新技術的并不在意,他們就關心好不好吃、貴不貴,哪里能買到。“Kiki給出了“植物肉”要想進一步取得更大市場的三個先決條件,或者說,企業應該具有的三種能力:產品能力(好吃);供應鏈能力(成本壓得下來,不貴);渠道能力(輕易能買到)。
對于 “什么樣的(植物)‘肉’是好吃的?”或者說 “人們會喜歡什么樣的‘素肉?’”,星期零團隊是直接到消費者的嘴巴里找答案的。
2018 年 10 月,在深圳的文心五路,曾出現了一家名為青苔行星的餐廳,它正是“星期零”的前身。這里,有Impossible Foods 的素漢堡,有以植物蛋為原料烹調的菜肴,有 “以假亂真”的冷鍋串串。 “我們沒有刻意地打‘素食’的招牌,整個門店的裝修非常的現代,我們希望讓年輕地消費者能像去普通餐廳一樣大快朵頤,從美食的角度,認可它。”
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家餐廳都成了當地 “素食熱門榜”的第一名,成功得毋庸置疑。“本意是通過這樣一家餐廳來考察市場、獲得真實的用戶數據反饋,但青苔行星在當時給了我和我們團隊很大的信心,其實沒有特別高深的地方,消費者就是想吃一個好吃的東西,然后這東西還很健康,那就完美了。”
經年累月收集到的數據,最終在研發團隊的“”妙手“中成了星期零產品迭代的主要依據。據Kiki介紹,目前“星期零”的產品,分為冷凍線和常溫線,一共有18個SKU。“可以這么講,除了骨頭,白花花的脂肪,和結締組織的連接我們做不了以外,其他的肉的形態我們都能做。”在應用場景上,星期零產品不僅能適用于常見的西餐輕食領域,中式料理中也愈發常見。
當然,價格依然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
“中國的消費者對價格是非常敏感的。當然,你也不需要做到極致的便宜,也不能過分地高,只需要在他習慣的認知里做一個適合的匹配。“從目前來看,無論是Beyond Meat還是Impossible Foods,價格都在12-16美元一磅,比真的牛肉碎肉的9美元一磅還是貴出不少。按照Beyond Meat的計劃,公司的產品將在目標時間內達到與牛肉價格相等的價格,并且最終可以以低于牛肉價格一半的價格出售,而不會影響Beyond Meat的毛利率。至于星期零,團隊介紹稱價格已經跟普通肉類是持平的了,“可能還要略微便宜一點。”而隨著規模地擴大,價格還有可能進一步降低。
作為目前國內發展速度最快、合作品牌最多、募資金額最大的植物肉創業公司,星期零在打法上也同樣值得借鑒。
頭部做開局、聯名做抓手,打品牌
“其實,開發一個小客戶跟開發一個大客戶的時間是一樣的,所有的流程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不集中火力去開發大客戶呢?”這是星期零一開始就定好的策略。主攻頭部的好處在于能夠快速在B端客戶里建立品牌認知,輻射領域里的第二、第三梯隊。
與此同時,加大力度做聯名。
在星期零先后攻克下的20余各領域的頭部企業中,有著大量如奈雪的茶、花廚、喜茶、文和友這般的網紅餐飲品牌,而星期零是選擇以“聯名”的方式去進行合作,在2B的過程中也同時讓一個客戶群的C端用戶感知到了自己,即使一時說不上來星期零是做什么的,也在腦海中被成功植入了一個印象。
快速建立中小型的客戶池,建壁壘
頭部客戶自然會繼續做,然而在星期零團隊看來,吃下大量的中小型客戶,才是建立市場壁壘的重要步驟。“相對來說,頭部企業對我們的依賴性沒有那么強,其實中小型客戶的忠誠度會更高。”在星期零的公號上展示著星期零的客戶地圖, “我們也會在我們的品牌端為他們去背書,讓大家關注到,除了這些頭部餐廳之外,還能在哪里嘗到星期零的產品。”
據悉,在今年的10月份,星期零即將登陸另一家快餐巨頭德克士,在全國2600家門店里都將上線期零的植物肉產品,這意味著植物肉不僅停留在一線城市的餐桌,即將在全國大部分城市,甚至遠至西藏新疆都能吃到星期零的植物肉產品,國人的第一口植物肉也許就來自星期零。
“我們在做一件普及的事情,很自豪。”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爬上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口味变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袋装土豆粉怎么做好吃啊?
- 下一篇: 鳘鱼怎么做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