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协议的MATLAB仿真
設計要求:
1.Matlab程序、演示過程、附帶算法流程圖
2.COPE協議、RLNCBR算法功能實現
3.均能完成以下幾個實驗并作出曲線圖:
1)接收節點數N變化,各節點丟包率P1=P2=…=Pn=0.08,節點數從2變化到10,增量為1,重傳時間間隔為100Δt,作出平均傳輸次數隨接收節點數變化的曲線圖
2)P1=P2=…=Pn且變化,從0.02變化到0.10,增量為0.02,接收節點數N=5,重傳時間間隔為100Δt,作出平均傳輸次數隨節點丟包率變化的曲線圖
3)各節點丟包率均不等且變化,接收節點數N=5,重傳時間間隔為100Δt,P1從0.01變化到0.06,增量為0.01,P2=P1+0.01,P3=P1+0.02,P4=P1+0.03,P5=P1+0.04,作出平均傳輸次數隨節點丟包率變化的曲線圖
設計說明:
??????? COPE協議,基于COPE協議的網絡,其網絡拓撲結構的大致原理參考如下的文獻:
http://www.doc88.com/p-3344307086174.html(26頁)
???????? RLNCBR算法(隨機線性網絡編碼廣播重傳算法),參考如下的文獻:
http://www.doc88.com/p-3344307086174.html(44頁)
看完上面的理論之后,我們根據這個理論進行MATLAB算法的仿真:
1)接收節點數N變化,各節點丟包率P1=P2=…=Pn=0.08,節點數從2變化到10,增量為1,重傳時間間隔為100Δt,作出平均傳輸次數隨接收節點數變化的曲線圖
?
2)P1=P2=…=Pn且變化,從0.02變化到0.10,增量為0.02,接收節點數N=5,重傳時間間隔為100Δt,作出平均傳輸次數隨節點丟包率變化的曲線圖
?
3)各節點丟包率均不等且變化,接收節點數N=5,重傳時間間隔為100Δt,P1從0.01變化到0.06,增量為0.01,P2=P1+0.01,P3=P1+0.02,P4=P1+0.03,P5=P1+0.04,作出平均傳輸次數隨節點丟包率變化的曲線圖
?A12-13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ORE协议的MATLAB仿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2.figure/subplot多窗口
- 下一篇: 基于小波shint/DCT编码压缩解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