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干货 | 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忘掉产品,专注用户(附下载)
PMCAFF(www.pmcaff.com):互聯網產品社區,是百度,騰訊,阿里等產品經理的學習交流平臺。定期出品深度產品觀察,互聯產品研究首選。
外包大師(www.waibaodashi.com):要外包,找大師。PMCAFF旗下高質量互聯網外包解決方案提供商。外包大師服務號:waibaodashi365
6月7日,由PMCAFF聯合滴滴順風車主辦的大咖分享會《忘記產品 專注用戶》在納什空間博泰國際店圓滿結束,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產品總監李揚、運營總監張瑞、市場總監邵金作為主講嘉賓,從商業策略到產品、運營、市場落地,向大家分享了整個滴滴順風車團隊在過去兩年的產品經驗和故事。
主持人正在向聽眾介紹幾位嘉賓,黃潔莉(右五)、李揚(右四)、張瑞(右三)、邵金(右二)
幾位老師的精彩演講,一次又一次引爆了全場,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原定兩個半小時的活動一延再延,一直持續到晚上七點多,討論依舊火熱,還有大量聽眾踴躍提問,不愿離場。
PMCAFF會員們在現場認真的做筆記
老師給提問的妹子“支招兒”,如何處理工作中的困擾,讓大家都會心一笑
三位嘉賓和滴滴招聘核心合作伙伴PMCAFF人才投資部兩位獵頭
Alice(左,pmhunt2017)和Cathy(右,ly_2006ly)
究竟幾位老師帶來了怎樣的干貨和故事呢?且往下看。
大量訓練和實踐是
成長非標能力的唯一途徑
第一位分享嘉賓是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她的互聯網工作經驗超過10年,曾在騰訊、百度、雅虎等知名互聯網公司主導并參與多個產品戰略規劃、產品設計及商業模式創新。2014年加入滴滴出行,目前負責滴滴創新型C2C共享出行業務—順風車。
從產品經理到滴滴順風車的掌舵者,經歷了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變遷的數十年,黃潔莉認為互聯網行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用戶思維,同時也給每一個在產品行業前行的年輕人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不要過于局限于書中或者是網上、甚至是團隊本身對產品經理的定義和局限,而是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行業特點,把重心放在解決用戶真正地問題上。
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個做社交產品的經理,那么你會把怎么洞察用戶在社交上的心理,怎么驅使用戶跟別人發生交流作為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是工具型的產品,比如說是微信的產品經理或者是郵箱的產品經理,你最重要的技能就變成了他要思考工具如何做的更好。如果你是做客戶系統的產品經理,你也許會做打通信息流,把客戶的信息、用戶的信息、業務的信息怎么整合到一套信息流里面的工作。
這種能力,不止是產品崗位,做市場、做運營都需要,甚至是一個行業的競爭本質都是用戶洞察的問題。即使你做很小的事情,你要洞察用戶,才能在一個很好的場景里解決用戶需求,才能知道什么時候用什么武器,建好自己這個專業崗位都是武器庫,構建匹配的能力模型。
同時,她也提到,用戶洞察力的提高,沒有任何捷徑,大量的訓練和實踐是成長非標能力的唯一途徑。年輕人在職業規劃上應該盡量選擇一個快速上升的業務,能夠獲得長期、大量在一線實踐經驗的機會,不管是最后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都能夠快速積累起用戶的洞察和敏銳度。
用戶的線下體驗決定用戶對平臺的感觸
第二位嘉賓是來自滴滴順風車的產品總監李揚,他給大家分享了自己從騰訊到阿里,這十多年來在商業產品經理路上的一些經驗和感悟。
李揚認為用戶產品經理更多的是面向于C端的用戶,因此對人性的把握、同理心的 應用和細節的實施上有更高的要求;而商業產品經理的核心則是構建交易。如何找到目標用戶?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如何開拓市場?如何兼顧本地化及地方政策?如何利用互聯網的方法整合信息流、資金流、提升交易效率?如何拆解目標,如何構建商業閉環?李揚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獨門秘籍。
作為一個商業產品經理,在不斷聚焦商業過程中,應始終聚焦到你的客戶,只做跟你核心定位相關的事。因為用戶在線下體驗感覺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會決策用戶對你平臺的感觸。
運營的成長在于三個關鍵能力的積累
第三位嘉賓是來自順風車團隊的運營總監張瑞,7年互聯網工作經驗,在滴滴出行創立伊始即加入團隊,參與并見證了滴滴從0到1發展的眾多重要時刻。負責及主導順風車的業務戰略規劃及落地,用戶增長體系,交易策略設計等核心項目。
張瑞老師結合自己的職業經歷,以《不喜歡做運營的BI,不是好工程師》為題,向大家展示了運營的更多可能性,分享了自己在運營工作中的一些經驗。他認為作為運營的成長,能夠多維度提出實施策略提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自己的用戶洞察力后,并且能夠持續迭代策略,然后結合業務,提煉方法論的能力。
因為決策的相對多元和復雜性,所以運營同學既要考慮自己的業務效果,還要有很多用戶洞察,同時也要有市場傳播的策略和渠道管理的能力,所以運營的成長,跟三個關鍵能力的積累密不可分。一是全局的思維能力,二是無邊界的工作能力,三個是自我學習能力。
產品即媒體,產品即場景
最后一位分享嘉賓是擁有超過10年品牌傳播及市場營銷經驗的市場總監邵金。他在加入滴滴前曾就職于奧美公關、PP租車等整合營銷集團及互聯網企業。現負責及主導順風車的品牌整合營銷傳播、產品推廣、新媒體營銷。
他以《將產品當成一種媒介和場景來營銷你的品牌》為題,給大家分享了兩個自己的親身經歷,以“產品即媒體,產品即場景”為主旨,從市場的角度對產品做出了不一樣的解讀。他提到現在很多產品在做產品決策、產品推廣的時候,忽略了端內,并沒有很好地用戶體驗的內容,于是很難在產品內形成業務閉環,結果往往是落入了慣性思維做創新業務的套路中。
如果你是創業團隊的負責人,那么你不應該將做產品的核心不應該是把重心放在宣傳和推廣上,那些是相對成熟期以后才會做的事情,你真正應該關注的是你的產品有沒有強有力的讓用戶感受到我有剛需,我有情感連接的內容可以進行。
嘗鮮版筆記沒有看過癮?想跟幾位老師交流討論?關于滴滴還有不少疑惑?職業成長中遇到了難題?
本文由PMCAFF產品社區(www.pmcaff.com)原創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下載完整版速記資料 ,與滴滴大咖們探討產品。
中高端求職 & 招聘,PMCAFF人才服務最懂你
=> alice.zhang@pmcaff.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万字干货 | 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忘掉产品,专注用户(附下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产品经理如何走出被运营牵着鼻子走的怪圈
- 下一篇: 王者荣耀中有哪些获胜率高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