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3S"技術?
"3S"技術是英文遙感技術(Remote Senescing 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這三種技術名詞中最后一個單詞字頭的統稱。
二、為什么"3S"技術"走到了"一起?
...人類有一個夢想,就是想只用一種方法,就把世間一切事物都管起來。而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它們具有天然的優勢互補性,因此,它們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來了。
....它們在3S體系中各自充當著不同的角色,遙感技術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統是對遙感圖像(像片)及從中提取的信息進行定位,賦予坐標,使其能和"電子地圖"進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的"大管家"。
....將這三者有機的組合,人類的夢想就實現了。"3S"是一個動態的、可視的、不斷更新的、通過計算機網絡能夠傳輸的、三維立體的、不同地域和層次都可以使用的、"活"的系統。
三、什么是遙感技術(RS)?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的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種形式-電磁波早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人們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遙感技術的實際操作雖然很復雜,但其結果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天天都能用到!您也許每天都收看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吧,"天氣預報"中所播放的"衛星氣象云圖"就是由"氣象衛星"拍攝的"云"的圖像。氣象觀測只不過是遙感技術眾多應用的一個領域。
..各種衛星通過不同的遙感技術實現不同的用途,如氣象衛星是用于氣象的觀測預報;海洋水色衛星用于海洋觀測;陸地資源衛星用于陸地上所有土地、森林、河流、礦產、環境資源等的調查;雷達衛星是以全天候(不管陰天、云霧)、全天時(不管黑天、白天)以及能穿透一些地物(如水體、植被及土地等)為特點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
..遙感技術使用的負載工具,不僅僅是衛星,還可以是航天飛機、飛機、氣球、航模飛機、汽車、照相機的三角架等,從而實現了在不同高度上應用遙感技術,使之為我們不同的工作目的服務。我們目前最常用的是衛星遙感技術和航空遙感技術。
四、遙感技術是如何成像的?
簡單歸納遙感技術的成像方法,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用照相機拍的膠卷,它用的照像機和膠卷和我們平常生活中用的照相機和膠片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遙感的專業照相機要大一些,當然膠片也相應要大一些,另外有些膠片是專用膠卷,如"彩色紅外"專用膠卷。將拍攝完畢的膠卷沖洗、印像、放大,即成為遙感像片;第二種是"數字成像"的,成像原理類似于我們看的電視。電視節目是從由電視臺發射數字電信信號,這種信號在空中傳播,到用戶電視接收、回放信號,一幅圖像的信號傳輸完畢,就實現了"可視化"。遙感技術也可理解為上述的信息傳輸過程,即把地面信息,通過衛星上的設備"拍攝"下來,然后將拍攝的信號傳輸到計算機中回放出來,我們就可以看到遙感圖像了!
五、遙感圖像的分辨率是怎么回事?>
....分辨率是用于記錄數據的最小度量單位,一般用來描述在顯示設備上所能夠顯示的點的數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一個象元點所表示的面積。
..因為遙感"拍攝"的"像片"是由位于不同高度,裝在不同載體(如飛機、衛星等)上的不同清晰度(分辨率)"照像"設備,以不同的"照像"(采集)方式,獲取的遙感"像片"(圖像、數據、影像等),這些遙感圖像是具有不同清晰度、不同分辨率的"照片"。類似我們在生活中用"135" 照相機拍攝一棵樹,從汽車上拍一張,然后再從飛機上拍一張,兩張"135"底片在放大同一棵樹時,其放大效果是不一樣的。肯定是高度低的"135"照片放大后的效果最清晰,也就是說分辨率最高。
..遙感衛星的飛行高度一般在4000km(千米)~600 km(千米)之間,圖像分辨率一般從1 km(千米)~1m(米)之間。圖像分辨率是什么意思呢?可以這樣理解,一個象元,代表地面的面積是多少。象元是什么意思呢?象元相當于電視屏幕上的一個點(電視是由若干個點組成的圖像畫面),相當于計算機顯示屏幕上的一個象素,相當于一群舉著不同色板拼成畫圖的人中的一個。
當分辨率為1km時,一個象元代表地面1kmX1km的面積,即1km2(平方千米);當分辨率為30m時,一個象元代表地面30mX30m的面積;當分辨率為1m時,也就是說,圖像上的一個象元相當于地面1m x 1m的面積,即1m2(平方米)。
在您使用遙感圖像數據時,請您千萬注意,您所要解決的工作問題,應選擇相應分辨率的遙感數據資料。有關遙感數據樣板,請您查看本網站"衛星遙感影像"欄目。
六、遙感圖像有什么用途?
就像我們生活中拍攝的照片一樣,遙感像片同樣可以"提取"出大量有用的信息。從一個人的像片中,我們可以辨別出人的頭、身體及眼、鼻、口、眉毛、頭發等信息。遙感像片(圖像)一樣可以辨別出很多信息,如水體(河流、湖泊、水庫、鹽池、魚塘等)、植被(森林、果園、草地、農作物、沼澤、水生植物等)、土地(農田、林地、居民地、廠礦企事業單位、沙漠、海岸、荒原、道路等)、山地(丘嶺、高山、雪山)等等;從遙感圖像上能辨別出較小的物體如:一棵樹、一個人、一條交通標志線、一個足球場內的標志線等。大量信息的提取,無疑決定了遙感技術的應用是十分廣闊的,據統計,有近30個領域、行業都能用到遙感技術。由于遙感技術是從人們一般不能站到的高度去"拍照",故從宏觀視野上,也有著人力所不能及的優勢。
七、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
....信息總量中有85%的信息是與地理位置有關的信息。與地理位置有關的信息,就叫地理信息。這樣的信息相當廣泛,如耕地的分布、林地的分布、城鎮的分布、樓房等建筑物的分布、道路、河流、海岸、人口、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管線、派出所、商店、井位、門牌、電閘、水表、開關等等,只要能用"位置"去描述的東西,都屬于"地理信息",遙感所提取的信息也全部包含在地理信息之中。
..怎樣才能將這些信息管理起來呢?
..地理信息系統就是一個專門管理地理信息的計算機軟件系統,它不但能分門別類、分級分層的去管理上述信息;而且還能將它們進行各種組合、分析、再組合、再分析等;還能查詢、檢索、修改、輸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統還有一個特殊的"可視化"功能,就是通過計算機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現到地圖或遙感像片上,成為信息可視化工具,清晰直觀的表現出信息的規律和分析結果,同時還能動態的在屏幕上監督"信息"的變化。總之,地理信息系統,您可以通俗的理解為信息的"大管家"。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地理信息系統由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空間數據庫、分析應用模型和圖形用戶界面及系統人員組成。
八、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統(GPS)?
....一種系統,由處于2萬公里高度的6個軌道平面中的25顆衛星組成。此系統用于在任何時間,向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時間信息,或給用戶提供其鄰近者的這種信息。
..我們知道,一張像片是沒有坐標的,而像片上的信息,特別是遙感圖像上的信息,是需要定出位置的,只有 "有位置的信息",才能成為地理信息。那么怎樣來給遙感像片確定位置呢?有一種方便、快捷的手段,就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該系統是通過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來完成的。只需其中3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您在確定位置時,僅需要一臺像手機大小的"衛星定位儀"就可以了。這可比傳統的測量定位、羅盤定位等先進多了。
....全球定位系統主要有六大特點:
....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
....第二,全球覆蓋(高達98%);
....第三,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
....第四,快速、省時、高效率;
....第五,應用廣泛、多功能;
....第六,可移動定位。
....總之,一旦擁有GPS,浩瀚天際任你行。
九、什么是"數字地圖"?
..通常我們所看到的地圖是以紙張、布或其他可見真實大小的物體為載體的,地圖內容是繪制或印制在這些載體上。而數字地圖是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盤、軟盤或磁帶等介質上的,地圖內容是通過數字來表示的,需要通過專用的計算機軟件對這些數字進行顯示、讀取、檢索、分析。數字地圖上可以表示的信息量遠大于普通地圖。
..數字地圖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普通地圖的內容進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圖。可以對數字地圖進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圍的繪圖輸出。它易于修改,可極大的縮短成圖時間;可以很方便地與衛星影象、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結合,生成新的圖種。可以利用數字地圖記錄的信息,派生新的數據。如地圖上等高線表示地貌形態,但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利用數字地圖的等高線和高程點可以生成數字高程模型,將地表起伏以數字形式表現出來,可以直觀立體地表現地貌形態。這是普通地形圖不可能達到的表現效果。
十、什么是空間數據?
..空間數據是指用來表示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諸多方面信息的數據,它可以用來描述來自現實世界的目標,它具有定位、定性、時間和空間關系等特性。定位是指在已知的坐標系里空間目標都具有唯一的空間位置;定性是指有關空間目標的自然屬性,它伴隨著目標的地理位置 ;時間是指空間目標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空間關系通常一般用拓撲關系表示。空間數據是一種用點、線、面以及實體等基本空間數據結構來表示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數據。
..空間數據是數字地球的基礎信息,數字地球功能的絕大部分將以空間數據為基礎。現在空間數據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如城市規劃、交通、銀行、航空航天等。隨著科學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空間數據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這也加快了人們獲取和應用空間數據的步伐。
十一、什么是海量數據?
..海量數據是一個形容詞,它是用來形容巨大的、空前浩瀚的數據。現在很多業務部門中都需要操作海量數據,如規劃部門有規劃方面的數據,水利部門有水利方面的數據,氣象部門有氣象方面的數據,這些部門處理的數據量都非常大。它包括各種空間數據、報表統計數據、文字、聲音、圖象、超文本等各種環境和文化數據信息。
十二、衛星的軌道有哪幾種?
..人造衛星的軌道根據形狀不同可以有各種名稱。
..1) 圓軌道、橢圓軌道、拋物線軌道等,您可以根據名字想象出來。
..2) 靜止軌道
..衛星繞地球一周的周轉時間等于地球的自轉周期,這樣的軌道叫地球同步軌道,如果從地面上各地方看過去,衛星在赤道上的一點靜止不動,這種軌道叫靜止軌道。由于靜止軌道能夠長期觀測特定地區,并能將大范圍的區域同時收入視野,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等。
..3) 太陽同步軌道
..太陽同步軌道是指衛星的軌道運行面在1恒星年中以地球的公轉方向相同方向而同時旋轉的軌道。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對同一地點,衛星總以同一方向通過。因此,太陽光的入射角度幾乎是固定的。
..4) 準回歸軌道
..回歸軌道是指衛星星下點的軌跡每天通過同一地點的軌道,而每隔N天通過的情況叫準回歸軌道。要覆蓋整個地球適于采用準回歸軌道。
十三、航空攝影(Aerial Photography)
..從機載平臺所攝照相。
十四、航天攝影(space Photography)
..從宇宙飛船所攝照相。
十五、波寬(bandwidth)
..在某一波段中一定范圍的光譜頻率。
十六、基圖(base map)
..表示平面的、立體的、地理的、政治的、地籍的基本地圖,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基圖信息與其它主題變化信息一起提取。
十七、效益分析(benifi analysis)
..研究遙感應用技術應用于某特殊領域中的特殊效益。
十八、緩沖帶(buffer)
..在某物理實體(如點、線、多邊形)周圍一定距離的一個地帶。
十九、地籍的(cadastral,cadastre)
..關于土地性質及范圍的記錄。一般指說明地塊等內容的地圖和說明,以及誰擁有該土地所有權的證明。地籍信息常包括關于地塊的其它信息的說明。
二十、制圖參照點(cartographic reference)
..指圖象中其位置已知的點,從而可以決定圖象其他部份的準確的位置和方向。
二十一、輪廓線圖(contour mapping)
..線上參數值相等的圖。
二十二、COSMOS
..俄羅斯的系列衛星。
二十三、數據轉換(data conversion)
..數據從一種圖象形式轉換成另一種(紅外波段一可見光波段;把象元轉換成新的類別;圖象表示的變化;等等)。
二十四、數據層(data layer)
..可以用來疊加的一組數據。每一層一般為一種主題(例如灌溉級別,森林種類,道路,等等)并由一個公共座標系統與其他各層相聯系。
二十五、美國國防制圖局(DMA)
..是美國政府機構。
二十六、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
..以數字形式表示地球的地形,即用座標及高度的數字表達。
二十七、邊緣匹配(edge matching)
..在把兩張圖連接為一張時,消除相鄰圖幅中特征及邊緣表示的差異的過程。
二十八、特征(feature)
..一種地理本質的表示,如點、線、多邊形。
二十九、特征數據(feature data)
..以空間位置、屬性、關系來描述特征的一般術語。例子有:道路、湖泊、鐵路。
三十、地理編碼(geocodin)
..校正圖象的過程、校正全部與數據來源有關的誤差并通過重采樣成標準大小的方形象元而在幾何上轉換成需要的地圖投影。
三十一、地理參考(georeference)
..在兩種座標之間建立聯系:紙質地圖或底稿上的座標,已知真實坐標。
三十二、地面控制構(ground control)
..系統的點,其位置與/或高程由地面測量獲得,這種點用于決定地圖特征的位置并加以關聯。
三十三、地面實況(ground truth)
.在現場獲取的信息,其目的是標定與/或驗證遙感數據。
三十四、圖象糾正(image rectificatin)
..把圖象做成平面的過程,它并不去除高程畸變或透視畸變。
三十五、圖象配準(image registration)
..在兩個以上重疊的圖象上匹配點以便與地面的點相對應。
三十六、圖象重采樣(image resampling)
在數字圖象處理中用于幾何校正的技術。通過插值過程,輸出的象元值是作為輸入象元值的函數推導而得,其間結合了計算所得的畸變。最近鄰、雙線性插入,立方卷積是常用的重采樣技術。
三十七、圖象處理(image processing)
...包括全部可用于照相數據或圖象數據的各種全部不同的處理方法,包括圖象壓縮、圖象恢復、圖象增強、預處理、定量化、空間濾波及其他圖象模式識別技術。
三十八、地圖投影(Map projection)
...把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平面上表示出來的方法。
三十九、鑲嵌(mosaic)
...把有重疊部份的航空或航天圖象的邊緣部份進行匹配而形成地球表面的一部分的連續圖象
四十、多光譜圖象(multispectral imagery)
.同時獲取的兩個以上的圖象,但每一圖象都在電磁譜中的不同部分獲取。
四十一、正射照相(orthophoto)
從通常的透視照相通過簡單的或差分糾正而推導得到的照相。經過糾正,相機傾斜及地形高低所造成的圖象位移得以去除。
四十二、全色膠卷 (panchromati film)
.對可見光譜段內所有波長都感光的膠卷,但不一定那么均勻地感光。
四十三、照相測繪(Photogrammetry)
..把照相原理應用于制圖科學。這是從圖象獲得可靠空間測量值的科學。
四十四、象元(Pixel)
."圖象單元,Picture element"是對應于一幅數字圖象數據集的一個數。
四十五、點(poin)
..只有X、Y座標,說明一個地理太小,不足以顯示為一條線或一個面積。
四十六、快視(Quich look)
..聯機或傳送數據時產生的、或在數據接收后立刻產生的圖象。這種圖象未經計算機校正,但具有的分辨率及清晰度可對大多數應用提供看得見的信息。
四十七、糾正(rectification)
網象或網絡從圖象座標轉成實際座標的處理過程,糾正通常涉及網格的旋轉、縮放、故需要數值的重采樣。
四十八、彈性伸縮(rubber-sheeting)
..對地圖特征進行幾何調整,強制數字地圖適配進入一種指定的基圖。
四十九、SPIN-2
..俄羅斯衛星、2米分辨率、正射校正、全色、數字數據。
五十、SPIN CONTROL
一種費用及時間都經濟的從SPIN-2數據產生地面控制點的方法,用于幾何校正其他衛星數據。
五十一、立體信息分析(stereo analysis)
..從圖象(單的或成對的)推導立體信息的技藝。
五十二、立體圖象(stereo imagery)
..同一地區的兩幅圖象,但是是從不同的傳感器平臺攝取的,從而可以產生立體視覺。
五十三、立體正射照相(stereo orthophoto)
.利用正射照相的象對(Pairs),象對中的一個是從另一個原始正射照相人工制造的。
五十四、熱圖象(thermal imargery)
..由發射的熱輻射(紅外或微波)產生的圖象。
五十五、三角測量技術(triangulation)
..擴展水平或垂直的控制點,利用照相術的透視原理在重疊的照相上把角度和距離的測量與空間座標聯系起來。
五十六、USGS
..美國測繪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五十七、向量數據(vector data)
..利用點、線、多邊形來表示空間數據,這些點、線、多邊形是根據它們的原點、斷點、終點進行數字編碼的。
五十八、VTU
..俄羅斯國防制圖局。
"3S"技術是英文遙感技術(Remote Senescing 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這三種技術名詞中最后一個單詞字頭的統稱。
二、為什么"3S"技術"走到了"一起?
...人類有一個夢想,就是想只用一種方法,就把世間一切事物都管起來。而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它們具有天然的優勢互補性,因此,它們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來了。
....它們在3S體系中各自充當著不同的角色,遙感技術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統是對遙感圖像(像片)及從中提取的信息進行定位,賦予坐標,使其能和"電子地圖"進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的"大管家"。
....將這三者有機的組合,人類的夢想就實現了。"3S"是一個動態的、可視的、不斷更新的、通過計算機網絡能夠傳輸的、三維立體的、不同地域和層次都可以使用的、"活"的系統。
三、什么是遙感技術(RS)?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的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種形式-電磁波早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人們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遙感技術的實際操作雖然很復雜,但其結果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天天都能用到!您也許每天都收看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吧,"天氣預報"中所播放的"衛星氣象云圖"就是由"氣象衛星"拍攝的"云"的圖像。氣象觀測只不過是遙感技術眾多應用的一個領域。
..各種衛星通過不同的遙感技術實現不同的用途,如氣象衛星是用于氣象的觀測預報;海洋水色衛星用于海洋觀測;陸地資源衛星用于陸地上所有土地、森林、河流、礦產、環境資源等的調查;雷達衛星是以全天候(不管陰天、云霧)、全天時(不管黑天、白天)以及能穿透一些地物(如水體、植被及土地等)為特點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
..遙感技術使用的負載工具,不僅僅是衛星,還可以是航天飛機、飛機、氣球、航模飛機、汽車、照相機的三角架等,從而實現了在不同高度上應用遙感技術,使之為我們不同的工作目的服務。我們目前最常用的是衛星遙感技術和航空遙感技術。
四、遙感技術是如何成像的?
簡單歸納遙感技術的成像方法,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用照相機拍的膠卷,它用的照像機和膠卷和我們平常生活中用的照相機和膠片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遙感的專業照相機要大一些,當然膠片也相應要大一些,另外有些膠片是專用膠卷,如"彩色紅外"專用膠卷。將拍攝完畢的膠卷沖洗、印像、放大,即成為遙感像片;第二種是"數字成像"的,成像原理類似于我們看的電視。電視節目是從由電視臺發射數字電信信號,這種信號在空中傳播,到用戶電視接收、回放信號,一幅圖像的信號傳輸完畢,就實現了"可視化"。遙感技術也可理解為上述的信息傳輸過程,即把地面信息,通過衛星上的設備"拍攝"下來,然后將拍攝的信號傳輸到計算機中回放出來,我們就可以看到遙感圖像了!
五、遙感圖像的分辨率是怎么回事?>
....分辨率是用于記錄數據的最小度量單位,一般用來描述在顯示設備上所能夠顯示的點的數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一個象元點所表示的面積。
..因為遙感"拍攝"的"像片"是由位于不同高度,裝在不同載體(如飛機、衛星等)上的不同清晰度(分辨率)"照像"設備,以不同的"照像"(采集)方式,獲取的遙感"像片"(圖像、數據、影像等),這些遙感圖像是具有不同清晰度、不同分辨率的"照片"。類似我們在生活中用"135" 照相機拍攝一棵樹,從汽車上拍一張,然后再從飛機上拍一張,兩張"135"底片在放大同一棵樹時,其放大效果是不一樣的。肯定是高度低的"135"照片放大后的效果最清晰,也就是說分辨率最高。
..遙感衛星的飛行高度一般在4000km(千米)~600 km(千米)之間,圖像分辨率一般從1 km(千米)~1m(米)之間。圖像分辨率是什么意思呢?可以這樣理解,一個象元,代表地面的面積是多少。象元是什么意思呢?象元相當于電視屏幕上的一個點(電視是由若干個點組成的圖像畫面),相當于計算機顯示屏幕上的一個象素,相當于一群舉著不同色板拼成畫圖的人中的一個。
當分辨率為1km時,一個象元代表地面1kmX1km的面積,即1km2(平方千米);當分辨率為30m時,一個象元代表地面30mX30m的面積;當分辨率為1m時,也就是說,圖像上的一個象元相當于地面1m x 1m的面積,即1m2(平方米)。
在您使用遙感圖像數據時,請您千萬注意,您所要解決的工作問題,應選擇相應分辨率的遙感數據資料。有關遙感數據樣板,請您查看本網站"衛星遙感影像"欄目。
六、遙感圖像有什么用途?
就像我們生活中拍攝的照片一樣,遙感像片同樣可以"提取"出大量有用的信息。從一個人的像片中,我們可以辨別出人的頭、身體及眼、鼻、口、眉毛、頭發等信息。遙感像片(圖像)一樣可以辨別出很多信息,如水體(河流、湖泊、水庫、鹽池、魚塘等)、植被(森林、果園、草地、農作物、沼澤、水生植物等)、土地(農田、林地、居民地、廠礦企事業單位、沙漠、海岸、荒原、道路等)、山地(丘嶺、高山、雪山)等等;從遙感圖像上能辨別出較小的物體如:一棵樹、一個人、一條交通標志線、一個足球場內的標志線等。大量信息的提取,無疑決定了遙感技術的應用是十分廣闊的,據統計,有近30個領域、行業都能用到遙感技術。由于遙感技術是從人們一般不能站到的高度去"拍照",故從宏觀視野上,也有著人力所不能及的優勢。
七、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
....信息總量中有85%的信息是與地理位置有關的信息。與地理位置有關的信息,就叫地理信息。這樣的信息相當廣泛,如耕地的分布、林地的分布、城鎮的分布、樓房等建筑物的分布、道路、河流、海岸、人口、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管線、派出所、商店、井位、門牌、電閘、水表、開關等等,只要能用"位置"去描述的東西,都屬于"地理信息",遙感所提取的信息也全部包含在地理信息之中。
..怎樣才能將這些信息管理起來呢?
..地理信息系統就是一個專門管理地理信息的計算機軟件系統,它不但能分門別類、分級分層的去管理上述信息;而且還能將它們進行各種組合、分析、再組合、再分析等;還能查詢、檢索、修改、輸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統還有一個特殊的"可視化"功能,就是通過計算機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現到地圖或遙感像片上,成為信息可視化工具,清晰直觀的表現出信息的規律和分析結果,同時還能動態的在屏幕上監督"信息"的變化。總之,地理信息系統,您可以通俗的理解為信息的"大管家"。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地理信息系統由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空間數據庫、分析應用模型和圖形用戶界面及系統人員組成。
八、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統(GPS)?
....一種系統,由處于2萬公里高度的6個軌道平面中的25顆衛星組成。此系統用于在任何時間,向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時間信息,或給用戶提供其鄰近者的這種信息。
..我們知道,一張像片是沒有坐標的,而像片上的信息,特別是遙感圖像上的信息,是需要定出位置的,只有 "有位置的信息",才能成為地理信息。那么怎樣來給遙感像片確定位置呢?有一種方便、快捷的手段,就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該系統是通過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來完成的。只需其中3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您在確定位置時,僅需要一臺像手機大小的"衛星定位儀"就可以了。這可比傳統的測量定位、羅盤定位等先進多了。
....全球定位系統主要有六大特點:
....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
....第二,全球覆蓋(高達98%);
....第三,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
....第四,快速、省時、高效率;
....第五,應用廣泛、多功能;
....第六,可移動定位。
....總之,一旦擁有GPS,浩瀚天際任你行。
九、什么是"數字地圖"?
..通常我們所看到的地圖是以紙張、布或其他可見真實大小的物體為載體的,地圖內容是繪制或印制在這些載體上。而數字地圖是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盤、軟盤或磁帶等介質上的,地圖內容是通過數字來表示的,需要通過專用的計算機軟件對這些數字進行顯示、讀取、檢索、分析。數字地圖上可以表示的信息量遠大于普通地圖。
..數字地圖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普通地圖的內容進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圖。可以對數字地圖進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圍的繪圖輸出。它易于修改,可極大的縮短成圖時間;可以很方便地與衛星影象、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結合,生成新的圖種。可以利用數字地圖記錄的信息,派生新的數據。如地圖上等高線表示地貌形態,但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利用數字地圖的等高線和高程點可以生成數字高程模型,將地表起伏以數字形式表現出來,可以直觀立體地表現地貌形態。這是普通地形圖不可能達到的表現效果。
十、什么是空間數據?
..空間數據是指用來表示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諸多方面信息的數據,它可以用來描述來自現實世界的目標,它具有定位、定性、時間和空間關系等特性。定位是指在已知的坐標系里空間目標都具有唯一的空間位置;定性是指有關空間目標的自然屬性,它伴隨著目標的地理位置 ;時間是指空間目標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空間關系通常一般用拓撲關系表示。空間數據是一種用點、線、面以及實體等基本空間數據結構來表示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數據。
..空間數據是數字地球的基礎信息,數字地球功能的絕大部分將以空間數據為基礎。現在空間數據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如城市規劃、交通、銀行、航空航天等。隨著科學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空間數據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這也加快了人們獲取和應用空間數據的步伐。
十一、什么是海量數據?
..海量數據是一個形容詞,它是用來形容巨大的、空前浩瀚的數據。現在很多業務部門中都需要操作海量數據,如規劃部門有規劃方面的數據,水利部門有水利方面的數據,氣象部門有氣象方面的數據,這些部門處理的數據量都非常大。它包括各種空間數據、報表統計數據、文字、聲音、圖象、超文本等各種環境和文化數據信息。
十二、衛星的軌道有哪幾種?
..人造衛星的軌道根據形狀不同可以有各種名稱。
..1) 圓軌道、橢圓軌道、拋物線軌道等,您可以根據名字想象出來。
..2) 靜止軌道
..衛星繞地球一周的周轉時間等于地球的自轉周期,這樣的軌道叫地球同步軌道,如果從地面上各地方看過去,衛星在赤道上的一點靜止不動,這種軌道叫靜止軌道。由于靜止軌道能夠長期觀測特定地區,并能將大范圍的區域同時收入視野,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等。
..3) 太陽同步軌道
..太陽同步軌道是指衛星的軌道運行面在1恒星年中以地球的公轉方向相同方向而同時旋轉的軌道。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對同一地點,衛星總以同一方向通過。因此,太陽光的入射角度幾乎是固定的。
..4) 準回歸軌道
..回歸軌道是指衛星星下點的軌跡每天通過同一地點的軌道,而每隔N天通過的情況叫準回歸軌道。要覆蓋整個地球適于采用準回歸軌道。
十三、航空攝影(Aerial Photography)
..從機載平臺所攝照相。
十四、航天攝影(space Photography)
..從宇宙飛船所攝照相。
十五、波寬(bandwidth)
..在某一波段中一定范圍的光譜頻率。
十六、基圖(base map)
..表示平面的、立體的、地理的、政治的、地籍的基本地圖,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基圖信息與其它主題變化信息一起提取。
十七、效益分析(benifi analysis)
..研究遙感應用技術應用于某特殊領域中的特殊效益。
十八、緩沖帶(buffer)
..在某物理實體(如點、線、多邊形)周圍一定距離的一個地帶。
十九、地籍的(cadastral,cadastre)
..關于土地性質及范圍的記錄。一般指說明地塊等內容的地圖和說明,以及誰擁有該土地所有權的證明。地籍信息常包括關于地塊的其它信息的說明。
二十、制圖參照點(cartographic reference)
..指圖象中其位置已知的點,從而可以決定圖象其他部份的準確的位置和方向。
二十一、輪廓線圖(contour mapping)
..線上參數值相等的圖。
二十二、COSMOS
..俄羅斯的系列衛星。
二十三、數據轉換(data conversion)
..數據從一種圖象形式轉換成另一種(紅外波段一可見光波段;把象元轉換成新的類別;圖象表示的變化;等等)。
二十四、數據層(data layer)
..可以用來疊加的一組數據。每一層一般為一種主題(例如灌溉級別,森林種類,道路,等等)并由一個公共座標系統與其他各層相聯系。
二十五、美國國防制圖局(DMA)
..是美國政府機構。
二十六、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
..以數字形式表示地球的地形,即用座標及高度的數字表達。
二十七、邊緣匹配(edge matching)
..在把兩張圖連接為一張時,消除相鄰圖幅中特征及邊緣表示的差異的過程。
二十八、特征(feature)
..一種地理本質的表示,如點、線、多邊形。
二十九、特征數據(feature data)
..以空間位置、屬性、關系來描述特征的一般術語。例子有:道路、湖泊、鐵路。
三十、地理編碼(geocodin)
..校正圖象的過程、校正全部與數據來源有關的誤差并通過重采樣成標準大小的方形象元而在幾何上轉換成需要的地圖投影。
三十一、地理參考(georeference)
..在兩種座標之間建立聯系:紙質地圖或底稿上的座標,已知真實坐標。
三十二、地面控制構(ground control)
..系統的點,其位置與/或高程由地面測量獲得,這種點用于決定地圖特征的位置并加以關聯。
三十三、地面實況(ground truth)
.在現場獲取的信息,其目的是標定與/或驗證遙感數據。
三十四、圖象糾正(image rectificatin)
..把圖象做成平面的過程,它并不去除高程畸變或透視畸變。
三十五、圖象配準(image registration)
..在兩個以上重疊的圖象上匹配點以便與地面的點相對應。
三十六、圖象重采樣(image resampling)
在數字圖象處理中用于幾何校正的技術。通過插值過程,輸出的象元值是作為輸入象元值的函數推導而得,其間結合了計算所得的畸變。最近鄰、雙線性插入,立方卷積是常用的重采樣技術。
三十七、圖象處理(image processing)
...包括全部可用于照相數據或圖象數據的各種全部不同的處理方法,包括圖象壓縮、圖象恢復、圖象增強、預處理、定量化、空間濾波及其他圖象模式識別技術。
三十八、地圖投影(Map projection)
...把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平面上表示出來的方法。
三十九、鑲嵌(mosaic)
...把有重疊部份的航空或航天圖象的邊緣部份進行匹配而形成地球表面的一部分的連續圖象
四十、多光譜圖象(multispectral imagery)
.同時獲取的兩個以上的圖象,但每一圖象都在電磁譜中的不同部分獲取。
四十一、正射照相(orthophoto)
從通常的透視照相通過簡單的或差分糾正而推導得到的照相。經過糾正,相機傾斜及地形高低所造成的圖象位移得以去除。
四十二、全色膠卷 (panchromati film)
.對可見光譜段內所有波長都感光的膠卷,但不一定那么均勻地感光。
四十三、照相測繪(Photogrammetry)
..把照相原理應用于制圖科學。這是從圖象獲得可靠空間測量值的科學。
四十四、象元(Pixel)
."圖象單元,Picture element"是對應于一幅數字圖象數據集的一個數。
四十五、點(poin)
..只有X、Y座標,說明一個地理太小,不足以顯示為一條線或一個面積。
四十六、快視(Quich look)
..聯機或傳送數據時產生的、或在數據接收后立刻產生的圖象。這種圖象未經計算機校正,但具有的分辨率及清晰度可對大多數應用提供看得見的信息。
四十七、糾正(rectification)
網象或網絡從圖象座標轉成實際座標的處理過程,糾正通常涉及網格的旋轉、縮放、故需要數值的重采樣。
四十八、彈性伸縮(rubber-sheeting)
..對地圖特征進行幾何調整,強制數字地圖適配進入一種指定的基圖。
四十九、SPIN-2
..俄羅斯衛星、2米分辨率、正射校正、全色、數字數據。
五十、SPIN CONTROL
一種費用及時間都經濟的從SPIN-2數據產生地面控制點的方法,用于幾何校正其他衛星數據。
五十一、立體信息分析(stereo analysis)
..從圖象(單的或成對的)推導立體信息的技藝。
五十二、立體圖象(stereo imagery)
..同一地區的兩幅圖象,但是是從不同的傳感器平臺攝取的,從而可以產生立體視覺。
五十三、立體正射照相(stereo orthophoto)
.利用正射照相的象對(Pairs),象對中的一個是從另一個原始正射照相人工制造的。
五十四、熱圖象(thermal imargery)
..由發射的熱輻射(紅外或微波)產生的圖象。
五十五、三角測量技術(triangulation)
..擴展水平或垂直的控制點,利用照相術的透視原理在重疊的照相上把角度和距離的測量與空間座標聯系起來。
五十六、USGS
..美國測繪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五十七、向量數據(vector data)
..利用點、線、多邊形來表示空間數據,這些點、線、多邊形是根據它們的原點、斷點、終點進行數字編碼的。
五十八、VTU
..俄羅斯國防制圖局。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supersyg/articles/344831.html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