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给盒马又上了一课
阿里巴巴新零售曾經的“排頭兵”盒馬鮮生,今年進入密集的自我反思階段。它正在通過“自我否定”來面對重資產、高投資模式背后的供應鏈挑戰以及不可復制性難題。
供應鏈失利
最新的一個例子發生在福州——近期,盒馬方面宣布在福州僅剩的兩家門店,博納廣場店和茶亭國際店暫停運營,此舉意味著盒馬正式撤出福州。
福州是零售重鎮。這座城市的 GDP 總量和人均 GDP 都排不進全國前十,但零售巨頭沃爾瑪開在這里的山姆會員店單店銷售額連續幾年上榜 Top 4——甚至超過了其在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門店,可見福州客群消費力與忠誠度。
福州也是盒馬的競爭對手之一——永輝的大本營。在新零售業內,一直有“北盒馬南永輝”的說法。盒馬 2017 年進軍福州市場的舉動,比起生意上的拓展,直搗永輝大本營的戰略意味更濃一些。此次關閉的福州茶亭國際店就開在永輝超級物種的隔壁。
2017 年,盒馬最早通過聯營的方式進入福州市場。盒馬關聯方杭州阿里巴巴澤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新華都合作,合資成立了新盒科技,雙方各占 50% 股份。盒馬借此利用新華都的供應鏈基礎等本地化資源,減輕供應鏈壓力;新華都希望借助阿里巴巴的資源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改善公司經營業績,實現零售業務轉型。盒馬一度放言“2018 年重點布局福州,兩年內在福建省內布局 20 家門店”。
不過,兩方聯手并沒有達到預期,新盒科技在福州的拓展速度低于盒馬的全國開店速度,2018 年在福州開出三家門店后,再無下文。
此后,新華都兩次轉讓新盒科技股權,最終盒馬于 2019 年完全收回了福州區域的實際經營權。
一番操作下來,零售商最根本最核心的競爭力——供應鏈管理能力上,福州盒馬一直沒有建立起優勢。供應鏈能力的不足也正是盒馬此次退出的核心原因。盒馬方面向 PingWest 品玩表示:“此次退出福州正是因為福州盒馬距離供應鏈節點過遠、暫時無法取得商品優勢,也要策略性退出,待完善了再進來。”
供應鏈能力主要依靠采購規模和整體采購體系。這兩方面,福州盒馬都沒有優勢。
從覆蓋面積來看,福州盒馬遠遜于其競爭對手。永輝已在福州盤踞了將近 20 年,開出了 73 家精品超市 bravo 店、47 家 mini 店、92 家前置倉(包括永輝生活和 bravo)、約 70 家永輝生活小店;本地生鮮零售商樸樸超市截至 2019 年底,在福州鋪開了約 30 家前置倉,配送范圍幾乎覆蓋了整個市區。而盒馬鮮生只能為 3 個門店的周邊 3 公里范圍提供配送。
根據福州新聞網報道,樸樸超市在福州日訂單量最高可 20 萬單,永輝到5-6 萬單/每天,4 月中旬大促全渠道(永輝超市、mini、永輝生活到家)最高 20 萬單/每天。相比之下,盒馬單家門店的線上日訂單量只有 1900 至 2200 單。樸樸超市在福州的用戶滲透率達到 70%,永輝生活達到 50%。
盒馬并沒有在福州建立供應鏈中心,只能向當地供應商采購。僅有的三家門店難以形成規模優勢,自然也沒有價格談判能力。根據北京商報的報道,福州供應商較為零散,盒馬在福州當地采購時,一些商品難以達到盒馬的標準,盒馬只能從廣州等其他區域采購,遠水難解近渴,遠距離運輸生鮮勢必帶來較高的耗損率,生鮮品質也難以穩定。
為了補齊供應鏈能力,從 2018 年底開始,盒馬先后宣布啟動建設華中區域和西南區域等供應鏈運營中心。但這些運營中心耗資巨大、耗時頗長,且都離福州很遠——華中區域的供應鏈運營中心建在武漢,西南區域的則建在了成都,完全建成需耗時三年。
從客群覆蓋來看,盒馬在福州同樣不具優勢。盒馬福州 3 家門店經營面積均超過 5000 平方米,是盒馬早期典型的大店模型。它們和其他盒馬鮮生門店一樣,憑借著帝王蟹等“大海鮮”打開了知名度,但價格較高的海鮮畢竟是低頻消費品,在水產豐富的福州也難出彩。
另據招商證券調研抽樣數據顯示,盒馬的定價和周邊其他超市業態門店相比相對較高,定位中高端客群,其中非生鮮商品平均溢價高于生鮮商品。要知道,福州主城區人口不到 350 萬,約為北京常駐人口的五分之一,零售到家日訂單總量超過 30 萬單,競爭激烈程度超過一些一線城市。因此從性價比方面考量,盒馬并不比永輝、樸樸超市等對手有優勢。
同樣因為沒有供應鏈優勢,盒馬招牌的平價自有品牌“日日鮮”蔬菜都沒有機會擺上福州門店的貨架。福州的門店因此在打“民生消費”、“性價比”等品牌形象時有所限制。
內功不佳,外有強敵環伺,盒馬突圍艱難。根據新華都的公告,2018 年新盒科技虧損 5883 萬元,2019 年僅上半年虧損 4044 萬元。
單個城市的關店并不能否定某一模式,也不意味著盒馬就此停步——但它至少再次說明,哪怕是從巨頭的土壤生長起來、資金雄厚、先天有流量優勢的盒馬,也要針對不同的商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消費能力,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法,簡單把盒馬鮮生的大店模式復制到全國,不管是自營還是聯營門店,都可能水土不服,如侯毅所言“付出血的代價。”
盒馬否定過去的自己
盒馬在福州面臨的競爭環境只是全國當下激烈競爭的縮影。
2019 年阿里巴巴的組織部大會上,盒馬鮮生 CEO 侯毅領了象征業務表現最差的“爛草莓獎”。同期,侯毅提出“填坑之戰”,反思了“包裝食品是否有競爭力?大海鮮還性感嗎?餐飲是否必須要成為標配?線上的物流配送成本能否覆蓋?盒馬的商品結構是否為最佳模式?”
盒馬意氣風發時對這些問題都曾有明確的答案,而且這些答案也定義了盒馬是什么。但這場填坑開始后,意味著這些答案都要被否定了,盒馬開始了針對辦公室人群的盒馬 F2、前置倉模式的盒馬小站、針對下沉用戶的盒馬菜市和盒馬 mini 等不同創新業態嘗試。
針對下沉用戶的盒馬菜市門店。
“盒馬模式最大的弱點就是規模很大,投資很大,對門店的要求很高。盒馬的發展速度快不起來,找門面很難”,2020 年 3 月,盒馬 CEO 侯毅在接受包括 PingWest 品玩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坦承。這些都是曾經的盒馬所標榜的“優勢”,盒馬正在否定過去的自己。
盒馬的新思路是,將開店路線從占地幾千平米、單店投入動輒數百萬的盒馬鮮生大店,切換成盒馬 mini 店。盒馬稱 2020 年同步開出 100 家盒馬鮮生門店和 100 家 mini 店,原有的前置倉模式和么小站全部轉型為盒馬 mini,同時也開始策略性淘汰少數定位不準的門店——如今看來,盒馬在福州的的門店就位列其中。
侯毅將盒馬 mini 形容為“生鮮電商的終極目標、生鮮電商的主要模式”:相對于盒馬鮮生大店,盒馬 mini 最大的優勢是投資相對低,一家盒馬 mini 的投資約為盒馬鮮生的十分之一;對門面的要求較低,可快速拓展;盒馬 mini 開業三個月坪效就能超過盒馬大店;盒馬 mini 店可以進入盒馬鮮生進不了的郊區、城鎮。
疫情之后,盒馬一方面緊鑼密鼓繼續開店,一方面強調對供應鏈這一命脈的重視。近一個月來,盒馬在北京、上海等地陸續開出近 10 家門店,同時圍繞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成都、深圳為節點,布局生鮮供應鏈體系。
“2020 年盒馬會把供應鏈能力放在第一位,去建設一批愿意跟盒馬共同成長的戰略供應商,以及建各種各樣的蔬菜基地、水果基地、肉禽蛋的戰略合作伙伴基地等,希望到年底以后,盒馬有 50% 商品外面是買不到的。”侯毅表示。盒馬在全國簽下近 500 家農產品直采基地,并將在國內所有盒馬入駐的城市建立加工中心,從而保證門店供應商品的能力。
很明顯,盒馬正在將 2020 年作為一個自我否定和重新捋清思路的關鍵節點。而從它做出的舉動來看,盒馬注定會變得越來越不像盒馬。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福州给盒马又上了一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车载大屏就只是一个摆设吗?
- 下一篇: 奥巴马痛批特朗普,应对疫情是场“混乱的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