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索尼降噪新旗舰:你可以戴着降噪耳机和旁边人说话了
如果你是從索尼 WH-1000XM1 用到索尼 WH-1000XM3(三代產品)的用戶,你應該會驚訝降噪技術在耳機上的代際更新。換句話說,從這幾代產品的升級策略上看,主要還是把關注點放在了讓降噪能力越來越強上。
索尼昨日已經正式公布全新旗艦降噪耳機 WH-1000XM4(四代產品),這代產品在外形上看起來和上代“沒什么不同”,我們和很多用戶第一眼見到它的感受可能一樣——這還是上一代模具?外形也沒什么變化啊?是不是沒必要升級,可以買更便宜的三代了......
在仔細體驗過后我們發現,這代耳機主要是在智能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變。
你可以帶著降噪耳機和別人聊天了
可能這樣說會比較虛。畢竟在體驗之前我們和大家的感覺一樣——一個降噪耳機有降噪能力就夠了,畢竟降噪耳機的使用場景有限,搞什么花里胡哨,要什么智能?
我們都知道降噪耳機的誕生其實是為了抵消在飛機上聽到的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所以如今很多用戶購買降噪耳機的一大場景就是長途飛機上佩戴使用。
好了,先說這個場景:
想象一下當你想要開口和空乘要一條毛毯時,過去你只能通過手動關閉耳機降噪,或者通過捂住耳罩進入“快速提醒”模式打開環境音輸入功能(索尼降噪耳機),再或是摘下耳機才能和空乘對話。
而索尼 WH-1000XM4 就針對這個場景做了調整,其一大功能是實現了“智能免摘”——你只需要開口說話,它會自動識別出你的聲音,然后停止音樂,并把空乘的人聲直接過濾進來。
一旦我們從原理上來琢磨,好像實現這項功能也沒什么復雜的——只需要通過麥克風持續采集音源,一旦檢測到佩戴者在說話,其實就可以激活“智能免摘功能”。
不過難點在于分辨出是佩戴者的聲音,而不是旁邊某個在大聲說話聊天的路人甲。
PingWest 品玩在實際體驗時也很驚訝,在飛機上佩戴 WH-1000XM4 的體驗過程中,當你旁邊的人靠在你旁邊說話時,它竟然也不會被激活,而當我們只是小聲的說了一句“你好”,智能免摘模式就會在“叮”的一聲后開啟。
你可以在索尼 Headphone connect app 中設置激活智能免摘后的是 15 秒,還是一分鐘,或是永久。而如果選擇 15 秒,這意味著在 15 秒的持續檢測中如果你沒有在繼續說話,那么它將會自動切回之前的音樂模式并打開降噪功能。
我們很關心這項功能的識別率的問題,畢竟如果識別率太高或者太低,都會讓降噪功能陷入徹底混亂的狀態。在“智能免摘”功能中索尼設計了檢測靈敏度等級,我們嘗試在“自動”和“高”的狀態下,發現即使你女朋友在耳機旁邊刷抖音和大聲說“別打游戲了,陪我去逛街買衣服”,免摘都不會激活,你都完全聽不見。
而當我僅僅是小聲嘟囔一句,智能免摘隨即會被觸發。但當我嘗試大口喝水,甚至是故意大聲咳嗽時,智能免摘反而不能觸發,很是神奇。
在索尼音頻內部人士的溝通環節中,索尼并沒有詳細解釋這項技術的原理,不過索尼稱產品確實經過了精密的調校,最后實現了在選項“自動檢測”時也可以帶來絕佳的識別效果。
WH-1000XM4 在左耳罩內側新加入了佩戴感應器
從降噪,到智能
可能有很多人會關心,它的降噪能力到底有沒有提升?
當我們把三代四代放在不同場景進行持續 AB 對比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四代對比三代還是會有一些不易察覺的提升的。
WH-1000XM4 依舊延用和上代產品采用的 QN1 HD 降噪芯片。但按照索尼說法,這是一個“被升級過的 QN1 HD 降噪芯片”,全新之處在于與之搭配的藍牙芯片的更新。
索尼稱,新升級的 HD 降噪處理器 QN1,采用了新一代算法,與高性能的藍牙芯片協同工作,可以實現對采集到的音樂、語音和噪音信號進行每秒超過 700 次的感應(上代據稱是每秒百次),進行實時的降噪優化。
實際上我們很難在日常使用中察覺到降噪能力是否有實質性的提升,而在晚上極其安靜且停止播放音樂狀態時進行 AB 測試,才可以勉強感受到兩者降噪能力的不同——新品似乎對在過濾高頻聲音上會有一些改善,比如夜晚安靜環境下敲打青軸鍵盤。
而這也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可能它并沒有在降噪水平上實現躍進式的發展,但它主要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做了優于上代產品的調校,通過對噪音信號每秒超過 700 次的感應,新品對于不同的降噪場景的適應性增強了。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音質。
如果單看兩款產品的音頻硬件配置,兩代產品基本保持一致——相同的處理芯片,依舊采用配備 LCP 鍍鋁液晶分子振膜的 40mm 動圈單元,甚至這代產品還失去了 aptX 的支持。不過 WH-1000XM4 搭載了 DSEE Extreme,并且引入 AI 對于聲音增強的支持。
PingWest 品玩實際感受下來,低頻一直是索尼耳機的強項,而尤其會感覺這代人聲的表現上比前代更好。
當降噪能力到達天花板之后
我們可以看到,降噪功能其實并非此次 WH-1000XM4 的全部。在外形細節上,索尼對其也有所調整。
如果仔細去對比三代和四代產品,其實最大的區別在于四代產品的涂層換成了啞光磨砂,摸起來有點像是大疆無人機所采用的那種很有質感的外部涂層——而非三代采用的是光面涂層,好處是這類啞光磨砂看起來更細膩更隔絕油污。
另一改動在于耳罩的佩戴舒適度。WH-1000XM4 僅重約 254g,同時增大了耳罩接觸面積,同時對頭梁部分做出了一些改變,從而使得用戶佩戴耳罩的壓力分布更加平均,從實際佩戴體驗感覺下來,目前的感受變化倒是不大。不過從三代耳機開始我們就戴著它飛過洲際航班,相信四代的舒適度也不在話下。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更換了藍牙芯片的方案,這次 WH-1000XM4 可以同時連接兩臺設備。
索尼稱,整體續航時間并沒有因為高性能藍牙芯片方案的引入而改變,官方續航數據仍是 30 小時左右。同時 WH-1000XM4 支持快充,快充 10 分鐘即可使用一小時左右。
從幾天的實際體驗環境,PingWest 品玩沒有遇到一次因為干擾而斷連的情況。
我們也可以發現,在降噪技術如今在頭戴式降噪耳機應用上已經達到瓶頸的情況下,索尼的選擇是轉向去做一些場景下的智能優化。
同前幾代一上來就直接帶給我們那種降噪能力的沖擊感不同,這是一代經過小修小補后變得更全面的產品。它可能初看起來“平庸”了,但其實它更智能了。就像索尼告訴我們的一樣,WH-1000XM4 確實是一個需要慢慢感受的產品。
在 iOS 系統上,索尼還做了一個抓取用戶坐標按照不同的場景作降噪控制的功能——如果用 iOS 系統連接 WH-1000XM4,就會通過 iOS 系統的地圖進行定位用戶常去的地方,耳機會根據收音傳感器按照個人習慣記錄出降噪數據,同時調整出最佳的降噪模式。
這多少也打開了一些想象空間。降噪技術難以突破瓶頸,下一代降噪耳機會朝向什么方向發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体验索尼降噪新旗舰:你可以戴着降噪耳机和旁边人说话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求一个好听的扇子武器的名字!
- 下一篇: 冬笋干怎么做好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