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十一剛好有時間,就讀了稻盛和夫的這本小冊子。
?
作者以經營企業而著稱,經營過的兩家企業進入過世界五百強,晚年皈依佛教,追尋內心精進,可謂傳奇。
本書主旨我認為是:磨煉心志,提升心性。這八個字可以概括全書的核心。作者希望將自己的人生思考、態度,分享給世人,其中借鑒佛教、孔子、孟子等諸多思想,融匯思辨,尋找人生的意義,這是一本哲學書。
?
本書思考的問題:人離開人世時,比出生時心智上稍微提升一點;在漫長的人生中,如何找到正確的活法。而作者大篇幅的討論了工作中提升自己,進行修煉心性。所以不少人誤認為這是企業老板給員工進行洗腦的套路,實則片面。在圣經中、或是新教徒的思想中,努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美德,是通向天堂之路的修行。強調工作中修行,以提升心志,是必要的,也是最實際的做法。作者是虔誠的佛教徒,佛陀的修行方式給了作者重要的啟發,并借鑒諸多思想,提出了六項精進:
1、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2、謙虛戒驕
3、天天反省
4、活著就要感謝
5、積善行、思得他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每一項是如此的樸素,如此的司空見慣,導致很多人讀完了,毫無觀感:這么明顯的道理,聽了這么多,于之何用?正應了那句俗語:聽了那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作者總結的六項精進,在《論語》中多有體現,對中國人則是耳熟能詳,但能用此來形成自己穩定的價值觀的人則甚少。作者于開篇提出,混亂時代中追求人生的意義:豐衣足食、物欲橫流,利益至上,但社會卻有種壓抑、空虛的氛圍;我想這種問題同周圍人也一樣有過。而解決方案在于磨煉靈魂,用單純的原理來指導追尋人生的意義。
?
如作者提出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結果 = 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通過激發自己的熱情、熱愛,在樸素、正向的價值引導下,不斷提升能力,得到人生或工作的結果。而我們身邊則更多見為:改進方法,少付出,強調“巧勁”,而忽視了一萬小時的練習;如不能基于熱愛,何談練習的效果呢?
?
本書的思考總結,常讀常新,其指導性大于技能性。浮躁之時,接受樸素、古典的原則指導,能重新找到方向;若能經過思考,形成自己穩定、成熟的思想,在離開之時,靈魂比初生時提高一點,則為不虛此生,亦是作者本意。
最后,從工作本身思考修行,升華至人生:磨煉心志,提升心性。找到方向,潛心修行。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DP分两次接收数据包 MSG_PEEK
- 下一篇: 一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