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卫星失守6天,千寻位置48小时火速上线“方舟计划”
7 月 18 日 19 時,全球領先的精準時空服務提供商千尋位置宣布,全面提供“方舟 1 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星歷服務。
作者:木子
7 月 18 日 19 時,全球領先的精準時空服務提供商千尋位置宣布,全面提供“方舟 1 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星歷服務。
此前,歐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Galileo)已經經歷近一周時間的“斷網”,因為無法更新星歷服務,用戶無法使用伽利略系統進行定位。
時間拉回到幾天前。7 月 16 日,眼看著伽利略系統故障發生 5 天仍然沒有恢復跡象,千尋位置 22 名員工發起內部代號為“方舟”的一項計劃,組成特別攻堅小組,計劃“復活”伽利略系統。
“伽利略服務中斷,對所有衛星導航系統可靠性的信心都是重大打擊,是時候展現千尋人的技術熱情和俠客精神了!”一名參與“方舟計劃”的技術專家說道。
當晚 19 時,“方舟計劃”小組就集結完畢,連夜開始奮戰。
到 7 月 18 日 19 時,作為“方舟計劃”的結果,“方舟 1 號”服務上線,千尋位置僅用了 48 小時,就“幫助”伽利略系統“恢復”廣播星歷——幾十名員工的一項自發性計劃,已然可以展現出千尋位置和北斗精準時空服務的技術實力。
技術細節:如何幫助伽利略恢復星歷
圖說:“方舟 1 號”上線后,使用千尋位置廣播星歷(綠色)的定位效果與使用伽利略系統廣播星歷(紅色)定位精度效果基本一致
7 月 14 日,歐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服務中心發布公告,受與地面基礎設施相關技術問題影響,伽利略系統的初始導航和計時服務暫時中斷。故障從世界時(UTC)7 月 12 日 1 時 50 分(北京時間 12 日 9 時 50 分)開始。
技術專家解釋,這次技術故障具體表現為廣播衛星星歷不更新廣播。所謂星歷,就是指衛星位置和時間的信息,廣播星歷每間隔一定時間就會播發一次。廣播星歷由地面監測,再注入到衛星,并由衛星進行播發。為了防止軌道誤差,所有的導航系統都需要更新廣播星歷,從而確定衛星的位置,并進行定位。
依托千尋位置建設運營的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以及千尋位置設立在全球的北斗地基增強站,千尋位置積累了海量、優質的伽利略系統衛星觀測數據。這些地基增強站不僅支持接收北斗定位數據,也同時兼容支持 GPS、伽利略、格洛納斯等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數據。
千尋位置擁有自主研發的算法庫,靈活的算法框架,可針對“方舟 1 號”服務進行快速適配。基于上述海量伽利略觀測數據,千尋位置穩定輸出實時高精度的伽利略衛星系統精密軌道和鐘差,再通過星歷擬合算法,最終生成標準格式的廣播星歷。
同時,千尋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則迅速完成伽利略星歷播發服務的獨立搭建,可以將伽利略系統廣播星歷數據提供給用戶。
圖說:“方舟計劃”項目組幾名技術專家攻堅作戰
伽利略恢復,“方舟計劃”還將繼續
歐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服務中心 18 日發聲明表示,伽利略導航和授時“初始服務”現已恢復。
千尋位置“方舟計劃”負責人湯嚴敏表示,為了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千尋位置將把“方舟計劃”從一項自發行為變成專項任務,分別針對北斗、GPS 和 GLONASS 系統提供廣播星歷數據,陸續發布“方舟”系列服務。屆時,“方舟”系列服務,在幫助提升千尋位置的定位服務性能的同時,也為所有時空服務用戶提供了一份“避難方案。”
行業相關人士認為,盡管伽利略同期恢復服務,但是相比于伽利略恢復用時一周,千尋位置內部員工自發組成的“方舟計劃”僅用了 48 小時就提供伽利略星歷服務,凸顯了該公司強大的站網設施、算法沉淀、平臺系統和技術實力,如果沒有此前的積累,很難在短時間內“拯救”伽利略系統。
據悉,千尋位置成立于 2015 年 8 月,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起成立,目前在全國建設并運營超過 2400 個北斗地基增強站。基于北斗衛星系統(兼容 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大數據運算,為遍布全國的用戶提供精準定位及延展服務。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伽利略卫星失守6天,千寻位置48小时火速上线“方舟计划”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联发科技5G先发制人:发布全球首个5G
- 下一篇: Intel终于承认:2年内追不上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