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庆渝年”,创业者们最该反思些什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創業最前線,作者 黃燕華、蛋總,責編 蛋總
那個“摔杯一怒為俞渝”的李國慶,因“搶公章”事件又雙叒叕上熱搜了。
4 月 26 日上午 9 點半,李國慶帶人上當當總部“搶公章”,并在公司張貼《告當當網全體員工書》(下稱告員工書)。告員工書指出,李國慶全面接管公司,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俞渝不再擔任當當公司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
一時之間,這堪比“大型宮斗劇”的奪權劇情引發了全民熱議,李國慶及當當的關鍵詞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微博熱點數據顯示,當當“奪權”事件討論熱度峰值達 98.36 且持續性發酵。
(圖 /微博截圖)
不過,事件的另一方——當當,自然也沒有選擇沉默。當當網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表示:“李國慶伙同 5 人,闖入當當網辦公區,搶走幾十枚公章、財務章,公司已經報警。”同時,當當網還宣布“公章、財務章、財務部門章即日作廢”,意味著不承認李國慶所發布的告員工書上的一切內容。
今天早上,李國慶便公開回應稱:“創辦并管理當當 20 年,昨天我接管當當,這本是家事,自己持股東會決議和董事會決議,接管公章,財務章,并給原保管者寫了收條。前后 15 分鐘,沒有任何撕扯,何來搶?!至于帶四個大漢,其實是新董事,董秘和我早晚讀書公司攝像,助理,行政,司機等。”
(圖 / 李國慶微信截圖)
毫無疑問,李國慶、俞渝和當當正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拉鋸戰”中。從李國慶的言行舉止來看,他似乎把這一切都當成了一場“夫妻私怨”,但卻無可避免地將他們一手創辦的當當拉進來一同“渡劫”了。
在為當當惋惜之余,全民“吃瓜”也吃得不亦樂乎——當當網的控制權到底歸誰?這一場“慶渝年”大戲,曾在去年年末以李國慶俞渝打離婚官司暫告一段落,而以如今的局面來看,這場大戲還將“持續熱播”。
不過,看完“慶渝年”的熱鬧后,創業者們最該反思些什么?我們又能從中得到多少教訓?
1、奪權背后:性格使然、輿論炒作、利益糾紛
事實上,這起事件在剛被曝光時,就引發了業內人士的諸多猜測。
有分析稱,李國慶“暴力”搶公章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夫妻雙方在離婚談判上沒有談攏,也可能是李國慶的“早晚讀書”項目出現了問題。
有媒體人在朋友圈表示:“李國慶搞出這么不體面的事,沒準是早晚讀書遇到了困難。這種項目靠線下活動掙錢,疫情一起,線下活動舉辦不了,現金流就會面臨斷裂風險。”
在昨晚緊急召開的媒體溝通會,當當副總裁闞敏表示,李國慶從 2015 年開始不再負責當當工作,2018 年離開辦公室,此舉非常荒唐,搶奪公章是在刷存在感。“他去年 7 月份提出離婚,10 月份制造摔杯話題,給當當帶來很多負面信息。”
闞敏還指出,李國慶今年多次要求分紅,還從 2 月份開始多次向公司和俞渝借錢,俞渝沒有同意,借錢規模是幾千萬。
“李國慶自身的性格,決定了他有時會做出這樣極端的行為。”美御資本創始合伙人俄世坤對「創業最前線」表示,類似夫妻糾紛問題通常會選擇私下溝通解決,“但鬧得這么轟動,也就李國慶一人”。
而關于李國慶的性格,此前他的大學同學楊小冬曾公開對其評價稱,李國慶的性情與率真,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程度。“他傻逼似地為劉強東俞敏洪站臺,因為他認為如果是朋友,就要兩肋插刀。”楊小冬說。
在楊小冬眼里,李國慶嘴不設防、大戰大摩女、大鬧董事會、三伏天給當當倉庫工送冷飲……這都是他的性格,看似矛盾,其實符合內在邏輯。
當性格轉化成行為,李國慶有時特二,有時可愛,有時不靠譜,有時沖動甚至野蠻不文明沒理性,全因他天生就是性情混不吝。“他渾起來,我真的理解俞渝為什么要吶喊‘我撕爛你的臉’。”楊小冬說。
“在電商的競爭中,當當已經沒有以前的優勢,所以可能存在借此炒作造勢。”俄世坤認為,或許炒作出于被迫,但有利于當當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卻是事實。
俄世坤的這一推測絕非毫無依據。去年 10 月,當當網曾就“李國慶與俞渝互撕”一事向媒體回應稱,“李國慶最近幾個月媒體炒作博眼球,力圖用輿情影響婚姻訴訟”。
孰是孰非,暫無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李國慶的一系列操作讓他本人、當當網、早晚讀書以及俞渝的事情都得到了輿論的高度關注。
除了性格、炒作,俄世坤認為此次“搶公章”事件最核心的還是利益驅動。“為了巨大利益,李國慶還是用了常人難以理解的方式去爭奪控制權。”俄世坤說。
那究竟是多大的利益,能讓李國慶如此“豪橫”?
或許可以從一份榜單中窺知一二。根據 2019 年胡潤百富榜,李國慶和俞渝夫婦以 70 億元財富排名第 573 位,較上一年財富上漲8%。
而這 70 億元與此前海航科技的擬收購有關。2018 年 4 月,海航科技發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北京當當網 100% 股權及當當科文 100% 股權,初步作價 75 億元。
根據這個估值來衡量李國慶、俞渝夫婦二人的財富,大約是 69 億左右。但隨后因海航方面未能按期付清款項,導致這樁收購案最終流產。
當前,業內普遍猜測“搶公章”的導火索可能源于李國慶今年多次要求分紅未果,情急之下作出了這番“驚人之舉”。
回顧李國慶奪權事件,其背后是李國慶本人的性格使然、擅用輿論炒作以及自身的核心利益驅動,這一場奪權風波更像是他“自導自演”的劇作。
作為上一個時代的互聯網創業者,從他與俞渝當年相識相戀到創立當當,他的行事作風似乎一貫大膽乖張,絲毫不在乎外界目光,這也使得當當曾一度發展迅猛成為大型電商平臺,但也正因為他的秉性如此,如今正將自己所創立的當當推向危險的邊緣。
因此,創始人的性格與秉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最終的命途,不斷地修身與克己,或許是創始人們一生的“功課”。
2、投資人:“夫妻店”模式慎入
縱觀創投圈的發展史,“奪權”劇情曾多次上演。
去年 10 月,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發全員信,宣布解除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第一大股東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比特大陸任何員工不得再執行詹克團的指令,不得參加詹克團召集的會議,如有違反,公司將視情節輕重考慮解除勞動合同。
隨即,吳忌寒向員工發出第二封郵件,宣布解除現在 HR 負責人職務,重新任命原 HR 負責人索超上崗。2019 年 11 月 2 日,吳忌寒再發第三封郵件,宣布為全員加薪。
這件事情也曾在創投圈引發輿論嘩然,但緊接著還發生了一場更大的“奪權事件”——去年 12 月,上市公司 ST 圍海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奪權,上演了第一大股東之女帶人帶走財務專用章、財務部門章、所有網銀U盾、公司公章的大戲。
就在今年 4 月,上市公司新宏澤發布公告稱,對控股子公司江蘇聯通紀元失去控制。江蘇聯通紀元公章、印鑒等被原總經理等人侵占,罷免原總經理的決議未被執行。
當然,以上這些“奪權大戲”或“公司內斗”,都遠比不上李國慶和俞渝的這一出劇情跌宕起伏的“慶渝年”。
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么“夫妻店”則或演變成投資人的噩夢。
“從資本角度來看,投資人其實很避諱親屬合伙創業,尤其是夫妻創業。”金未資本創始合伙人張迪歐向「創業最前線」坦言。
畢竟,風投曾在投資夫妻店上“吃過虧”。土豆網、趕集網、真功夫等公司掌門人紛紛被自家媳婦告上了法庭。值得玩味的是,這三家上演相似“內亂”鬧劇的企業背后,是共同的投資人今日資本。
一系列的夫妻爭產案,也讓今日資本女掌門人徐新一下成了風云人物,甚至有網友在微博上調侃今日資本“見過投得準的,沒見過投得這么準的”。
調侃之余,人們唏噓感嘆的是,創業夫妻可同患難,卻不可同享福。而創投圈內一系列的離婚風波也給不少風投機構敲響了警鐘,尤其是面對家族企業時,要對其特殊因素考察得更謹慎。
事實上,李國慶也曾吐槽夫妻店模式不靠譜。去年 2 月,李國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夫妻創業老是折中,應該更有魄力、更有膽量融更多的資同時,給現有人才更多的股權激勵。也許早期夫妻店治理結構挺好,抵擋了來自資本,來自合伙人的各種算計。但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結束夫妻店治理,尤其我們倆人都很強勢,還不像有的夫妻店,絕對的一方是主導,所以這樣一來就更該早點結束。”
“創業初期,夫妻檔對團隊的掌控和團結或許會比較好,但夫妻創業最大的問題是‘夫妻生活與工作分割不開’。”張迪歐解釋,可能因為家里的矛盾,最后上升到董事會的矛盾。一旦出現資產決策問題問題時,除了公司法,還有一層婚姻法在管著。
他還表示,如果把股權作為資產,那么在歸屬上夫妻是對半分,如果就資產本身來打官司,則會變得越來越復雜。
而李國慶俞渝夫妻之間的奪權事件,便是最好的證明。李國慶此次帶走公章的事件里,涉及《公司法》和《婚姻法》兩部法律之間的交織。
根據《公司法》,公司的所有權力屬于股東大會,股東大會對應的股權包含投票權。從目前持股比例看來,俞渝個人所占比例為 55.23%(超半數),且高于李國慶,因此她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權。
在這個情況下,李國慶帶走公章的行為對于搶奪公司控股權是無效的。
但站在《婚姻法》的角度,情況則有所不同。當當網是他們夫妻倆的共同財產,且兩人正在走離婚訴訟。在這個法律下,兩個人的股權占比將各自占到 40% 多,而根據李國慶的說法,他已經爭取到了不少中小股東,稱其整體擁有的股權高于 50%,因此他就有了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并成立新董事會的權利。
在張迪歐看來,一般而言,投資人從天使輪開始介入的項目,不會出現類似問題,畢竟早期投資人會將潛在問題規避掉。
“夫妻創業項目都不敢投。”張迪歐說,目前我們看到的夫妻創業產生糾紛的公司,往往是因為投資介入時,公司已經比較成功了,所以投資人更重視的是資產。投資人通常會在收益和風險中權衡的。
因此,這意味著夫妻創業項目要想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必須有更明確且有效力的股權分配機制,在權責明確之余,兩人在相關法律上涉及財產和資產的事情要更注意規避風險,避免日后發生棘手的糾紛,甚至對簿公堂。
3、初創時:合理配置股權的重要性
除了當當網的管理權,李國慶此次上門搶公章還意在爭奪股權。
4 月 26 日,當當副總裁闞敏對外表示,俞渝對當當網擁有實際控制權,俞渝占 55.23%,李國慶占 22.38%,他們的孩子占 18.65%,孩子的股份是代持在父母的名下,至于是否會一半一半,要看法律的裁決。
此外,當當沒有董事會,只有俞渝是執行董事。
“創始團隊中一定要有一位持股比例至少在 70% 以上的核心股東。當然創始人獨占 100% 也不好,因為這意味著創始人沒有分享心態,很難有其他人輔助。”張迪歐如是說道。
張迪歐的這一觀點,在李國慶那邊獲得了支持。李國慶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如果一定講教訓,我覺得真正的合伙人制度,什么叫真正合伙制?就是更多人持股、分散型,不僅是管理團隊,還包括用戶都可以成為股東。當年當當我們家占 93.5%,其他管理人員占 6.5%,你們覺得合適嗎?我覺得不好。如果給更多人股權激勵,那當當將成為更偉大的公司。”
“投資人所謂的投資,其實就是投這個人,不會賭這個團隊,畢竟團隊關系會造成項目的變數。”張迪歐也指出,合伙人之間的股權要合理分配,具體分配多少股權要依每個合伙人投入的資源多少而定。
與此同時,他認為,在創業時要想公司架構和團隊穩定,占絕大多數股權的核心創始人一定要保證他的股權比例,與自己投入的可量化和不可量化資源總和相匹配。“比如創始人投了一千萬,但他對業務并不熟,這時其實造成了不可量化的資源,也就是人力資源的作用投得比較少,他就只作為投資人的存在,他天然就會對團隊容易失控。”張迪歐說。
創業的本質是一場不斷打怪升級的“取經修行”。
“創業路上最難的管理問題其實是,如何讓一群優秀的人齊心協力工作,并處理好他們的利益分配和發展問題。”俄世坤解釋,畢竟每個人的思路和觀念存在差異化,但要以公司利益為重,作為創始人做到公平、無私心、不拉幫結派,這樣才能讓團隊往好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夫妻創業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任何一本教科書都不會講愛情在商業中發揮的力量,但在生活中人們卻往往愿意將這二者聯系起來。
“如果是夫妻創業,建議做大之后,夫妻一方退出,由一人來主導公司是比較合適的。”俄世坤表示,如果夫妻創業出現財務、公章等問題,應向專業的律師和資本團隊人士求助,畢竟很多老板都是業務出身。“雖然這些事平時不怎么體現,而一旦發生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4、結語
顯然,透過這一場沸沸揚揚的“慶渝”夫妻奪權事件可以預見,將企業命運寄托在和睦的夫妻關系上并不穩妥。
不同于其他關系,夫妻關系破裂導致的財產分割極有可能會直接危及企業控制權等重大問題,給競爭對手、惡意收購者以可乘之機。
處理“夫妻小家利益”與“企業大家利益”二者的微妙關系,必須尊重職業經理人的經營者身份和管理水平,正確處理決策與管理的關系。如此,即便是夫妻關系發生糾葛,也不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
回看這次李國慶奪權事件,除了 24 小時內 7 次上熱搜,引來全民在線吃瓜外,在這場“慶渝年”的熱鬧過后,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不僅僅是創業者如何在初創與管理中規避種種風險,還有其中關于人性、婚姻與利益的復雜與深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看完“庆渝年”,创业者们最该反思些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让植物发出可见光需要几步?
- 下一篇: 深扒金山云招股书:拆分出来的子公司,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