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乡拼一单拼多多拼农产品 谋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
為老鄉拼一單拼多多拼農產品 謀定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溫婧編輯/田野 北京頭條客戶端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權采編:9月7日晚8點,在央視聯合拼多多“慶豐收,為老鄉拼一單”系列直播活動中,當天共吸引400萬網友圍觀,謀定研究:對話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過視頻寄語中國年輕農人,希望更多的青年投身現代農業。在當天的設立的“農貨集市大街”上,來自東北、西南、西北、東南沿海、中部地區五個區域的農副產品多數參與拼多多“百億補貼”,最終豐收節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量超過3720萬斤,成交額達1.97億元(含新農資農具)。
圖示: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開幕,拼多多作為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戰略合作電商平臺,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攝影 安舜)
“農商互聯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產銷對接謀定功能農業。”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表示,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同步舉辦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不僅僅是強化廣大群眾的消費理念,更重要的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的《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并提高特色地理性標準農產品的附加值,及其功能性內涵,解決農民豐收了但不增值瓶頸。
萬祥軍說:“同時,還得強化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交易會功能,以實現產銷對接,農商互聯,解決農產品上行難題探索全新機制和搭建全新平臺,這一切旨在服務三農事業,強化產銷對接,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他表示:接下來就要完善功能性農業技術,產業基金的建立和農產品銷售體系的建設,優先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與各類電商平臺、連鎖商超、批發市場等重點渠道,打通產銷環節障礙。
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
拼多多“豐收館”銷量超519萬單
隨之的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開幕,作為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受邀電商企業,也是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戰略合作電商平臺,拼多多在活動當天宣布,隨著新農人正在成為中國農產品上行越來越重要的力量,平臺將開啟新一輪的10萬新農人培育計劃,為豐收節的啟動和中國農業的發展持續助力。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人’是節日的主體,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我們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新農人站上時代的舞臺,讓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說。四川新農人楊添財、何爽,以及陜西新農人王秀梅,因為在拼多多上做得不錯,都成了當地的電商脫貧帶頭人。
此前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拼多多平臺通過農產品上行的“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已經直接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瞭望智庫發布《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指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趨勢,不僅推動城鄉經濟形成穩定的正向對流,也為參與其中的平臺型市場主體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報告以拼多多為例,詳述了以農產品上行起家的拼多多依托高頻的農產品消費帶動低頻的工業品消費增長;此外,拼多多在銷售農產品的同時,尤為注重新農商的培育。
截至2020年6月底,拼多多平臺通過農產品上行的“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已經直接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拼多多方面表示,隨著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動,平臺開啟的新一輪10萬新農人培育計劃,將不斷完善新農人的人才引入機制和本土培育機制,強化鄉村的人才支撐。預計,一批受教育程度較高,熟悉互聯網,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將繼續得到平臺大力扶持,引入全國各地的農產區,通過大規模農產品上行,帶動農村發展。
有農民才有豐收,有豐收才有消費。據悉,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資金資源投入最多、覆蓋產區面積最大、動員社會力量最廣的一屆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是本次豐收節期間,全國落實農產品產銷的主要活動。
作為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的戰略合作電商平臺,拼多多的數據顯示,今年平臺共有超過15萬涉農商家參與消費季系列活動,涵蓋13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覆蓋“三區三州”各主要農產區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
9月22日,隨著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以及全國各地“慶豐收”活動的舉行,“金秋消費季”系列活動也推至火熱。來自拼多多的數據顯示,自“多多豐收館”9月7日開館至9月21日,專區共實現銷售單量超519萬單,其中,來自“三區三州”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的訂單總量超過630萬斤。其間,拼多多全平臺豐收節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成交額超過21億元。
圖示:此前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的啟動儀式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右一)打開拼多多APP,在豐收館中領券、下單,和平臺近7億用戶一起助力豐收節。(攝影 安舜)
圖示: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左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蔣希偉(右三)、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鄒天敬(左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副總編輯張寧(右二)等領導,共同啟動“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攝影 安舜)
圖示:9月22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就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做相關報道,拼多多新農人代表在豐收節主會場活動現場直播帶貨。(攝影 安舜)
五大區域農副產品
集中在拼多多農貨集市大街售賣
“金秋消費季”是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落實農產品產銷的主要活動。啟動儀式當天,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拼多多發放5億元豐收節消費券,以拉動國內農產品消費市場,助力農民豐產又豐收。
在央視和拼多多打造的“農貨集市大街”上,按照中國版圖劃分為東北、西南、西北、東南沿海、中部地區五個區域,同時將豐收季豐富的農副產品進行分類,在這五個直播區進行帶貨推介。央視主持人張騰岳、蔡紫,脫口秀演員李雪琴以及來自拼多多的優秀新農人代表在豐收集市、農貨大街上以逛大街的綜藝化風格開啟金秋消費季。
在西北地區,王秀梅是陜西平利縣尋夢農園絞股藍合作社負責人,她利用電商銷售平利縣絞股藍的模式取得了成功,成立電商合作社、利用新電商資源開網店創品牌、上直播,已經成為平利電商脫貧的典型路徑。她說,當年正是受到袁隆平爺爺的鼓舞才決定返鄉創業,“這次活動回去之后,我要培訓一批鄉村主播,用電商直播的新模式介紹平利、介紹陜西”。
在西南地區,四川會理走出的95后空姐何爽,作為特產代言人也給消費者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辭職回來以后,經歷了痛苦和迷茫期,但是拼多多平臺給何爽這樣的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希望,給回歸農村的年輕人樹立了信心和回鄉創業的保障,何爽感嘆,“這也讓農村里的留守婦女、當地農戶有了更多機會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到大城市,為自己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而東南沿海的帶貨人則是拼多多商家、寰球漁市85后CEO張頌。拼多多對產品品質把控非常嚴格,尤其是對生鮮類冷鏈運輸的產品,張頌表示,“拼多多著重扶持、塑造國內海鮮冷鏈品牌,使得自己創辦的品牌在幾年內迅速發展。”
在中部地區,湖北襄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任樂樂表示,今年在湖北疫情之后最先活絡起來的就是線上銷售,“我們在第一時間收購農戶農產品,通過拼多多銷售,疫情之后做了很多場直播,解決農產品在疫情期間的銷路難題”。
設立了多多豐收館
更多農產品將被納入百億補貼
“不看直播不知道,原來有這么多水果沒見過,仙人掌果,人參果……今天真是長知識了!”在直播的三個半小時中,拼多多“百億補貼”豐收節專場直播間和央視新聞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達400萬,售出農產品及農副產品186萬斤,成交金額超過1070萬。在此帶動下,“多多豐收館”上線首日實現訂單量超42萬單,其中,“三區三州”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的訂單總量超過57萬斤。
當天,拼多多豐收節打標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量超過3720萬斤,成交額達1.97億元(含新農資農具);全平臺實現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累計訂單量超過1300萬單。此外,為助力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拼多多專門設立了多多豐收館,并于9月7日正式上線,有超過15萬涉農商家參加本次活動。“金秋消費季”將涵蓋超過13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覆蓋“三區三州”各主要農產區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在資金資源投入、覆蓋產區面積、動員社會力量等方面,均超越往年。
拼多多在此次“金秋消費季”中將更多農特產品納入到百億補貼范疇之內。活動期間,將針對豐收節打標商品實施滾動補貼機制,總金額不設上限。平臺6.8億用戶可以通過“百億補貼”“多多果園”,以及搜索“豐收節”等泛關鍵詞進入相關活動專場,購買產地直發的優質農產品。
“通過此次豐收節,拼多多將進一步獲得消費者購物偏好的數據和信息”,狄拉克表示,這將為后續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的發展方向提供決策依據,“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投入至少500億元,支持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在直播中,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剛剛度過90歲生日的袁隆平院士也專程錄了視頻,寄語90后們投身中國農業。青年農民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我們希望更多的青年從事農業,年過九十的袁隆平院士表示,“現代農業不是過去的農業,現代農業是高科技農業,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都是機械化、電氣化、智能化的農業,希望我們廣大的知識青年投身農業研究。”
為老鄉拼一單拼多多拼農產品 謀定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老乡拼一单拼多多拼农产品 谋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拼多多谋定500个供应链品牌 农民丰收节
- 下一篇: 袁隆平等专家联袂直播 启动农民丰收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