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创业年终总结
↑12月30日17點40分辦公室隨拍,天氣不錯,景色很美
寫這篇文章時,2015年還剩1天半的時間了。我想怎么總結一下自己的這一年呢?
剛剛重新翻自己的博客[一心一意],看了看我兩年前寫的年終總結《我的2012和2013》,發現寫的還是挺好的,都把我自己給感動了。哈哈。
認真的總結一下2015年的自己吧:
4月之前的事我真沒什么印象了,沒啥大事發生吧好像。2015年的4月9號,是我來北京的第5年整,我清晰的記著自己是在2010年4月9號來北京,向體壇傳媒報到、入職。那是我第一家公司。也是在今年的4月9號,我在一群(微信ID:yiqunapp)發布了第一篇文章《我們為什么做一群》,這個推薦精品微信群的公眾號開始運營。
4月15日,從上一家公司正式離職,跟同事@肖龍 一起創業,起初就兩個人,摸索著做旅游項目,期間我也迷茫了一段時間,恰好趕上了社群最火的一個夏天,因為推薦精品微信群,一群也備受信任和歡迎,我也因此認識了不少各行業的、創業的朋友。
大概在5、6月份的時候,因為當時社群太火,一群從粉絲為0到10000只用了3個月。而我們同時做的另外一個賬號小月旅行,邀請旅游達人定期分享旅行故事,做了一段時間粉絲卻只有不到1000,而且發現找嘉賓、內容沉淀,都是非常重運營的,耗時耗力但效果并不大。
整個夏天(6-8月)我們都在健德門附近,借PMcaff團隊的工位辦公。認識了他們團隊的幾個小伙伴,每天一起工作、吃飯,交流產品經驗等等。
PM咖啡的辦公室,放著周鴻祎書的兩個位置,就是我們借的工位。
那時候我跟@肖龍 還討論過到底是做一群(社群),還是做旅游。當時團隊只有我們倆,而且意見還不統一,意見分歧背后的心思浮動,互相說服,還是很讓人糾結的。
不過我還是被他說服了,團隊最終堅持了做旅游,當然現在來看也是非常對的選擇,社群的生態里魚龍混雜,隨著資本寒冬的來臨,更像是曇花一現。而我們的旅行平臺出來不久就有了成交,并且我能感覺到,這是一件改變人們出行方式的事業,而不僅僅是生意。越來越多的人出行不再選擇跟團游,個性化的需求在不斷釋放。
8
月底我也從北京南5環的高米店南,搬到了北5環外的半截塔村。不過每天下地鐵再走20分鐘才能到家的情況依然沒變。
7、8月份高米店南拍的北京藍天
9月,做技術的前同事@俊杰也加入進來。我們的想法和產品得到了更快速的實現。
9月底,我們在各種摸索中做出了叫地主項目,個人對個人的旅行。現在有了官網(jiaodizhu.cn)、微信(dizhuin)、以及正在開發中的app。
↑我們僅有的公司文化,哈哈,剛剛我還自己加了一條給創始人兼產品設計師的@肖龍:CEO不要關注像素級的問題~~~
原本我們是打算在立水橋附近租辦公室的,因為拿到了第一筆個人天使投資。不過恰好這個投資人投了另外兩個創業團隊,于是我們就一起在蘇州街地鐵站附近辦公了。
有意思的是進入蘇州街辦公室后的幾天里,因為辦公室的網絡問題,我們三個還去創業大街辦公了幾天,@肖龍 說2012年他就是創業大街上的車庫咖啡第一批入住的創業團隊,現在我們又回到了這個地方。不同的是,2012年的時候這條街叫海淀圖書大街。
我們在其中的Bingo咖啡、3W咖啡辦過公,也去過街口的京東奶茶店來著,結果人家服務員不告訴我們Wifi密碼,必須花20元買飲料才行。我們就撤了,創業沒有收入,能省就省。其他幾家也不給wifi密碼,但那邊坐的人多,打聽一下就都知道了。
在3W咖啡的時候,@俊杰 說口渴,去買飲料,親眼見了一個人拿了100元說買4瓶礦泉水,吧臺找回來20塊。一瓶礦泉水20元,翻了10倍。這就是所謂的創業的泡沫吧~~~
資本寒冬也隨之而來。一大批創業團隊都沒有熬過這個冬天,而那些在今年融了巨資的團隊,也在大幅裁員中。下面這個截圖中,也許你能感受到資本寒冬的含義↓↓↓
這是一個今年年初A輪融資5000萬美金的團隊現狀
11月,我們另外一名iOS開發@運洋 也加入,我們的app著手開發,預計年后1月4號左右就會提交第一版到app store。
這就是我今年創業的全部過程,因為團隊只有四個人,好像并沒有涉及管理方面的學習。
叫地主四人組看電影《火星救援》從左往右:@肖龍 @俊杰 @運洋 @我
我們團隊偶爾還是會去吃吃呷哺,看看電影的。《火星救援》上映時,@肖龍 說在朋友圈看到文章說這部電影對創業者會有啟發,于是他就請我們去看了。我們還約定年后去泡溫泉呢~~~
其實,我最煎熬的時候并不是剛離職創業時,我并不是第一次處于失業狀態了,老子扛得住。也不是半年里沒有收入的時候,那時正在各種摸索中,處于一種既興奮,又好奇的狀態,完全顧不上煎熬。
我最煎熬的時候,是我們產品方向定了,著手開發了。而我是一名運營,負責產品的用戶增長。每天坐在辦公桌前,心里確實虛的。因為以前自己更偏向于執行、內容運營。現在要負責用戶運營。
我坐在四個人的辦公桌前,其他三個都在專注于自己的工作,而我,卻不知道做什么。那種無助和自己無能的窘迫,讓我倍感煎熬。
所以,當我看《資本寒冬》那篇報道里,紅點創始人封誠說的那句“我碰到的困難超出了我的能力”時,我深有同感。
↑創業的日常
是的,我需要突破自己原有的界限。不能固步自封的呆在自己的“安全區”,需要讓自己走出去探索。
所以,我參加了一些創業分享會,自己辦了每周四的創業者飯局,一來可以大家認識,互相交流合作空間,還能把我們的叫地主項目推薦給大家。甚至想讓他們通過叫地主平臺,來和我約飯。而之前做的一群賬號,在這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生沒有彎路,總有一天你還是會用到之前的經歷,之前的付出也總會有回饋的。
我發在叫地主上的約飯活動,歡迎約我。
從上一家公司出來到現在,我一共運營了4個微信公眾號:叫地主、一群、搞定丈母娘和跟風營銷,前三個獲得了微信官方的原創功能。算是今年的一個小收獲吧。
9月份,我媳婦兒懷孕了,這是我今年最好的喜訊!其實我一直覺得很對不起她,剛結婚就開始創業,今年從4月到9月,她陪我過了大半年沒有收入的日子。前幾天讀到那篇《資本寒冬》的報道,我深有共鳴,創業者的家屬可能會面臨比創業本身更大的壓力。
那篇文章里一個想要和創業者離婚的姑娘這樣說到:
女孩說,我沾了一個已婚的名分,但事實卻過著獨居的生活。而真正不能忍受的是,丈夫可以期盼A輪、B輪、C輪,而她呢,她的生活看不到盡頭。
是的,我創業很難,但更難的可能是我們的父母、老婆孩子……要努力啊,創業者們!
最后,說說我2015年度的關鍵字吧——邁。
邁,就是走過千山萬水,千難萬險的意思。就像是創業。另外也有邁出自己新一步,邁出自己的安全區的意思。
我們始終要突破自己,邁向一個新的世界。創造一個新的規則或秩序。
今年的遺憾:讀書和運動有點少,所以胖了很多,看的電影和美劇倒是不少。明年要多讀書,多學習,多打籃球!
附上我們周末加班,以及@肖龍 家小蘿莉探班的照片:
↑我們的創業節奏蠻寬松的:每隔一周加一天班
↑@肖龍 家的小妮子來探班
End.
2015.12.30. 17:40
by 巴桑大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的2015:创业年终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记住:用户不是傻*,她是你的老婆大人
- 下一篇: 支付和LBS定位对于O2O到底有多重要?