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谋定500个供应链品牌 农民丰收节交易会“拼农货”
拼多多謀定500個供應鏈品牌 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拼農貨”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權采編: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農業綜合性的由農業農村部主辦的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倡導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理念發揮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特點,包括拼多多、中糧集團等特大型企業及電商平臺舉辦的農產品網絡上行招商會,吸引了超過300家新農人、農業合作社及企業參加。不少農人還將家鄉的特色紅薯、大米、紅棗,甚至是農資農具等帶到展會現場,希望能夠通過拼多多平臺,將家鄉的特色產品帶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
(圖: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在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論壇上表示,幫助小農戶直連消費大市場是電商平臺應盡的社會責任)
“拼農貨”培育500個供應鏈品牌
來自山西晉城的新農人閆女士詢問表示,晉城有著較為成熟的紅薯產業帶,并且產品品質具有競爭優勢,希望能夠借助拼多多,把優質產品帶給全國范圍內的消費者。重慶的農資企業家包先生表示,其工廠長期生產生物農資等產品,最近剛在拼多多平臺開設店鋪,此次特地趕來參加招商會,“原本我們的農資產品,是通過省級、市級、縣級經銷商層層分批,最后到達農戶手里的成本很高,希望能夠通過拼多多平臺,把這些生產資料以更實惠的價格,帶給廣大農民。”
成立4年以來,拼多多通過“拼農貨”模式,不斷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流通模式。2018年,平臺推動農產品及農副產品銷售額達653億元,預計2019年將突破1200億元。這其中,大量產區農貨通過拼多多擴大流通半徑,由小眾作物成為“網紅”產品。如雪蓮果、百香果、小黃姜等一大批農產品,成為銷量突破100萬單的“冠軍農貨”。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認為,目前行業的農產品網絡零售供應鏈體系已趨于穩定,產業分工呈現專業化、垂直化,下一步行業的重點方向,是探索農產品的貨品分層和價值分層。他表示,目前除極少數頭部農業企業已建立起品牌外,消費者對于大多數農產品的判斷依據還是很少,品牌化概念仍有待加強,“比如山東煙臺蘋果很有名,但它是個地理概念,非商品品牌。可能只有少數人,或者農業供應鏈公司才知道,煙臺某幾個村的蘋果質量最好、最穩定。”
“拼農貨”模式未來會集中供應鏈端發力,其將密切配合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探索幫助以“村”為維度的產地培育,建立超過500個真正意義上的農產品供應鏈品牌,為產地創造更多溢價空間。“農業流通模式創新的核心,是將農貨從產品變商品,從地理名稱變商業品牌,進而孵化出一批品牌化的頭部農產品,滿足各個消費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冬棗表示,拼多多將通過上述舉措,幫助國內更多產區探索農產品貨源分層、農產品價值分層,將農貨進行更有效率分發。
(圖:在拼多多農產品招商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農人及企業代表,向拼多多工作人員咨詢家鄉農貨上行相關事項。)
(圖:拼多多在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時表示,將積極配合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委,深入開展農產品出村進城探索)
中國農民豐收節下沉基層
農業農村部方面表示,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下沉基層,注重提高基層覆蓋率和農民參與度,各單位積極引導帶動,堅持農民主體,獲得了社會各界高度肯定。拼多多在“豐收節”期間與全國11所農業高校舉辦首屆“科技農業創新與豐收中國”論壇,共同推動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同時展開“多多豐收節”農貨上行專場,為133個國家級貧困縣的254款農產品開辟綠色通道,集中推動國內農產區及貧困地區農貨上行,有效觸及6.67億人次消費者。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充分發揮優勢,找準了消費市場,與產地進行充分對接。接下來,農業農村部將牽頭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吸納更多平臺共同參與,推動農產品的大流通。”本屆交易會期間,中國超大型農貨上行平臺拼多多,因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組織實施工作貢獻突出,與中國銀聯、中國電信等企業獲得農業農村部表彰。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表示,平臺將繼續發揮“拼農貨”模式優勢,推動國內更多產區農貨上行,培養孵化500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業供應鏈品牌。
“作為國內超大型農貨上行平臺,拼多多將持續通過創新的流通模式,幫助國內小農戶直連消費大市場,這也是平臺應盡的社會責任。”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表示,平臺將持續加強與農業農村部及涉農高校合作,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農產品供應短鏈化、農產品出村進城等一系列工程。
拼多多謀定500個供應鏈品牌 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拼農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拼多多谋定500个供应链品牌 农民丰收节交易会“拼农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农商互联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万祥军:产销对
- 下一篇: 为老乡拼一单拼多多拼农产品 谋定中国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