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错峰云计算冲锋,给Zoom带来了多少溢价?
文 知識流
Zoom 公布了疫情來襲之后的第一次季報,受益于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需求激增,Zoom 當季業績核心指標得到爆發式增長。
ZoomQ1 實現收入 3.2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9% ,受累于疫情期間免費用戶大幅增長,毛利率下滑了 11%,但仍處于較高水平達 69.4%。
公司當季運營利潤顯著改善,實現了現金的增長與杠桿水平的下降,運營利潤率為 16.6%,同比增長 10%,凈利潤同比增長 557% 達到 0.58 億美元。截止一季度末,Zoom 在手現金及等價物為 11 億美元。
海外仍在遭受新冠疫情影響,Zoom 有望維持強勁。但是當外部環境帶來的需求紅利散去,Zoom 自身是否還有驚人潛力? 爆發式的增長讓 Zoom 暴露了前所未有的問題,薄弱的信息安全能力,中美博弈中選擇放棄中國市場,同類競爭者開始發力沖刺。
但是不管怎么樣 Zoom 享受到了溢價,需要考慮的是當下能否把握好機遇夯實根基,即使暴風雨來臨也依然具備核心競爭力?
事件驅動刺激了云計算市場,ZoomQ1 兌現業績紅利
離 2019 年 Zoom 上市過去僅僅一年,Zoom 的股票市值已經增長 4 倍多,截止至 6 月 5 日,Zoom 市值已超過 590 億,股價突破 200 美元關口。事件驅動下 Zoom 的 Q1 業績已經兌現利好落地,后續 Zoom 的增速能否維持股價新高依然存疑。
短期來看:隔離下企業開源節流推動流量快速增長。
在線視頻應用 Zoom 無須設立賬戶,使用者通過鏈接即可參會,免費范圍內容許用戶召開最多容納 100 人的會議,成為企業和學校的首選平臺。Zoom 日活躍用戶在 2019 年底 1000 萬,但是在 3 月突增至 2 億。
這樣的增長并不獨屬于 Zoom。云應用 SaaS 交易環節受外部影響小,可以線上部署。即便收費也在特殊環境下給企業節約了成本,和企業受大環境沖擊開源節流的背景吻合。遠程辦公領域的玩家多數在疫情下得到了規模跨越。
釘釘在疫情隔離期間積極投入,對企業和學校無償提供遠程辦公和協作。因此,DAU 增加了三倍至 1 億,高峰時期達到 1.5 億。
金山辦公 Q1 主要產品 MAU 達到 4.47 億,同比增長 36.3%。收入、利潤全面超預期,核心訂閱業務增長突出。營收同比增長 30.9%,實現營收 3.72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130.9% 達到 1.10 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99.2%,達到 6400.99 萬元。
長期來看:流量增長使得整體數據中心產業鏈受益。
2 月份疫情初期,據朝暉網報道,釘釘在 3 日通過阿里云緊急擴容 1 萬臺服務器后,4 日再度擴容 1 萬臺云服務器,以應對群直播和語音視頻會議的流量洪峰。
SaaS 服務商在疫情中的爆發,獨角獸 Zoom 是否具有持續性仍待觀察,而一線云計算巨頭以及云計算產業鏈上游的核心芯片、IDC、設備廠商涵蓋遠程辦公、視頻娛樂、車聯網等多領域需求,未來的確定性會更高。
Synergy 研究數據顯示,受益于疫情期間電商、流媒體娛樂、遠程辦公等上層需求的大幅增長拉動,中美云巨頭 Q1 業績均表現突出。全球市場(IaaS+PaaS)Q1 同比增長 37%,規模為 290 億美元。
AWS 當季收入 102.2 億美元(同比 +33%),微軟智能云業務(含 Azure、windows server 等)收入 122.8 億美元(同比 +27%),微軟 Azure 業務營收同比 +61%,谷歌云業務(含 GCP、Gsuite)收入 27.8 億美元(同比 +52%),阿里云收入 122.2 億元(同比 +58%)。
暴露致命問題,谷歌 Facebook 會吹爆 Zoom 的泡沫嗎?
Zoom 只有端沒有云,而不少同類競爭者在設計是以“云+端”的模式開始的。Zoom 上一季度的毛利率為 82.7%,去年同期為 80.2%,而 20Q1 收窄至 68.2%。這也是源于 Zoom 增加了包括亞馬遜 AWS 在內的計算能力。對第三方云的依賴導致了 Zoom 的成本增加。
Zoom 整體成本較低,源于 Zoom 在中國的多個研發中心雇用了 500 多名員工,約占其員工總數的 30%,占其非美國員工總數的 70%,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也因此受到了陰謀論的質疑,這種降低成本的模式長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2020 年 5 月 15 日,Facebook 正式發布 MessengerRooms 視頻會議聊天工具,滿足用戶實時視頻通話需求。同樣直達聊天室、極簡操作,非 Facebook 用戶也無需注冊賬號。
在多渠道方面,Facebook 有強大優勢,Facebook 用戶可以在 Messenger App 及 Facebook 新聞推送群組和活動頁面上創建并分享聊天室。同時 Facebook 計劃近期在其旗下 Instagram Direct、WhatsApp 及 Portal 軟件上增加視頻聊天室創建、分享渠道。
除了 Facebook,Google 也加大了對 Google Meet 線上視頻平臺的投入,宣布 G Suite Essentials 付費版本將對所有用戶免費開放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免費版本的會議限制時長也暫時調整為 24 小時。
另外 Microsoft Teams 在此次疫情中日活也達到了 7000 萬,內置的 Office 軟件支持辦公套件在線編輯,支持線上視頻會議、文件傳輸、一對一及群組聊天。Microsoft 運用安全實時傳輸協議(SRTP)對用戶音頻、視頻、會議文件及聊天記錄進行實時加密,在 Zoom 隱私安全問題下,相對顯得對用戶隱私更加在意。
Zoom 一路狂飆,期間也經歷了包括寶利通、思科以及微軟等大型巨頭的圍追堵截。但是,Zoom 憑借獨特的技巧降低了成本,并為用戶提供低廉的產品價格和優質的產品性能,得到了市場認可。如今巨頭覺醒,但是 Zoom 也走出了正向資金流,有足夠現金,有條件夯實根基,彌補產品缺陷,獲得更大發展。
后續是否能夠繼續增長,關注以下三個問題
Zoom 在公布 Q1 業績后,基于對市場需求依然巨大的預期,大幅上調了全年業績指引。預計 FY2021 年收入期間 17.75-18 億美元(原指引 9.05-9.15 億美元),Non-GAAP 運營利潤 3.55-3.8 億美元(原指引 1.1-1.2 億美元)。
目前 Zoom 有較突出的市場地位,和較好的業績表現,有可能可以維持公司估值溢價,但是需要關注一下幾個問題。
1、全球市場占有率是否持續突破
Zoom 在海外地區 Q1 收入占比達到了 25%,上一季度為 19.6%,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海外收入增長 246% 遠超美國市場 150% 的增速。亞太地區同比增長 201%,實現收入 3130 萬美元。
當季,Zoom 經營現金流 2.59 億美元,自由現金流 2.52 億美元,在手現金 11 億美元。Zoom 選擇繞過了亞馬遜 AWS、Alphabet 谷歌云以及微軟 Azure 等云計算巨頭,和規模更小的甲骨文合作。
更低定價的數據庫和基礎設施,是 Zoom 現金流安全的保障,能幫助 Zoom 對網絡安全、產品創新領域持續投入,有助于應對微軟、谷歌、Facebook 產品的競爭。
2、新客增長能力和參與活躍度
本季度,Zoom 的企業用戶(員工規模>10 人)同比增長 354%,達到 26.54 萬,年收入貢獻在 10 萬美元以上客戶數達到 769 個,同比增長 90% ,新注冊企業用戶數達 17.5 萬。
此次的客戶規模與參與活躍度的顯著提升,源于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需求爆發驅動。Zoom 作為成長型企業,仍在發展初期,新客增長的能力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疫情過后遠程辦公的需求下降,一定會影響到 Zoom 用戶超高增長率,這樣的速度應該是難以維持,而增速放緩就足以投資者焦慮,Zoom 的股價或難以維持高溢價。
本季度在產品層面,公司本季度推出 Zoom 5.0,完善隱私政策,強化網絡安全技術。同時公司亦與 ARM、Baker McKenzie 達成合作關系,持續強化產品能力。過后也要關注用戶留存情況。
3、在競爭下 ARPU 后續如何提升
Zoom 關閉了在中國的個人用戶注冊,基本上選擇了放棄中國C端市場。但是中國市場競爭激烈,Zoom 其實并不為大多數人知道,在微信指數中,Zoom 的熱度遠遠低于騰訊會議、釘釘。
Zoom 在本季度,雖然因為免費使用用戶的規模擴大,導致毛利率下降,但是付費率其實是增加了。Zoom 本季度收入規模同比增加 183%,達到 10.69 億美元。中小企業用戶(10 人及以下)客戶收入占比亦提升至 30%,盈利能力得到了改善。
但是 Zoom 的模式在中國可能本來也就走不通,中國企業和消費者沒有養成為純辦公 SaaS 付費的習慣。而 Zoom 得到了付費習慣較好的美國用戶的認可,應該繼續思考如何提高 ARPU 值,在國際市場繼續擴大優勢,再尋找合適時機再考慮進入中國C端市場。
Zoom 目前的估值高于當前美股 SaaS 行業平均水平,從 Zoom 持續上漲的股價中,可以看出市場對于這樣一家新興企業的期待,而公司的財報也顯示出了 Zoom 良好的運營能力和高成長性。溢價是可以有的,但是 Zoom 后續的持續發展才能讓溢價合理而不是成為泡沫。
【鈦媒體作者介紹:知識流公眾號關注知識流 (ZHISHILLL),個人微信請聯系 cfacpa666,轉載請注明版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疫情错峰云计算冲锋,给Zoom带来了多少溢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鱼西红柿怎么做好吃呢?
- 下一篇: 和女友发早安的短信(女友给我发的短信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