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大反攻“三大战果”区域,现在最难受的是哪边儿?
2023年6月,烏克蘭軍隊發起了“舉世矚目”的“大反攻”。
這場曾經號稱春季大反攻的戰略性作戰,實際實施已經到了初夏,烏軍各部進行了持續4個月的猛攻。自10月初起,烏軍在前線的攻擊力度已經大減,實際上各進攻方向上都進入到了保持現有戰果的階段。
又一個月過后,連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在接受外媒采訪時都承認,反攻陷入了僵局。
至此,烏克蘭軍隊的“大反攻”可以說畫上了一個烏官方所承認的結論。
所謂僵局,即在烏方自認為俄軍無法改變前線態勢的當下,烏軍自己也不不能有關鍵性的突破。
而戰略性大反攻的目的,本就是突破俄軍防線,達成飲馬亞速海的戰略性任務。這一任務無法完成,甚至說連俄軍主體防線都未能突破的話,就大反攻的戰略意義而言,仗已經打輸了。
但戰略性的輸,不代表烏軍幾十個旅血戰數月毫無成果。
就烏軍的五個反攻方向而言,除了在阿特木斯克北翼沒有打下居民點外,烏軍在其他四個攻擊方向上均打下了居民點。
這些居民點都不算大,最大者戰前常住居民不過千人,最小者近乎是無人村,通常則是小幾百居民的村莊。
以數量來說,南線東路的大諾沃西爾卡方向吃下的居民點最多,達到了9個;其次是阿特木斯克南翼,吃下了2個居民點;另外在南線西路的卡緬西克方向,也吃下了2個居民點;最后在南線中路的庫班方向吃下了1個居民點。
隨著以上這14個居民點的易手,烏軍在大反攻中大約收復了3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就作戰意義而言,上述的這些進展顯然還夠不到“戰略”二字的邊兒,但戰術性意義多少還是有的。
其中卡緬西克方向的收復區域不值一說,在這里作戰的也只有烏軍第128山地旅而已,它只是策應性方向。
而在其他三個戰場,倒是可以聊上一聊。
A:阿特木斯克南翼戰場
在這一方向上投入作戰的主要是烏軍老牌部隊以及2022年開戰后整合打造的一批新銳旅,這些部隊的優勢是作戰經驗豐富,而且在戰地有著高打低的優勢。
這路烏軍在反攻作戰中將俄軍推離了高地區域,并以拿下克里希夫卡村為標志;隨后其又進一步向東推進,拿下了安德里夫卡村,使得烏軍占據了整個南翼高地。
如此戰果的戰術意義在于,從守的一方面講,解除了阿城俄軍對烏軍高地帶防線的威脅;從攻的一方面說,烏軍進一步可威脅到阿城正南巴赫穆特卡河谷帶低地的俄軍陣地。
在主要戰事結束后,烏軍在此方向的參戰主力后撤整補,而俄軍則在近期加強了對烏軍前沿的攻擊,并奪回了一部分陣地。
但總的來說,俄軍在阿城方向的反攻屬于戰術性的,目前尚不具備對烏軍整體構成威脅,而烏軍居高臨下,作戰的壓力也不像先前那么大,雙方目前就進入了這樣的一種狀態。
B:大諾沃西爾卡戰場
大諾沃西爾卡屬于南線東路戰場,需要注意的是它位于頓涅茨克州,只是毗鄰扎波羅熱州。這個點原本是烏軍的防御核心,俄軍在此是打出一個突出部的,大諾沃西爾卡的存在在于阻擋俄軍的攻勢,為南線烏軍的戰略補給線安全提供屏障。
烏軍反攻開始后,從南側河谷一口氣推掉了6個俄控居民點,控制了將近10公里的河谷帶陣地;同時在河谷帶左側的高地上,也吃下了外圍的3個居民點。
這樣的進展從戰術上來說是削平了俄軍在這一方向上的突出部,雖然不足以支撐烏軍繼續向南取得戰略性的突破,但對于防護大諾沃西爾卡,進而保障烏軍南路補給線的暢通,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
目前烏軍在這里抽走了4個海軍陸戰旅,雖然也增調了一些兵力,但攻擊性不強,所以也只能轉攻為守。
這里的俄軍同阿城南翼一樣,也在近期加大了攻擊力度,并奪回了一些陣地,但它也不是戰役性的舉動,故而給烏軍造成的威脅和壓力,也不算太大,整體的戰線還是穩定的。
C:庫班戰場
庫班戰場屬于是南線中路,位于扎波羅熱,本輪烏軍反攻最重要的一路,其實就是這里了。
因為從庫班向南20公里,便是整個南線最重要的戰略性樞紐——托克馬克,烏軍一旦控制了這里,就標志著其徹底沖破了俄軍的防御體系,隨后由此點向南,烏軍可以并分多路迅速掠地,進而達成理想中南線大突破的戰果。
不過這邊的仗大家也都知道了,烏軍打到現在也只是啃掉了俄軍前沿防御區的一角,并摸到了主要防御線,但無力攻破此防線。至大規模戰事停息,烏軍的兵鋒還是止步于羅博季涅東南。
比之在阿特木斯克南翼和大諾沃西爾卡的情況,前兩者的烏軍新陣地都是完整、連片的,相對比較容易布防。
但是在庫班方向,烏軍是一個突出部的狀態。
想要保持住這個突出部,烏軍頂在最前沿的部隊,就要遭受三個方向俄軍火力的打擊,這是相當難受的狀態。畢竟只針對一個方向的話,無論攻防還有得一說,但現在烏軍在俄軍的主防線前頂牛,還要提防左側、右側,甚至后方時不時刺來的明槍暗箭,這種感覺想想都很頭疼。
要知道,俄軍現在的陣地,都是其固有防線;烏軍現在保留的都是經過反復爭奪和大規模炮擊后的區域,這些區域內長時間駐防,真不是件容易事兒。
而且俄軍在這邊的還都是精銳部隊,第58集團軍和空降軍等俄正規軍最能打的單位輪班。
之所以稱這些單位是精銳,是因為它們是具備攻擊能力的,烏軍就算轉攻為守,也不可大意輕心。
要說在這種不利狀況下,烏軍能否回撤?
從保存有生力量的角度看,回撤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政治意義上說,這代表烏軍丟棄戰果;從軍事意義上看,又使得烏軍喪失此后繼續進攻的前沿基地,它又舍不得如此。
在這種大背景下,苦就苦了烏軍在第一線據守的單位了。
從某種程度上講,據守在庫班南一線的烏軍,現在恐怕是全戰線上最難的一批了。赫爾松那邊起碼仗規模不大,阿瓦迪夫卡這里烏軍又有堅固陣地,這邊可是要啥沒啥,烏軍要授勛的話可得給這邊的部隊多關照下了,只是別像第128山地旅那樣在火線不遠處搞就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乌军大反攻“三大战果”区域,现在最难受的是哪边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星球重启组队方法
- 下一篇: 俄乌都策动对方飞行员叛逃,叛逃个案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