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恢复原址办学!洪灾之后3个月,这些师生怎么样了?
原標題:這所學?;謴驮忿k學!洪災之后3個月,這些師生怎么樣了?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操場鋪上了新草皮、教學樓更加干凈整潔了、黑板上寫滿了溫馨的歡迎詞……昨天,在北京市“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過去3個月之后,門頭溝區大臺中心小學及附屬幼兒園恢復原址辦學,96名師生重返校園!
除了大臺中心小學及附屬幼兒園,門頭溝區、房山區、昌平區還有部分受災學校,洪災過后三個月,師生們怎么樣了?他們在校的學習生活又如何呢?
“感恩”“立志”成為返校第一課主題
“最近3個月,學校一直在王平村中心小學及附屬幼兒園借址辦學。在老師們的努力下,孩子們的學習沒有被耽誤,自理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贝笈_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高增滿為師生們帶來返校第一課。為了讓孩子們盡快回歸校園,各方通力協作,裝修工人新建圍墻、重新鋪裝操場;老師們精心布置教室,換上嶄新的桌椅;門頭溝區其他兄弟學校送來新書包、新學具,愛心企業送來空調、羽絨服等,全力保障師生們溫暖過冬?!拔覀儽粣郯鼑?,每個人的心都是暖暖的。從重建家園的經歷中,我們要學會感恩,努力進取?!?/span>
(修繕完成的大臺中心小學)
久違的校園里,充滿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是坐著學校的專車回來的,學校比原來更美了?!绷昙墝W生馬晗玥難掩心中的喜悅,她說,老師還計劃帶著大家一起參與重建“家園”,利用所學知識為布置校園環境建言獻策,“我希望校園里有花、有樹,和同學們一起快樂地學習生活。”大臺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教師白雪嬌說:“孩子們長高了,懂事了。希望這次難忘的經歷,在他們心中種下愛和立志的種子?!?/span>
(學生重回校園的“第一課”)
為了讓師生盡早回到校園,自11月份開始,門頭溝區教委組建調研組,陸續對大臺中心小學及附屬幼兒園的設施設備、用電用水、采暖、交通保障等相關情況開展了綜合評估,確保校園具備安全開學條件。同時,為滿足學生上下學需求,大臺辦事處統籌協調交通部門,派專車接送學生,后期還將根據需求增設站點、增派車輛。“目前,門頭溝區還有3所學校仍在借址辦學。”門頭溝區教委主任曹彥彥介紹,其中,門頭溝區第七幼兒園、京師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經過校舍安全、空氣質量、水質等一系列檢測和評估后,將盡快恢復原址辦學;黑山小學正在抓緊立項選址建設一所新學校?!皩τ诮柚飞蠈W的學生,各校倍加呵護,讓孩子們在適應變化中收獲更多成長?!?/span>
上好抗洪救災教育大課
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民族學??购榫葹募o念展室的正中位置,展示著師生們共同創作的“綠水青山美麗家園”粘土作品,黑板上主題班會留下的“向陽”兩個字格外醒目,墻壁上大幅剪紙作品里的抗洪救災場面栩栩如生……這是學校為了紀念今年夏天抗洪救災、方便師生開展思政教育而建立的一間展室。連日來,門頭溝區教育系統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首都教育系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把抗洪救災精神作為生動教材,凝聚精神力量,全力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當時我也在學校安置點,里面住了很多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安置點還有醫護人員負責照看大家。有一天,一位奶奶突發心臟病,幾位醫生趕緊取來儀器給奶奶做檢查,還詢問她之前的身體狀況。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名醫生,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病痛。”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民族學校班會課上,四年級2班學生孫藝良分享著自己粘土作品背后的故事。
(妙峰山民族學校師生再次重溫特殊的班會課)
近日,為了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學校組織師生再次共同上了一堂特殊的班會課。就在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河北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時,來到妙峰山民族學校,走進了這間正在召開主題班會的教室。當時,包括孫藝良在內的三名學生不僅講述了親歷的抗洪救災的感人故事,還以親手制作的黏土作品致敬心中最可愛的人。
在妙峰山民族學??疾鞎r,總書記指出,你們學校在這次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險,而且很好發揮了“安全島”作用,要用好這一生動教材,開展安全教育,提升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避險能力。
在今年7月洪災中,妙峰山民族學校曾作為臨時避難場所,累計安置受災村民1112人。該校校長馬煥介紹,為了充分發揚抗洪救災精神和優秀事跡的教育作用,學校除了設置抗洪救災紀念展室,還將相關內容融入“開學第一課”和學科課程,積極上好抗洪救災這堂教育大課。
像妙峰山民族學校一樣,北京不少中小學在防汛救災中發揮了“燈塔”的作用。而今,這些學校又積極將抗洪救災內容融入課堂。門頭溝區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永定分校師生以繪畫、戲劇作品為展示形式,開展“抗洪精神”主題教育活動;房山區北京十二中朗悅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融入了抗洪救災內容,用身邊的案例切入“服務社會”主題;昌平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還讓學生參與到新校園文化墻的繪制中,教育學生感恩社會,更加珍惜新校園、新教室和新生活……
連日來,門頭溝區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干部教師通過專題學習、實地參觀、熱點討論、心得分享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核心要義。門頭溝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曹彥彥表示,門頭溝區教育系統要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轉化為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作為,切實把防汛救災的生動案例轉化為寶貴教育資源和鮮活思政教材,引領廣大學生自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目前,首都各中小學也積極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主動把防汛救災精神作為生動教材,進一步凝聚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合力援助災后恢復重建
冬日的早晨,寒風呼嘯,房山區石樓中學煥然一新的教室里卻暖意融融。今年夏天,洪水襲擊了石樓鎮夏村,導致夏村中學的教育教學設施嚴重損毀,難以恢復重建。夏村中學的80余名學生整體并入了房山區石樓中學上課。
為了讓原夏村中學的學生溫暖過冬,石樓中學修葺一新的學生宿舍投入使用,暖氣也進行了改造和檢修,已于11月7日凌晨正式開始供暖。來自政府和相鄰學校的關懷,讓夏村中學師生不僅暖在身上,更是暖到了心窩里。
(石樓中學的學生在溫暖的教室里上課)
“受災以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來自老師、學校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愛,從受災時的應急食品到開學時的書包文具,再到秋季運動鞋的發放,都讓我非常感動。特別是學校從立冬之日起,就開啟了供暖,無論是宿舍還是教室,都暖洋洋的,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我感到特別幸福?!笔瘶侵袑W初二(5)班學生李靜怡說。
早在今年8月,為了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按時開學返校,北京市各界守望相助,公安、消防、電力、交通、醫療等各方力量匯聚一起,齊心協力保障順利開學。到9月1日前,北京市275所受災學校已完成清淤、消殺和房屋安全鑒定等工作,受損設施設備、圖書資料已經基本到位。9所受災嚴重不能在原址如期開學的學校、幼兒園,也做了妥善的分流和安置工作。
秋季開學后,全市各區中小學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對接受災學校師生需求,為學校送去了學習用品和生活物資。許多社會團體、公益組織有序投入到援助受災學校的災后重建工作中。
房山區霞云嶺中心小學位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曲誕生地——房山區霞云嶺鎮。在今年的洪災中,學校的操場、主席臺完全損毀,操場體育器材全部被洪水沖走,校舍和供水管線損壞嚴重。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很快完成了教室修葺和操場重建工作。幾天前,學校又與北京建工集團應急搶險大隊、北京建筑大學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聯合舉辦了黨支部共建和支援學校災后建設活動。
霞云嶺中心小學校長李國棟告訴記者,在學??购榫葹倪^程中,全體干部教師和當地鄉親們晝夜鏖戰,守護住了校園和家園。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施工單位三天三夜完成操場清淤,九天九夜架起一座橋梁,保障了深山區孩子新學期高質量開學?!皩W習了總書記的講話后,我的耳邊仿佛又響起了師生們在開學典禮上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畫面,特別激動!”
守護家園彰顯教育的力量
近日,在北京市組織的“首都少先隊建隊日”主題活動現場,來自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永定分校剪紙社團三名優秀少先隊員代表展示了師生們共同創作的《風雨落坡嶺》和《防汛救災校長剪影》剪紙作品,以此致敬今年夏天參與抗洪救災的英雄們。其中,《防汛救災校長剪影》作品就取材于門頭溝區10位中小學校長參與抗洪救災的事跡。
在學生的剪紙作品里,有“吹哨”校長趙建華、“接機”校長呂娜、“向導”校長段長章、“萬能”校長田俊曉……2023年暑期,門頭溝區遭遇歷史罕見強降雨,在危險面前,門頭溝區多位中小學校長為了師生和百姓平安,勇挑重擔,帶領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抗洪搶險工作,成為抗洪一線中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
(門頭溝區學生為10位校長創作的剪紙作品)
今年8月1日,京師實驗中學被指定為救災物資轉運點后,該校校長呂娜帶領10余名干部教師連續多日駐守操場,接收、清點物資并負責清理操場,為直升機降落提供條件。12名學生聞訊第一時間趕回學校協助搬運物資,師生共同助力打通深山區救災的生命線。
目前,受災的門頭溝區黑山小學正在京師實驗中學借址上課。京師實驗中學不僅騰讓了學校的辦公樓,而且還牽頭兩校教師開展共研互助活動。兩校教師通力協作,將洪水災害和抗洪救災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引入課堂,跳出所任教的學科,不斷拓展視野、更新知識和學習方式,在研究、實踐和生活中學習。
在災難面前,教育人展現出了自強不息、互愛互助的大愛精神,也涌現出很多暖心的人和事。作為親歷者和見證者,呂娜說:“每一個教育同仁都備受鼓舞,備感溫暖。我們要提升師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結合災后重建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和老師在課程、游戲等形式中,根植愛國主義的情懷。”
齊心共筑美好明天
校門口迎風搖曳的五彩風車,操場上新鋪裝的翠綠草坪,教室里擺放整齊的各式教具、校園各處貼心的無障礙設施……這學期,北京市昌平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的學生們走進煥然一新的校園,開啟了新的學習和生活。
昌平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是昌平區在今年夏季受災情況最為嚴重的學校。由于學校原所在流村校區地勢較低,在山洪中嚴重受損,圍墻坍塌,房屋浸泡,設備設施盡毀。為了保障近百名特殊兒童的否如期開學,昌平區各部門通力合作,當地干部教師用20多天的時間“搶建”出一所新學校。
(“搶建”出的昌平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
昌平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原分為流村和南口兩個校區。本次降雨中,流村校區受損嚴重。在昌平區政府的協調下,區教委投入500余萬元,僅用20天時間,就改造升級完了空置的原流村中心南流小學,作為特教學校的新校址。
據昌平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校長吳振奇介紹,昌平區還以此次遷址改造為契機,在南流村校區操場位置,建設一棟占地面積1662.96㎡的二層裝配式教學樓??⒐ず?,學校將實現南口校區與南流村校區一址辦學,建設標準化的全學段銜接的十五年制特教學校。
(昌平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師生一起學習)
目前,北京市正認真落實總書記提出的“大建大治”“著眼長遠”“科學規劃”思想,穩步推進受災地區和學校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力建設安全、宜居的美好家園。
曹彥彥表示,門頭溝區正加快推進校園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高標準加固校園校舍,強化校園校舍抗災避險功能,提高校園校舍防災抗災等級,做到“平急兩用”。努力建強校園安全體系,用好學生安全教育平臺,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聯合應急管理局、紅十字會、消防救援隊等部門開展安全教育,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和防災減災能力?!霸谥涡@‘安全島’的同時,還要上好五育并舉實踐課,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鮮活的思政課教育資源,上好立德樹人的‘大思政課’?!?/span>
文字:趙艷國 蘇珊 婁雪 冉陽
部分素材來源:北京門頭溝微信公號
相關學校官方網站
編輯:蘇珊
編審:郝彬
終審:王宇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这所学校恢复原址办学!洪灾之后3个月,这些师生怎么样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1980年面对陈永贵的一连串质问,
- 下一篇: 新剧现形记|《非凡医者》翻拍“怪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