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为何同比下降0.1%?国家统计局回应
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3月CPI同比下降,但核心CPI明顯回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評價當前的物價走勢?對此,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3月份價格的下行原因,主要還是一些商品價格季節性的回落和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短期沖擊的結果。一季度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1%,降幅比2月份收窄了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
▲發布會現場 據中國網
盛來運表示,分析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春節后農產品消費需求出現季節性的回落,再加上今年是暖冬,春節后氣溫升高,水果蔬菜這些農產品供應充裕,食品價格在回落。3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4%,對CPI環比下降的影響達到0.24個百分點,CPI總共下降0.4%,這里面有六成是由于食品價格的季節性回落帶來的。
第二個影響因素是春節過后出行服務回落,旅游費用和飛機票價格出現了季節性回落。3月份飛機票價格環比下降11.5%,旅游價格環比下降5.9%,這兩個影響CPI下降了0.13個百分點。
第三個因素主要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下滑帶動了國內相關產品、國內汽油價格調整,汽油價格3月份環比下降了3.5%,由此影響CPI環比下降0.12個百分點。
盛來運說,要全面準確地看待當前物價低位運行的態勢。這兩年,無論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還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都在低位運行,分析其原因,既有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復雜變化的因素,也有中國經濟處于轉型發展階段、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影響。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和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一些傳統產業、傳統動能在衰減,部分產業供過于求,通過價格調整進行市場的出清。另外,新動能在成長,新的動能往往是市場稀缺的,需求旺盛,價格上行。但是,從總體上來講,新動能所帶動的價格上漲還難以對沖傳統動能衰減帶來的下行壓力,總體上價格還處在一個低位運行的狀態。相關產業的調整會對相關產品價格帶來一系列影響,要全面客觀看待近期價格的低位運行,中國價格的波動運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結構性特點。
盛來運提到,要多措并舉,促進價格合理回升。價格高了會影響“錢包”的支出,提高生活成本。但是價格太低了也不行,會影響企業增收增利,進而影響收入和就業。保持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至關重要。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價格的回升。一方面擴大內需,另一方面要統籌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的關系。同時,還要規范市場秩序,改革市場價格運行機制,防止過度“內卷”。比如,要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這些措施都會有利于促進價格水平的合理回歸。從3月份的價格情況來看,相關政策的效果在顯現,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相對于2月份下降0.7%,收窄了0.6個百分點;扣掉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3月份上漲0.5%,2月份是下降0.1%,這就顯示出,隨著經濟的回升,總需求的回暖,再加上促進價格合理回升的政策效應將繼續顯現。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北京報道
編輯 郭莊 責編 官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3月CPI为何同比下降0.1%?国家统计局回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美债剧烈震荡为哪般?耶伦称市场对美
- 下一篇: 国家队再出手稳市?沪深300ETF尾盘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