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刷新量子多体纠缠态纪录
記者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潘建偉院士團隊最近制備出 12 個超導比特的量子多體糾纏態,一舉刷新了該領域的世界紀錄,為下一步實現大規模隨機線路采樣和可擴展單向量子計算奠定了基礎。同時,實驗團隊還實現了綜合性能最優的量子點確定性糾纏光源。這兩項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大規模量子計算技術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可擴展和高精度地實現量子態的制備與操控。多比特量子糾纏作為量子計算技術的核心指標,一直是國際各研究團隊競相角逐的焦點。
2018 年初,Google 和 IBM 分別發布了 72 量子比特和 50 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但至今仍未能完整展示量子比特性能和相應的實驗結果,主要是規模擴展后量子比特間的串擾給實驗帶來巨大挑戰。
潘建偉團隊通過設計和加工高品質的 12 比特一維鏈超導比特芯片,并且采用并行邏輯門操作方式避免比特間的串擾,利用熱循環操作去除不需要的二能級系統對于比特性能的影響,首次制備并驗證了 12 個超導比特的真糾纏,保真度達到 70%,這是目前固態量子系統中規模最大的多體糾纏態。
雙光子糾纏是可擴展光量子信息處理的核心資源。潘建偉團隊與國家納米中心戴慶研究員合作,利用自組裝半導體銦鎵砷量子點,實現目前綜合性能最優的確定性糾纏光源。研究人員通過設計寬帶“靶眼”諧振腔,利用雙光子脈沖共振激發,首次實現了保真度 90%、產生效率 59%、提取效率 62%、光子不可分辨性 90% 的糾纏光源。該實驗中發展的高品質糾纏光源技術,未來可進一步應用于高效率多光子糾纏實驗和遠距離量子通信等方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刷新量子多体纠缠态纪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最前线丨滴滴首次对外公布网约车平均抽成1
- 下一篇: 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运营商「小绿人科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