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
孔子既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創始人,也是一位杰出的音樂家。他熱愛并精通音樂,提倡用音樂作為教育的課程,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他一生酷愛唱歌,除喪事外,隨時都會唱歌,聽人唱得好就跟著學,甚至在周游列國途中被困、斷糧的窘境下仍彈琴唱歌不斷,逝世前七天還唱了一首哀悼自己的歌。他還會作曲,代表作有琴曲“陬操”、“龜山操”、“將歸操”等。
孔子是位大學問家,卻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他虛心認真學琴故事,成為后代的美談和榜樣。
有一次,孔子向魯國當時著名的樂師師襄子學彈七弦琴。師襄子教他一首新曲,要求他練十天。十天過去了,孔子仍在練。師襄子對孔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練了十天,彈熟了,可以練新曲子了。”孔子說:“不行,我僅僅學會了曲譜,還沒有掌握它的規律呢。”又過了十天,師襄子又到孔子家,只見孔子席地而坐,正埋頭練琴。師襄子說:“你已掌握了它規律,可以另學新曲了。”孔子無動于衷地回答說:“我還沒有體會到這首作品的真正內容呢。”依然埋頭練下去。這樣又過了幾天,師襄子還沒走進孔子書房,只聽到一陣陣悠揚的琴聲,時而急速如千軍萬馬,時而緩緩而流水潺潺,時而低回委婉似竊竊私語,時而高亢挺拔似巍峨高山……師襄箭步進入書房對孔子說:“好呀好呀!你不但熟練技法掌握規律,而且完全彈出了它的思想感情,可以彈別的曲子了。”孔子仍然搖著頭,深思地回答:“我不能算真會,我還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樣的人呢。”他繼續彈著想著,十遍、二十遍……,又過了好幾天。這一日,孔子興奮地抬起頭,眼睛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對師襄子說:“從樂曲中我感覺到他了,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得很遠,威武莊嚴,很有王者的氣度,莫非這就是周文王所作的曲子?不是他還有誰呢?”師襄子聽后,對孔子的領悟能力和鉆研精神十分敬佩,說:“你說得對極了!記得老師曾告訴我,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作者正是周文王呢。”
?
?
總結
- 上一篇: 学科网站建设的尝试与思考
- 下一篇: .NET基础示例系列之二十:对图片的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