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站建设的尝试与思考
首先 課件、網絡課程存在重復開發和低水平開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己制作課件,完成教學工作。其他學校的教師在進行同樣的教學工作時,也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制作一套課件,重復開發,浪費了大量的精力。這就需要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由于每個教師的計算機水平不一,教學思路不同,制作出來的課件或存在技術水平低的問題或存在不符合其他教師的教學思路,利用率不高的問題,表現為低水平的開發。這就需要我們既要開發高水平的教學資源,又要避免重復開發。
其次 各學科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資源、教學成果、教學經驗,不能和他人共享。迫切需要有一個載體能讓大家共享各種資源。
再次 互聯網上教學資源雖然很豐富,但要從中獲取自己有用的資源,要耗費自己的大量時間。如何讓教師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學資源,并能有效地規避互聯網上的不良信息,也是我們應該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建立學科網站和學科信息資源庫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方式。去年,市教委提出了在天津市實現校校通工程,為建立學科網站提供了物質可能。區教育局在2002-2003年的工作計劃中,適時提出了加大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建立學科網站和教學資源庫的安排?! ?/font>
筆者在中學從事地理教學工作,日前,利用業余時間制作完成了《中學地理網絡課堂》的地理學科網站。該網站容量100MB(不含視頻資料),收集了大量地理學科的文字、數據、圖片、地圖,和其它參考資料,并制作了部分網絡教學軟件和課件。該網站爭取近日在互聯網發布,為更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服務。在制作學科網站的過程中,自己有了一些體會,希望在這里能和大家分享。
一 學科網站的組成
學科網站就是以計算機為開發工具,以一定的軟件為基礎,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到的輔助性素材、媒體,課件等資源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到的各種信息集成起來的網絡系統。一般來講,學科網站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1 媒體素材 是指傳播教學信息的基本材料單元,可分為五大類:文本類素材、圖形(圖象)類素材、音頻類素材、食品類素材、動畫類素材。
2 題庫 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測量理論,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的某個學科題目的集合,是在數學模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育測量工具。
3 試卷 主要指目前學?;蚪處熕褂玫?、用于測試的各類成套試卷。
4 案例 是指有現實指導意義和教學意義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現象。
5 文獻資料 是指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規、條例、規章制度,對重大事件的記錄、重要文章,本學科的新觀點、新方法等。
6 課件與網絡課件 課件是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實施相對完整的輔助教學軟件,根據運行平臺劃分,可分為網絡版課件和單機運行課件。
7 論壇 是指給瀏覽者提供一個網上交流的園地,讓大家在這里討論一些遇到的問題。
8 幫助和搜索引擎 建立目錄導航等幫助信息,提供搜索引擎,最大限度地方便瀏覽者。
9 提供友情鏈接 學科網站的內容不可能林林總總,涵蓋方方面面,這就要求為瀏覽者提供一些網站作為補充,使瀏覽者很方便地找到相應的參考網站。
10 信息發布欄 是指在學科網站上及時發布教研動態、教研通知等。
二 網站制作過程
1 熟悉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 制作學科網站首先要明確要達到什么目的,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制作專業網站。
2 資料的搜集和歸類
資料的搜集和整理主要靠以下方法實現:
a 利用現有網絡教學資源 Internet上蘊涵著大量的網絡資源,利用網絡提供的搜索引擎,查找一些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課件、教案、個案等為教學直接服務的素材,加以分類匯總。 b 利用現有的各種教學資源 學校在傳統教學中必然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大多是以文字形式或者是音像方式存在。
c 購買商品化教學資源 通過購買一定量的商品化的教學資源,是在短時間內補充教學資源的便捷方式。 d 自主開發必要的網絡資源 網站制作者按照教學的實際需要編寫和開發教學過程中急需的資源。
3 腳本的編寫 制作著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搜集到的材料,針對計算機的輸出和顯示的能力,設計網站的結構和格式,形成自己的設計思路。
4 網站的制作 根據腳本,在相應的軟件支持下,制作者完成網站的設計和開發。
5 調試和修改
網站初步制作完成后,要在不同的機器上和不同的環境下運行,發現存在的問題。向業務主管部門和同科教師和其他人廣泛征求意見,防止出現知識性錯誤;傾聽大家就版面布局、顏色搭配等方面提出的建議,并酌情修改?! ?/font>
6 網站的發布 做好的網站要尋找主頁空間,申請域名,爭取早日在互聯網發布,實現資源共享。
三 一點建議
1 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盡快實現現有資源的共享 學校在傳統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大多以文字形式或音像方式存在。在網絡教學形式成為發展方向的今天,這些資源必然要進行數字化,才能更好地繼續發揮它們在教學中的作用。教育局電教室已經連續三年搞了課件評比,積累了一大批課件,從中遴選一部分有利用價值,制作精良的作品,收入學科資料庫和學科網站,實現資源共享?! 』ヂ摼W資源的搜集 互聯網上蘊藏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從中選擇免費的與學科密切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以及課件,直接放入我們的信息庫或學科網站。 購買一批商品化的教學資源?! ?/font>
2 制定課件制作標準 以往教師制作課件,主觀性比較強,加上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不同,開發的課件也許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建議制定每學科的每一課件的指導性腳本,在腳本中,把該課件的要體現的教學重點、難點和注意事項寫出來,作為教師制作課件的參考。使做出來的課件符合更多人的要求,有更廣泛的利用價值?! ?/font>
3 變課件為積件,更加靈活地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以往教師往往把一整節課做成一個完整的課件,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一直到反饋,每個環節都非常齊全,這種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是有效的。但是,耗費很大精力制作出的這個課件并不一定符合其他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風格,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也無法體現。況且針對的學生不同,顯然不能使用同一課件,為此,提倡把課件分解成一個一個的“零件”--即積件,授課教師根據自己的思路和風格把積件組成課件。
4 分工協作 成果共享 制作一個學科網站,從資料的搜集到網站的編輯完成,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并要以一定的財力和技術力量來保證,靠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學科網站的建設是非常艱巨的工作,必須以分工協作,成果共享為原則。
四 主要限制因素
技術力量因素 區內教師先后通過了計算機初級、中級考試,現在又在進行計算機高級培訓,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有了長足進步,但建設學科網站需要制作者擁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建立起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學科網站,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font>
硬件環境因素 目前,“校校通”工程在區內尚屬建設階段,學校與學校之間尚未聯網。而學科網站和教學資源庫以“校校通”工程為依托,只有待“校校通”工程竣工,學科網站和教學資源庫才能實現共享并發揮真正的作用。學校的人機比例是否合適,專業人員是否缺乏,領導是否重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限制因素?! ?/font>
??? 軟件環境因素 在學科資料庫的建設中,購買一定數量的切合實際需要的教學資源是資源建設過程中一項重要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很短時間里貯備大量的教學資源。對教學資源庫,商品課件的購買、或者進行大規模商業資料庫的鏡像與鏈接,都是集中、整體化、大規模地充實學科資源庫的方式。這需要以足夠的經費作為保證。力求避免出現設備閑置,沒人用,也沒有資源可用的情況。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hzuIT/articles/911209.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学科网站建设的尝试与思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游戏外挂设计技术探讨
- 下一篇: 孔子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